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建江月夜聞笛有懷甘文峰
隔鄰風度入簾聲,午夜堪憐月色清。
楊柳翩翩回海岱,梅花歷歷動江城。
青衿咫尺何千里,碧浪三秋是五更。
欲盡曲中無限意,須緣歌扇再班荊。
隔鄰風度入簾聲,午夜堪憐月色清。
楊柳翩翩回海岱,梅花歷歷動江城。
青衿咫尺何千里,碧浪三秋是五更。
欲盡曲中無限意,須緣歌扇再班荊。
隔著鄰居家,風把笛聲送進簾內,午夜時分,那清澈的月色實在惹人憐惜。笛聲中仿佛楊柳在海岱之地翩翩舞動,《梅花落》曲聲清晰地在江城回蕩。與友人近在咫尺卻如遠隔千里,這三秋的碧浪伴隨著五更的時光。想要傾訴曲中無限的情意,還得借助歌扇與友人再次相逢。
風度:風吹送。
堪憐:值得憐惜。
楊柳:指《折楊柳》曲,多表達離別之情。海岱:指東海與泰山之間的地區。
梅花:指《梅花落》曲。江城:泛指城邑。
青衿:古代學子所穿的衣服,借指學子、友人。
三秋:秋季,也可指三年。
班荊:指朋友相遇,共坐談心。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表達的對友人的思念來看,可能是詩人在寓居建江時,在一個寂靜的月夜,聽到笛聲后,引發了對友人甘文峰的思念而創作。當時詩人或許處于一種孤獨的狀態,與友人雖距離不遠卻難以相見。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虛實結合,營造出優美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詩歌創作技巧。
窮居無歲年,老夢得迂朽。永托山水間,東西事游走。幽幽鐵橋花,悵望未得手。杖履聊此躋,微霜正疏柳。斂襟欲無言,會意豈在酒。滄海當我前,昆崙卓我后。但談孔氏規,坐失微生畝。
秋山蕭寺路逶迤,泉石琴鳴下野陂。賦竹偏宜如許葉,聽松更著可憐枝。忘憂孽海神牛渡,極目天池玉蟹移。鐵佛清涼饒接福,俟望方塔七星垂。
十月南方暑氣微,洱河驛外葉初飛。遙知夾岸人爭看,入貢中朝使者歸。
流蘇綴彩鴛帳寒,金鴨不飛香縷殘。新霜撲簾白如粉,啞啞烏啼金井欄。芙蓉屏開睡初醒,守宮淺褪胭脂冷。玉釵慵整雙鳳凰,春愁壓翠蛾眉長。
五云山前盤古樹,曾見前朝老謝敷。六寺鐘聲何處盡,僧殘惟有粥呼魚。筍天已過麥地瘦,一飯山廚鮭菜無。青鞋布襪客何意,擔水揭揭來澆蔬。
吳越多佳麗,重重入翠微。因君饒茗具,令仆裹茶歸。水面山無盡,行邊詠亦稀。較宜相見話,療渴復療饑。
客路元來促,春情本自長。送愁誰納款,遣癖又無方。失性陪飄雪,凋顏自染霜。吟君春雨句,縈拂為牽腸。榮辱一時夢,浮生百種心。愚因難化穩,懶為不治深。分退何須卜,貪高每自斟。須君說情話,澤畔欲行吟。
