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九日偕徐漢卿、易念堂、劉伯蒪、陳晴陔諸大令,黃慶生副戎,策馬出城二十里,游葡萄溝。其地山環水抱,柳暗花明。葡萄尤為其土產,蔓生隴畔,十余里無隙地,同人登農家小樓茶話眺覽至足樂也。歸而賦之二首
相約春游同出城,驅車淺草馬蹄輕。花迎遠客都含笑,犬吠生人不住聲。桑柘半村陰未密,葡萄十里蔓交橫。小樓也適登臨興,山色溪光照眼明。
書劍風塵歲月多,還鄉何處借明駝。縱非韓范知憂國,未習孫吳愿荷戈。花半開時人欲笑,月初圓似鏡新磨。昨宵猶得江湖夢,擊楫臨風發浩歌。
相約春游同出城,驅車淺草馬蹄輕。花迎遠客都含笑,犬吠生人不住聲。桑柘半村陰未密,葡萄十里蔓交橫。小樓也適登臨興,山色溪光照眼明。
書劍風塵歲月多,還鄉何處借明駝。縱非韓范知憂國,未習孫吳愿荷戈。花半開時人欲笑,月初圓似鏡新磨。昨宵猶得江湖夢,擊楫臨風發浩歌。
第一首:大家相約春日同游,一起出城而行,馬車行駛在淺草間,馬蹄聲輕快。鮮花迎著遠方的客人,都似在含笑相迎;小狗吠叫著陌生的行人,叫聲絡繹不絕。半個村莊的桑樹柘樹,樹蔭還未濃密;葡萄藤蔓在十里地間縱橫交錯。登上農家小樓,正合登高望遠的興致,山色與溪水的光芒映照得人眼睛明亮。第二首:攜書佩劍在風塵中漂泊多年,想回故鄉卻不知何處能借得駱駝。縱使不能像韓琦、范仲淹那樣深諳憂國之道,雖未研習孫武、吳起的兵法,卻也愿拿起武器保家衛國。鮮花半開時,人們見了便想歡笑;月亮剛圓,如同新磨的鏡子般明亮。昨夜還在夢中回到江湖,迎著風擊楫高歌,抒發豪情。
大令:對縣令的尊稱。
副戎:副將,清代對副將的稱呼。
隴畔:田埂邊。
書劍風塵:指文人漂泊于旅途的生涯。
明駝:指駱駝,亦指快駝。
韓范:指北宋名臣韓琦與范仲淹,二人皆以憂國著稱。
孫吳:指春秋孫武與戰國吳起,均為著名軍事家。
擊楫:用祖逖中流擊楫典故,比喻收復失地、振興國家的壯志。
此詩創作于作者與友人徐漢卿、易念堂等春日同游葡萄溝之后。葡萄溝地處城外二十里,山環水抱、柳暗花明,且以葡萄種植著稱(“十余里無隙地”)。眾人登農家小樓茶話,游興盡歡后,作者歸而賦詩二首,既記游景之樂,亦抒胸臆之情。
兩首詩前首以輕快筆調描繪春游葡萄溝的所見所感,展現田園風光之美;后首由景及情,借“書劍風塵”“擊楫浩歌”等句,表達漂泊中的家國情懷。全詩情景交融,語言質樸,既有對自然的熱愛,亦有對人生理想的追求,體現了文人游賞與抒懷并重的創作特點。
冰花的皪冰蟾下。松煙竹霧溪橋夜。斜倚小峰巒。依依同歲寒。 生綃明粉墨。淺笑猶傾國。恰似野橋看。飄零只等閑。
山立翠屏開幾面。畫舸經行,蒲葺□□岸。想過溪門帆影轉。湖光忽作浮天遠。詩卷來時春晼晚。愁把釣游,佳處尋思遍。不許冷官人所賤。拘纏自嘆冰蠶繭。
袖劍飛吟。洞庭青草,秋水深深。萬頃波光,岳陽樓上,一快披襟。 不須攜酒登臨。問有酒、何人共斟?變盡人間,君山一點,自古如今。
