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四哥贈
相戒南陔養,長看花萼輝。
義深姜季被,恩重老萊衣。
隊似魚同戲,行如雁共飛。
讀書當自勉,繼取錦堂歸。
相戒南陔養,長看花萼輝。
義深姜季被,恩重老萊衣。
隊似魚同戲,行如雁共飛。
讀書當自勉,繼取錦堂歸。
相互勸誡在南陔之地奉養長輩,長久欣賞花萼相輝的美好景象。兄弟情義深厚如姜肱共被,長輩恩情重如老萊子彩衣娛親。相處時像魚兒一同嬉戲,出行時如大雁一起飛翔。讀書應當自我勉勵,爭取功成名就榮歸故里。
南陔養:指奉養長輩,《詩經·小雅》有《南陔》篇,有孝子養親之意。
花萼輝:出自《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以花萼相輝比喻兄弟情誼。
姜季被:東漢姜肱與兩個弟弟友愛,常同被而眠,后以“姜肱被”表示兄弟情深。
老萊衣:春秋時期老萊子七十多歲還穿著彩色衣服扮小孩逗父母開心,后用來表示孝順父母。
錦堂:一般指榮耀的居所,這里象征功成名就。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內容可推測,可能創作于一個重視親情、崇尚孝道且鼓勵子弟讀書進取的家庭環境中,詩人借此詩表達對兄弟的期望和祝福。
這首詩主旨是強調兄弟情誼和孝順長輩,鼓勵兄弟努力讀書。其特點是用典豐富、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傳統的家庭觀念和價值追求。
大患浮生為有身,幾番壯氣困朝菌。微軀火宅焚將燼,布被冰湖慘不溫。天黯淡,夢氤氳。每從病里覓青春。殷殷一管心頭血,卻比年時濃幾分?
公子杏園中,邀人射角弓。張弦驚滿月,鳴鏑應長風。力倚千鈞重,心期一中工。清秋鞍馬健,莫謾擬飛鴻。
積暗春寒燈事闌,更堪人日雨漫漫。已拚今夕愁相向,只恐明朝晴亦難。南陌綺羅空對酒,東鄰書札問加餐。新花細草吾憐汝,獨有蘭膏不耐殘。
善頌堂中客,華嚴會里人。生為天所祐,沒與佛相親。祖送逾千兩,哀號動四鄰。宜祠瑞筠社,永配蜀江神。鄉校咨模范,閨門慕典刑。愛看高士傳,欲注凈名經。素節標家牒,芬情勒冢銘。近誰瞻碧落,應見少微星。文行俱高妙,聲名五十秋。君恩來草澤,子舍上瀛洲。有相身須盡,無誰淚不流。庭前云蓋石,長伴影堂愁。
才背斜陽過戍樓,又拖明月度滄洲。一行飛向天南去,印破湘江萬里秋。
四時更代謝,物化常隨之。春華曾幾何,歲月忽如茲。嚴風動高林,百草具巳萎。人生況有役,憂患乃其宜。棄捐勿復念,出入由化機。安得松喬術,邈與世相違。
秋聲賦就強登樓,更倩驚鴻寫旅愁。輕曳殘云霏寶墨,斜連新月作銀鉤。有時濡翰銀河側,幾度臨池黑水頭。腸斷風霜關塞遠,年年尺素為誰投?
帶礪家聲耀八寰,中書獨押紫微班。捧持日月祥云上,汎滌山河湛露間。綠竹正歌淇澳美,赤松聊伴谷城閒。圣門別有經綸事,更對青燈話孔顏。
三月江南花亂開,青溪曲曲水如苔。琴高一去無蹤跡,枉是漁人尚見猜。
紫薇花滿月團團,今夜三更最好看。碧海飛來銀作闕,青云高處玉為盤。蛟龍應有含珠淚,兔臼寧無換骨丹。獨據胡床吹短笛,苧袍風露不勝寒。
點徑沾籬已燦然,飛簾撲面更翩聯。紅吹晴雪風千片,錦蹙春云浪一川。老惜鬢飄禪榻畔,醉看燕蹴舞筵前。無情剛恨通宵雨,斷送芳華又一年。
長相思,長且深,暮云湘水愁陰陰。海棠庭院燕雙語,惱亂無人知妾心。妾登池上樓,淚滴池中水。水聲活活向東流,妾淚將心千萬里。
瘴海歸來話舊游,低頭長揖淚交流。傷心忍說來時事,半里盤灘萬髑髏。
畸人何以遣中年,強項修成修鐵肩。下視眾生渾不怍,一生終有愧于天。
云華攏髻使工愁,一曲琵琶送客舟。珍重此身甘玉碎,墜樓不死亦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