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交詩二首效鮑明遠體呈晁無咎 其二
建鼓求亡子,原非入耳歌。
除去綠綺塵,水深山峨峨。
滿堂悅秦聲,君獨用此何。
平分感秋節,空闊湛金波。
定夜百蟲息,高論聽懸河。
執攬北斗柄,斟酌四時和。
破屋仰見星,得子喜且多。
危柱無安弦,野水自盈科。
成道在禮樂,成山在丘阿。
收此桑榆景,相從寄琢磨。
開懷溟海闊,百怪出蛟鼉。
閉藏愿自愛,驚人取譴訶。
建鼓求亡子,原非入耳歌。
除去綠綺塵,水深山峨峨。
滿堂悅秦聲,君獨用此何。
平分感秋節,空闊湛金波。
定夜百蟲息,高論聽懸河。
執攬北斗柄,斟酌四時和。
破屋仰見星,得子喜且多。
危柱無安弦,野水自盈科。
成道在禮樂,成山在丘阿。
收此桑榆景,相從寄琢磨。
開懷溟海闊,百怪出蛟鼉。
閉藏愿自愛,驚人取譴訶。
敲擊建鼓尋找走失的孩子,這原本就不是適合聆聽的樂曲。拂去綠綺琴上的塵埃,只見水深山高。滿座都喜愛秦地的流行音樂,您為何獨獨鐘情于這古調?平分秋色感慨秋意,夜空遼闊月光如金波蕩漾。深夜里百蟲無聲,聽您高談闊論如懸河傾瀉。執起北斗星的斗柄,調和四季的陰陽。住在破屋仰頭可見星辰,得遇您這樣的知己喜悅倍增。危柱上琴弦難安,野水自然填滿坑洼。成就大道在于禮樂,堆成高山在于土丘。珍惜這晚年時光,與您相伴互相切磋。開懷時如大海般廣闊,各種奇異如蛟鼉浮現。收斂時望您自愛,若驚世駭俗恐招責備。
建鼓:古代豎立的大鼓,用于祭祀或朝會。
綠綺:古琴名,傳為司馬相如所有,此處代指古琴。
秦聲:指當時流行的秦地俗樂,與古雅之樂相對。
懸河:比喻說話流暢,如瀑布傾瀉不止。
桑榆景:指晚年時光,因日落時余光在桑榆間,故借指暮年。
溟海:指廣闊的大海。
蛟鼉(tuó):蛟為傳說中的龍,鼉為揚子鱷,此處喻指奇異或復雜的事物。
譴訶(qiǎn hē):責備、批評。
此詩為作者效仿南朝鮑照詩體,呈送好友晁補之(字無咎)的定交之作。晁補之是北宋文學家,與作者當為志同道合的文人摯友。詩中‘收此桑榆景’或暗示創作于二人晚年相交時,通過詩歌表達對彼此才德的認可及共守雅道的決心。
全詩以‘定交’為核心,通過對音樂趣味(秦聲與古調)、生活場景(破屋與星夜)、人生哲理(成道與成山)的多維度描寫,展現二人超越流俗的精神共鳴。既體現文人交游中‘以文會友’的雅趣,也暗含對世俗風氣的疏離與對高潔品格的堅守。
吾生常羈旅,送客情更重。嗟哉平生交,今復萬里送。愁端寓心目,往感接魂夢。窮途獨棲遲,直道竟何用。山河接巴徼,關塞斷秦云。誰為萬里侯,節制錦江濆。彊項毋徇指,曲鉤難致君。勿因朝廷遠,俯首俗吏群。昔余旅長洲,寄傲碧江潭。十年客風埃,留滯困周南。冉冉老將至,兀兀漫窮探。故人各變化,漂零空自慚。之子才如冰,不應常負弩。勿為為貧謀,一意在阿堵。廣都綺縠地,當念珠還浦。惟廉可立身,勿使嗟供虜。翔風走塵沙,草樹正玄黃。煙昏路漫漫,日冷云蒼蒼。杜公作詩處,武侯近戰場。陳跡勿驚心,俯仰已堪傷。蜀都蘊奇氣,古今生英儒。歌童選何武,狗監獻相如。煌煌直金馬,藹藹侍玉除。歸入蕓香閣,無廢五車書。傾城愛勁竹,古士惟徽之。而我獨愛君,不見即相思。今矧萬里游,動為三歲期。索居念金蘭,惘然傷別離。蜀山如鳥道,劍閣郁嵯峨。嗟君正朱顏,奈此艱險何。秋雨峨眉道,春風濯錦波。青山一羸馬,古今應更多。
遙從天上領春回,特向山中訪衲來。一徑通幽花木勝,兩山高聳石門開。松聲蕭瑟風生榻,梧影扶蘇月滿階。去去蒼生懸望久,莫教猿鶴誤驚猜。
春山將雨云先布,雨隱云中聞石泉。閉戶卻疑空劫住,開窗如對上皇前。香煙欲共衣衫濕,茶氣能令幾席鮮。眾籟頓歸暝坐里,萬峰誰記一千年。
世路蕃荊榛,抗節風塵底。秉茲貞白心,歲寒奉君子。
有弟散居天一涯,早經分爨不分家。恰有悠悠會心處,庭中滿樹紫荊花。
我今縱汝入江中,好趁風雷早化龍。只恐為龍行雨苦,碧波深處且從容。
老去胡宜誓酒卮,興來破戒為君持。自今排日花間醉,報答春光已后時。
閶闔風吹庭樹柯,乾坤西北尚提戈。舊京芳草秋猶積,絕塞浮云今柰何。不耐隱憂侵白發,竟將吾道付滄波。碧雞金馬非前日,獨倚江樓聽棹歌。
征驂直擬入神京,道路多艱不可行。出郭右旋知計左,將軍碑下淚縱橫。
荒徑入園墟,經旬曠游涉。林飄依檻絮,蔓引橫階葉。春闌意已倦,風晚花如怯。憮然閱徂景,彌使憂相接。
迎陽字逾丈,深得顏公神。揮舞將軍戟,刻鐫頑石身。來尋忽失在,炸毀意推陳。琴焚仍可造,石見永無因。
放逐南還孺子鄉,扣舷誰與泛滄浪。有懷采藥尋方士,無復聯班侍紫皇。夜雨桐花當戶落,春風蘭茝隔簾香。讀書未了平生志,深愧云林臥石床。
蕭水西來舊有廬,江東喬寓今何如。壯游不假楊州鶴,遺世寧論駟馬車。仙侶多情還載酒,草塘幽夢足離居。秋風為爾南鴻道,月下霜前解憶渠。
昔別傷南浦,今歸去北邙。書生空托夢,久客每思鄉。塞近邊云黑,塵昏野日黃。陵谷俄遷變,松柏易荒涼。題銘無復跡,何處驗龜長。
官署相逢屬暮春,一尊偶得話情親。昔年講學期科第,此日傳經領縉紳。花外鶯聲醒別酒,雨中草色沒征輪。臨期一送情何限,為子長歌賦采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