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鶴
丹頂由來異,玄裳自少文。
生成云水性,偶與鳳鸞群。
翹足憐孤影,乘軒恥俗氛。
長鳴因警露,豈為九天聞。
丹頂由來異,玄裳自少文。
生成云水性,偶與鳳鸞群。
翹足憐孤影,乘軒恥俗氛。
長鳴因警露,豈為九天聞。
丹紅色的頭頂生來就與眾不同,黑色的尾羽本就少些花紋。天生具有云游山水的性情,偶爾與鳳凰鸞鳥同群。單腳站立憐惜自己的孤影,恥于與乘車的俗人同處。長鳴是為了警示晨露降臨,難道是為了讓九天之上聽聞?
丹頂:鶴頂呈紅色,故云。
玄裳:黑色下裳,此指鶴的黑色尾羽。
少文:少花紋。
云水性:指喜好云游山水的天性。
鳳鸞:鳳凰與鸞鳥,傳說中的神鳥,喻高潔之物。
乘軒:乘車,《左傳》載鶴有乘軒者,此指世俗富貴之態。
警露:古謂鶴鳴以警露,指天將明時鶴鳴報曉。
九天:極高的天空。
此詩當為詩人借物抒懷之作。鶴在中國文化中象征高潔,詩人通過詠鶴,或表達對世俗紛擾的疏離、對自身品格的堅守,具體創作背景雖無明確記載,但可推知與詩人追求獨立人格、不隨流俗的心境相關。
全詩以鶴為喻,從外形到習性,層層刻畫其高潔特質,托物言志,含蓄而鮮明地表達了詩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堅守自我品格的人生態度,語言簡練,意象典型,是詠物詩中借物喻人的佳作。
估艇南浮客。望剪波小燕,雨平潮息。深竹貯燈,淺花停磬,簾卷蜻翼。正飛月山樓,萬層秋綠裹瘴國。寄遠愁,滄水驛。怎蜑地開封,魚天落款,只著一些材影,者邊先黑。悽惻。湘春久隔。說冷楓依舊紅積。艷才無益,慣將飄泊,償他賦筆。讓釣侶青篷,楚江龍笛吹裂石。荻雪色,應更白,問甚日歸來,誅茅宋玉故宅,做個詞人值得。
故里泉聲不可聞,攜琴相約鮑參軍。山瓢只系經行處,落葉空山好覓君。
自掃澗邊葉,閒通石上泉。綠蒲向深處,幽響忽琤然。題字捫青壁,長歌入紫煙。日長山更靜,來此弄潺湲。
側耳橋邊聽,聲聲在翠微。自甘留此坐,何苦勸人歸。院悄驚春晝,山空戀夕暉。得如鷗與鷺,對我欲忘機。
細染曲塵英,稀著鵝黃蕊。雖無蠟梅香,風味絕相似。
半夜誰傳無盡燈,黃梅席上許盧能。虛明自照非心力,分付叢林了事僧。
別章讀罷意茫茫,底事南飛逐雁行。豈有多金滿歸橐,惟留佳句壯奚囊。老軀猶健加餐飯,古道難行慎雪霜。他日梁園游宴后,可能憶我一回腸。
往棹涼風發,歸裝淑景溫。河山酣暢地,翰墨死生恩。負局輕逾嶺,懷鉛尚及門。傷心兼恨別,欲賦已銷魂。
薇垣參下列,樞府喜同升。跡忝雙龍起,才看一鶚騰。諸侯趨紫綬,直道引朱繩。獨立將軍樹,謙光眾口稱。
疊巘層巒曲曲灣,中有罅地非人間。幽人靜觀適忘形,輒向陰厓結茅亭。亭前山色青可續,亭下溪流瑩如玉。邀朋終日話綢繆,藐視乾坤真一粟。老樹號風出林杪,浮云飛盡青螺小。曲欄干外少人行,對面長空落飛鳥。輕衫細葛暑不知,萬象覺來清悄悄。正是南華誦罷時,呼童掃葉烹新葵。噫嘻此圖誰所為,云是戴氏無聲詩。戴氏山水稱絕奇,筆端造化媲王維。謫仙孫子如我期,便欲跨鶴臨清漪。
氣至風條達,陽升土墳盈。蕓蕓生物遂,兩兩泰階平。圣詔頒寬大,天恩遍邇遐。雷風孚號令,草木動萌芽。寶歷書推律,春觴頌獻椒。年年似今日,三萬八千朝。冬后五旬逢歲朔,臘前三白遍民田。朝來淑氣先時至,又見春秋大有年。荊楚牛人驅厲氣,安豐棗臘祀蒼精。圣朝雖舉前朝事,不為禳祈為勸耕。上壽春朝觀外庭,詔恩不許會公卿。即時二史書謙德,只使群官進姓名。
登臺云物望中新,六琯潛回地底春。蕙帳夜寒多遠夢,梅窗月到正懷人。鹓班已滿夔龍會,鶚薦還思草莽臣。問訊東山高步者,肯辭猿鶴上蒲輪。
七歲入小學,十五學時文。二十學業成,隨計入咸秦。秦中多貴游,幾與書生親。年年抱關吏,空笑西來頻。在昔學語初,父兄已卜鄰。跛鱉不量力,強欲緣青云。四十有牧豕,五十有負薪。寂寥抱玉獻,賤薄倡優陳。青衫亦區區,何時畫麒麟。遇合僅一二,饑寒幾何人。誰留章甫冠,萬古徒悲辛。桃李弄嬌嬈,梨花澹豐容。盈盈兩無語,??爭春風。春風何許來,草木誰青紅。天公亦老矣,何意夸兒童。昨朝花正開,今朝花已空。川流不肯駐,并與繁華東。楩楠千歲姿,骯臟空谷中。陽和不擇地,亦復難為功。本無兒女心,安用尤天公。
貞娘渺何所,落日滿蘇臺。溪水依人靜,山光抱影來。鐘催啼鳥歇,林鎖野花開?;厥椎桥R處,長吟一俯徊。
場師往往出陳村,多種名花與子孫。買取芬芳三十本,帶泥歸植白華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