憶上杭舊游 其六
各鄉各族分房祖,
各有家祠額字嵌。
龍虎朱竿獅白石,
門前燈寫大官銜。
各鄉各族分房祖,
各有家祠額字嵌。
龍虎朱竿獅白石,
門前燈寫大官銜。
各個鄉村、各個族群都有各自房支的祖先,每家都有家祠,匾額上嵌著字。家祠前有繪著龍虎的朱紅竹竿、白石雕刻的獅子,門前燈籠上寫著大官的官銜。
房祖:房支的祖先,家族中某一支派的始祖。
額字:家祠匾額上的字。
朱竿:朱紅色的竹竿,這里可能是裝飾有龍虎圖案的竿子。
大官銜:高級官員的官銜,寫在門前燈籠上顯示家族榮耀。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明確。推測詩人可能曾到過上杭,當地各家族重視家祠文化,以家祠彰顯家族榮耀和傳承,詩人舊地重游或回憶起這段經歷,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回憶上杭當地獨特的家族文化和習俗。其突出特點是通過白描展現地方特色,具有民俗學價值。在文學上,為研究上杭地區文化和詩人的游歷感受提供了素材。
記鬧紅一舸乍相逢。隔浦見驚鴻。且開簾過酒,懸燈照夕,同話飄篷。
芳字尊前低問,笑指露蕖紅。偷眼鴛鴦戲,密意先通。
佳約從來都誤,剩鱗箋長短,鷗夢惺忪。便吟湘賦楚,難寫舊歡悰。
認罥索、那回纖影,引相思、只在步蓮中。空贏得、冷香俊句,歌斷花風。
山城微雨長園蔬,桂醑頻傾破索居。
雙眼憐春馀子夜,百年懷土豈吾廬。
禁愁綠鬢催花落,對客青山映榻□。
誰道揚雄應寂寞,草元今就篋中書。
偶出聞晨鐘,云自湖南寺。
南望不見湖,惟見湖中樹。
渺渺水石間,因風時一度。
何當月明中,泛舟尋湖嶼。
又從海國度王正,物態熙榮協氣生。
隔歲梅花香筆格,先春小雨拂簾旌。
閉門索句無多事,把酒聽鶯第一聲。
雨載蕭閒塵俗外,可知懶癖是天成。
當年壯志作三軍,扳馬曾同幕下賓。
欲試韜鈐毗廟算,便期鷹隼出風塵。
暮年歲月嗟殘景,一水波濤有故人。
端謂題輿因卜筑,不應佳句尚悲辛。
近日蓮峰凈,春風石筍抽。
憑高直接青云勢,覽勝雙瞻碧玉顏。
雨后蟲絲骨碧紗。朝來鵲語斗檐牙。日痕紅曙一欄花。
殘夢未遙猶眷戀,篆煙初裊半天斜。消魂應憶泰娘家。
春風將柳色,駘蕩入西樓。
游子搴簾望,婉如孌女愁。
雜花開陌樹,歸雁隔河洲。
京國浮云外,長江日夜流。
迎風軟舞試腰圍,
瘦極偏宜金縷衣。
怪底三郎愛秾艷,
沉香空賞牡丹肥。
雪壓山頹,誰撒下、瓊花玉蕊。寒氣凜、沈沈天籟,望迷千里。
群雀耐寒枯樹頂,扁舟獨釣平沙觜。把江南、圖畫展開看,都難比。
臺榭遠、登臨喜。樓閣上,歌聲起。賞時光,居士獨憐愁底。
安得四方寒畯彥,歸吾廣廈千間里。但今生、此愿得從心,心休矣。
篋書長與借,手勘若相論。
城擁湖風響,臺明苑雪痕。
饑鷹高不落,僵木濕猶翻。
為報今朝事,微吟向寓園。
黃云收盡綠針齊,
江北江南水拍堤。
野老扶攜相告語,
兒童今始識鋤犁。
早欲投閑林下坐,
苦無度牒與袈裟。
在家儻若謝靈運,
薄酒須知也勝茶。
亂山合沓不容車,路入窮鄉亦可嗟。
于菟窺人渾似犬,羝羊分乳便名茶。
風聲凄楚禽啼樹,野色荒涼草戴花。
落日亭亭何處宿,危巖寂寞幾人家。
吳淞江上好春風,水上花枝處處同。得似鴛鴦與鸂鶒,時時來往錦云中。
水上花枝日日開,行人頭白不能來。請看門外東流水,流向滄溟更不回。
江水東流更不回,行人白發苦相催。只恐明朝風雨惡,夜深燈燭亦須來。
千株云錦照江沙,沙上青旗賣酒家。莫怪狂夫狂得徹,吳姬玉手好琵琶。
吳姬玉手好琵琶,少小聲名到處夸。但使主人能愛客,年年來此看江花。
江花紅白最堪憐,莫惜看花費酒錢。他時白發三千丈,縱使頻來不少年。
黃家渡西多好春,黃家渡上酒能醇。看花吃酒唱歌去,如此風流有幾人。
寒食清明正好春,看花須著少年人。少年看花花自喜,白發看花花亦嗔。
松江水碧碧如天,水上行人坐畫船。記得吳兒《竹枝》調,為君高唱百花前。
日日花前金叵羅,百年能得幾經過。花開花謝人還老,狂客狂吟莫厭多。
寄語看花江上人,清明時節好來頻。清明節后多風雨,風雨顛狂惱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