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四時辭四首
攜手七香車,春風向狹斜。燕姬年二八,爛醉碧桃花。
太液池邊路,輕舟蕩綠荷。三千漢宮女,齊唱采蓮歌。
寂寂霜天下,寒砧搗月明。長安十萬戶,一夜盡秋聲。
紅袖炙瑤笙,夜醉平原館。拂曙共鳴珂,天街雪花滿。
攜手七香車,春風向狹斜。燕姬年二八,爛醉碧桃花。
太液池邊路,輕舟蕩綠荷。三千漢宮女,齊唱采蓮歌。
寂寂霜天下,寒砧搗月明。長安十萬戶,一夜盡秋聲。
紅袖炙瑤笙,夜醉平原館。拂曙共鳴珂,天街雪花滿。
春日里攜手同乘七香車,春風輕拂駛向曲折小巷。燕地少女正值二八芳齡,醉臥在艷麗的碧桃花旁。夏日太液池邊的小路上,輕舟在綠荷間輕輕搖晃。三千漢宮的美麗宮女,齊聲唱著歡快的采蓮歌。秋日寂靜的霜天下,寒夜搗衣聲伴明月回響。長安十萬戶人家中,一夜盡是秋聲的凄涼。冬夜紅袖美人暖著玉笙,在平原館里飲至醉鄉。破曉時玉佩鳴聲齊響,天街上已滿是皚皚雪花。
七香車:用多種香木制成的華美車輛。
狹斜:狹窄曲折的街道,代指市井小巷。
燕姬:燕地(今河北一帶)的少女,古代認為燕趙多美女。
太液池:漢代宮廷池苑名,此處借指唐代宮苑。
寒砧(zhēn):寒夜搗衣的砧石,搗衣聲是秋令典型意象。
瑤笙:玉制的笙,泛指精美樂器。
鳴珂(kē):顯貴所乘馬飾以玉珂(玉制馬勒),行則作響。
天街:京城的街道,如長安朱雀大街。
唐代長安為國際都會,四季風物與市井、宮廷生活豐富多元。此組詩或作于詩人游歷長安時,通過分寫春、夏、秋、冬四時場景,展現都城不同季節的生活圖景與人文氣息。
組詩以四季為序,截取長安不同季節的典型片段(市井游春、宮苑采蓮、秋夜搗衣、冬夜宴飲),生動呈現唐代都城的生活風貌與季節之美,語言簡練,畫面感強,是唐代市井與宮廷風情的微型史詩。
知命人生別樣情,青黃相接大升平。五更排隊童年事,珍重長街賣菜聲。
依依綠荇動薰風,極浦帆邊望不窮。最愛憑高上江閣,一時清興與誰同。
何處窺秋色,搴舟入水隅。清波照鳧雁,寒露洗菰蒲。促迫悲生事,登臨快病軀。由來野人意,終日羨江湖。
皓魄盈中天,松桂俱含凄。江神弄水碧,海岸啼天雞。弦促黃金屋,妾怨白玉閨。虞卿已失趙,寧戚猶戀齊。朝驅畏太行,夕鞚憂盤溪。豈為一囊粟,與世聊滑稽。
世事渾如流水過,百年生業寄耕漁。興來獨詠羲皇曲,愧似相如賦子虛。
母病祈身代,心灰疏淚潸。半生輕似葉,一死重于山。魂斷楓林外,愁深拱樹間。扶輿猶抱恨,況復舞斕斑。
漁翁結屋此江干,綠樹陰濃白晝寒。滿目云山詩思闊,入鉤魚鯉酒懷寬。
峽口二十里,端州半日程。洪流天漠接,巨浸市樓平。樹杪行舟過,檐頭宿鳥驚。命觴仍散帙,且復寄吾情。
聽說宜黃政,他邦總不如。里門喧誦讀,村落罷追胥。縱未分侯印,猶當擁使車。此詩無麗句,聊代薦賢書。
絳幘昂藏綠葉稀,凌風起舞欲高飛。無因為報天門曉,獨立閒階顧羽衣。
石間道人影,見者恒髣佛。浮云過列仙,與語呼之出。身亦竟不出,影亦竟不沒。含涕謝仙人,天地此終畢。
折花相贈為多情,千里持來意不輕。誰知更有多情者,拋卻花枝兩淚傾。
漫浪歸來歲又秋,依然風月替人愁。奉酬只么隨緣句,懶更雕肝與探鉤。雙井無人后山死,只今誰子定傳燈。老夫言語渾無味,不但秋來面可憎。小立南溪暮未還,略容老子照衰顏。頗驚暝色來天外,未必秋聲在樹間。綴玉聯珠辱見投,要知詞客解悲秋。儂家幸自無煩惱,卻被新詩嫁許愁。夜把新詩百遍開,句如紅藥與蒼苔。如何作許無端甚,押盡車斜始送來。
葳蕤華結情,宛轉風含思。掩涕守春心,折蘭還自遺。江南相思引,多嘆不成音。黃鶴西北去,銜我千里心。深堤下生草,高城上入云。春人心生思,思心長為君。
不盡南征感,蒼茫落日初。憂時墮清淚,扶馬上邊書。痛惜藩籬撤,凄涼部落疏。小人空有策,懷抱幾曾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