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即目俚言十首 其七
雞犬樓窯頂,
老小居窯腹。
煤氣?窯中,
長年炕火燠。
雞犬樓窯頂,
老小居窯腹。
煤氣?窯中,
長年炕火燠。
雞和狗生活在樓窯的頂部,老人和小孩居住在窯洞的深處。煤氣彌漫在窯洞中,人們常年靠炕火來取暖。
樓窯:一種窯洞建筑形式。
窯腹:窯洞內部較深的地方。
煤氣:窯內產生的氣體。
燠(yù):溫暖。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在塞上地區游歷,看到當地百姓居住在窯洞的生活情景,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塞上地區可能經濟相對落后,窯洞是主要居住形式,百姓生活依賴簡單的取暖方式。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塞上窯洞生活場景。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畫面感強。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為研究當時塞上地區的生活風貌提供了生動的資料。
共賀登科后,明宣入紫宸。
又看重試榜,還見苦吟人。
此得名渾別,歸來話亦新。
分明一枝桂,堪動楚江濱。
糲食擁敗絮,苦吟吟過冬。
稍寒人卻健,太飽事多慵。
樹老生煙薄,墻陰貯雪重。
安能只如此,公道會相容。
一歲幾盈虧,當軒重此期。
幸無偏照處,剛有不明時。
色靜云歸早,光寒鶴睡遲。
相看吟未足,皎皎下疏籬。
莫怪苦吟遲,詩成鬢亦絲。
鬢絲猶可染,詩病卻難醫。
山暝云橫處,星沈月側時。
冥搜不可得,一句至公知。
官小任還重,命官難偶然。
皇恩輕一邑,赤子病三年。
瘦馬稀餐粟,羸童不識錢。
如君清苦節,到處有人傳。
極目望空闊,馬羸程又賒。
月生方見樹,風定始無沙。
楚水辭魚窟,燕山到雁家。
如斯名利役,爭不老天涯。
一架長條萬朵春,
嫩紅深綠小窠勻。
只應根下千年土,
曾葬西川織錦人。
高閣水風清,開門日送迎。
帆張獨鳥起,樂奏大魚驚。
驟雨拖山過,微風拂面生。
閑吟雖得句,留此謝多情。
靜景憑高望,光分翠嶂開。
崄飛千尺雪,寒撲一聲雷。
過去云沖斷,旁來燒隔回。
何當住峰下,終歲絕塵埃。
我呼古人名,鬼神側耳聽:
杜甫李白與懷素,筆冢低低高如山,墨池淺淺深如海。
我來恨不已,枯樹槎。
烏梢蛇,墨老鴉。
南岳古般若,自來天下知。
翠籠無價寺,光射有名詩。
一水涌獸跡,五峰排鳳儀。
高僧引閑步,晝出夕陽歸。
讀書貧里樂,搜句靜中忙。
苦吟僧入定,得句將成功。
是事精皆易,唯詩會卻難。
因攜一家住,贏得半年吟。
吟余潮入浦,坐久燒移山。
三年清似水,六月冷如冰。
一通紅錦重,三事紫羅輕。
瘦肌寒帶粟,病眼餒生花。
避亂一生多。
雪留寒竹寺舍冷,風撼早梅城郭香。
畫球輕蹴壺中地,彩索高飛掌上身。
獨上上方上,立高聊稱心。
氣沖云易黑,影落縣多陰。
有云草不死,無風松自吟。
會當求大藥,他日復追尋。
曾居五老峰,所得共誰同。
才大天全與,吟精楚欲空。
客來庭減日,鳥過竹生風。
早晚搖輕拂,重歸瀑布中。
高拂危樓低拂塵,
灞橋攀折一何頻。
思量卻是無情樹,
不解迎人只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