赤壁磯頭,一番過、一番懷古。想當時,周郎年少,氣吞區宇。萬騎臨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魚龍怒。卷長波、一鼓困曹瞞,今如許? 江上渡,江邊路。形勝地,興亡處。覽遺蹤,勝讀史書言語。幾度東風吹世換,千年往事隨潮去。問道傍、楊柳為誰春,搖金縷。
鶯啼啼不盡,任燕語、語難通。這一點閑愁,十年不斷,惱亂春風。重來故人不見,但依然、楊柳小樓東。記得同題粉壁,而今壁破無蹤。 蘭皋新漲綠溶溶。流恨落花紅。念著破春衫,當時送別,燈下裁縫。相思謾然自苦,算云煙、過眼總成空。落日楚天無際,憑欄目送飛鴻。
輪奐半天上,勝概壓南樓。籌邊獨坐,豈欲登覽快雙眸。浪說胸吞云夢,直把氣吞殘虜,西北望神州。百載一機會,人事恨悠悠。 騎黃鶴,賦鸚鵡,謾風流。岳王祠畔,楊柳煙鎖古今愁。整頓乾坤手段,指授英雄方略,雅志若為酬。杯酒不在手,雙鬢恐驚秋。
我腳驢腳,放過一著。 龐公笊籬,清平木杓。
南北聳層巒,錢塘夕照寒。故家原在此,今友起為官。
回首追談笑,從茲振羽翰。他年歸故里,我藉問臨安。
誰識虎頭峰下客,少年有意功名。清朝無路到公卿。蕭蕭茅屋下,白發老書生。 邂逅對床逢二妙,揮毫落紙堪驚。他年聯袂上蓬瀛。春風蓮燭影,莫問此時情。
回首覽燕趙,春生兩河間。曠然萬里馀,際海不見山。 雨歇青林潤,煙空綠野閑。問鄉何處所,目送白云還。
插天翠壁,排山雪浪,雄關險扼東溟。沙嶼布棋,飚輪測線,龍驤萬斛難經。笳鼓正連營。聽回潮夜半,添助軍聲。尚有樓船,鱟帆影里矗危旌。 追思燕頷勛名,問誰投健筆,更請長纓?警鶴唳空,狂魚舞月,邊愁暗入春城。玉帳坐談兵。有獞花壓酒,引劍風生。甚日炎洲洗甲,滄海濁波傾?
臺灣自設行省,撫藩駐臺北郡城,華夷輻湊,規制日廓,洵海外雄都也。賦詞紀盛。
客來新述瀛洲勝,龍荒頓聞開府。畫鼓春城,環燈夜市,娖隊蠻韡紅舞。莎茵繡土。更車走奇肱,馬徠瑤圃。莫訝瓊仙,眼看桑海但朝暮。 天涯舊游試數。綠無環廢壘,唬鵙凄苦。絕島螺盤,雄關豹守,此是神州庭戶!驚濤萬古。愿洗凈兵戈,卷殘樓櫓。夢踏云峰,曙霞天半吐。
旗亭舊夢空留跡,髯也飄蕭。鬟也嬌嬈。八尺風漪尺八簫。
豪情我亦龍川亞。一領青袍。一曲紅幺。腸斷松陵十四橋。
春痕澹沱。指赤闌倒水,綠深江左。隔斷虹橋,酒旗無力風前簸。
和煙和雨千絲裹。系不住、舊時蘭舸。帶斜陽、青粉墻西,但暮鴉飛墮。
休問前生絮果。是黃染畫衣,碧梳鬟朵。綺陌人歸,玉鞭曾送斑騅過。
飄零張緒誰憐我。又客里、清明槐火。怎知他、獨倚高樓,眉暗鎖。
麝沈金鴨。正瑤宮漏靜,嫩寒初怯。喚侍兒、密焙熏籠,已弱不勝扶,凍眸微合。
懶甚腰支,看踠地、繡衣斜搭。笑瓏松鬢亸,睡態未蘇,似醉春榼。
生香更添艾納。任羅衾半角,紅浪堆壓。剩幾縷、心字成灰,把寂寞珍珠,悄封檀匣。
撥罷釵蟲,飏寶篆、指痕新掐。但盈盈、夜窗送曙,淚凝絳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