奎章僉書博士丹丘生,七年不作官,歸來東吳隱其名。東吳日夜大官過,姑蘇古臺高作層。百花洲春紅錦城,二八女兒歌好聲。皇皇四牡東南征,厭馬坐船貪浪鳴。贏夫一日走百里,愛說此是蘇州城。蘇州城中亂如蟻,總管以下皆步迎,此時惟有博士閉門叫不應。白玉未破荊山瑛,卞和識之遭刖刑。頗聞有田作里正,五品朝士儕編氓。有田服役信不免,有官免役宜有程。陶潛作令不愛五斗米,種秫五十畝,當時官稅如何徵。當門又種五楊柳,長條拂地如馬纓。春來飛花散林坰,一點入水成青萍。青松黃菊更三徑,把酒長醉不愿醒。試從柴桑栗里較遠近,不知幾十里到先生南山之上京。朝耕肆微勤,夕息憩紫荊。檐下一斗酒,或與鄰父傾。九日無錢悶自寫,循籬滿摘黃金英。白衣送酒自遠至,江州刺史有王弘。铦公日本異王府,青瑤瓊寶光,不讓星斗明。寅年在金陵,老復在遠不得見,卯年臨川來,虞公作文更令。子弟賦詩歸送扶桑國,政如一日連十星。我聞之大道如日每圓滿,小德或者隨月生。虧盈天固以此視人世,吾人何以與世相與為變更。铦公爾來一日即索我詩三百首,爾不來祗復索我白發何千莖。
宮庭白日靜相宜,鈴索無聲謾自譏。云近簾櫳秋影薄,香飄殿閣晚風微。典謨事業千年冊,黼黻文章五色機。每嘆小臣懷補報,寸衷何計達宵衣。金鴨香分石鼎茶,日長宮署寂無嘩。庭前草樹皆生意,壁上丹青有歲華。禁直夜涼初賜被,講筵秋近又宣麻。神光郁郁沖牛斗,河漢層陰莫漫遮。
帝作大唐歌,八伯奏卿云。鐘石興麓野,人聲一以論。日月發光華,爛然星具陳。沈璧十二渚,岱宗乃于禋。是時辟四門,穆穆咸所賓。
美矣哉,西蜀之道,何今易而昔難。陸有重巖峻嶺萬仞镵天之劍閣,水有砅雷掣電懸流怒吼之江關。自昔相戒不敢至,胡為乎今人操舟抺馬夕往而朝還。大圣建皇極,王道坦坦如弦直。西有雕題金齒之夷,北有氈裘椎?之貊。東南大海際天地,島居洲聚千萬國。莫不奉琛執?效朝貢,春秋使者來接跡。何況川蜀處華夏,賢王于此開壽域。播以仁風,沾以義澤。家和人?,櫜兵斂革。豺狼變化作騶虞,蛇虺消藏同蜥蜴。鑿山焚荒穢,略水鏟崖石。帆檣屝履任所往,宛若宇宙重開辟。美哉蜀道之易有如此,四方行旅絡繹來游西覽德。成都萬室,比屋如云。桑麻蔽原野,雞犬聲相聞。文翁之化,孔明之仁。嚴鄭之節,楊馬之文。遺風漸?比鄒魯,士行賢哲方回參。方今況有賢圣君,大開學館論典墳,坐令政化希華勛。徵賢一詔到巖穴,咄爾四方之士孰不爭先而駿奔。王道有通塞,蜀道無古今。至險不在山與水,只在國政并人心。六朝五季時,王路嗟陸沉。遂令三代民,盡為獸與禽。當時豈惟蜀道難,八荒之內皆晦陰。戎夷雜寇盜,干戈密如林。今逢天子圣,賢王之德世所欽。文教洽飛動,風俗無邪淫。孱夫弱婦懷千金,悍吏熟視不敢侵。蜀道之易諒在此,咄爾四方來者不憚山高江水深。
漸喜逢人少,扁舟傍野塘。綠波侵隱幾,細雨對分秧。潮長汀蒲短,風微岸芷香。沙邊雙白鳥,來往亦相忘。
一風拋起萬瓊樓,幾子康郎總掉頭。莫怕浪高洲盡沒,海船下碇并無洲。
兀兀如有失,茫茫一倚樓。萬方同入照,群類且爭秋。蟲碎暝將合,雁飛天更幽。國魂招不得,搔首復凝眸。
故人去南海,已度百花時。萬事須重到,孤舟何太遲!云迷帝子渚,月過伏波祠。幕府文書省,來須慰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