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文潛贈無咎篇末多見及以既見君子云胡不喜為韻 其四
北寺鎖齋房,
塵鑰時一啟。
晁張跫然來,
連璧照書幾。
庭柏郁蔥蔥,
紅榴罅多子。
時蒙吐佳句,
幽處萬籟起。
北寺鎖齋房,
塵鑰時一啟。
晁張跫然來,
連璧照書幾。
庭柏郁蔥蔥,
紅榴罅多子。
時蒙吐佳句,
幽處萬籟起。
北邊的寺院鎖住了書齋,塵封的門鎖偶爾被鑰匙打開。晁補之和張耒的腳步聲忽然傳來,二人如雙璧般照亮了書案。庭院里的柏樹郁郁蔥蔥,裂開的紅石榴結滿果實。時常承蒙他們說出精妙詩句,幽靜處仿佛萬籟齊鳴。
跫(qióng)然:形容腳步聲。
連璧:本指并連的玉璧,此處比喻晁補之、張耒二人并美。
罅(xià):裂縫,此處指石榴裂開的縫隙。
萬籟:自然界的各種聲音。
此詩為蘇軾奉和張耒(字文潛)贈晁補之(字無咎)的詩作,取《詩經》“既見君子,云胡不喜”為韻。北宋時期,蘇軾與晁、張同為“蘇門四學士”,交游密切,詩中反映了文人雅集的日常。
詩中通過記錄晁、張來訪的細節,展現文人相聚的雅趣,既描繪了清幽的環境,又突出友人的才學與情誼,體現了宋代士大夫交游唱和的文化氛圍。
南北檐楹照綠波,濯纓洗耳不須多。天空月滿宜登眺,看取青銅兩處磨。落帆重到古銅官,長是江風阻往還。要似謫仙回舞袖,千年醉拂五松山。
方士神君候祝釐,蒼龍闕下擁朱旗。風回桂觀爐煙裊,日閃芝壇扇影移。白帝始尊鄜畤禮,蒲池親拜渭陽祠。獨知圣主精禋意,時向郊丘講盛儀。
螳臂初來攫晚蟬,那知黃雀沫饞涎。王孫挾彈無人處,一夜雕盤薦玳筵。射虎將軍發欲枯,茫茫沙草正迷途。小兒謾取封侯去,還是平陽公主奴。坐踞河南百戰雄,少年飛槊健如龍。世間只畏兩人在,上有高公下慕容。擊柱論功不忍看,筑壇刑馬誓河山。當年絳灌知何似,只在春秋魯衛間。
長安三月又三日,繡轂狨鞍富貴家。笙鼓喧天蘭棹穩,賣花聲里夕陽斜。
君復孤山數百年,此花又在此翁先。只今起早新栽樹,后世相看亦復然。
渥洼為小海,伊昔獻龍媒。花里牽絲去,云間曳練來。勝驤走天闕,滅沒下章臺。一入重泉底,千金市不回。
十年三作中秋客,閱盡洪州旅味清。素魄千觀無變相,丹華九轉未成名。早知石黛城中貴,新道冰弦水上生。藕榭菱洲觴酌滿,一觚沉碧為君傾。
探奇卻笑昌黎怯,取道寧同襄野迷。拍手三天招皓鶴,回頭四海總醯雞。猿猱倒掛疑無路,縆索孤懸自有梯。不信耕煙種瑤草,石溝曾破老君犁。
橘中隱商顏,桑下蔭羽葆。古人日已遠,貴跡今未掃。英英八桂堂,屹立表眾草。名隨五柳傳,壽待三松倒。南堂駐金節,伏劍收蠻獠。駪駪立萬馬,獵獵卷千纛。元戎領客來,小摘羞澗藻。醉纈亂繁花,移來插晴昊。
法體光明無障礙,譬如燈火破群昏。一燈能作百千燈,百千燈自一燈化。自百千燈照一室,其光無壞亦無雜。如是乃至一燈照,一室所見光亦然。百千燈多一燈少,而其光體實不異。是故我今持此燈,愿獻寶林尊者前。長令獲此大光明,與彼迷生作前道。
長身如鶴臉如霞,俯仰乾坤傲歲華。京國壯游成舊夢,滄洲小隱似仙家。鳴琴夜對尊前月,攜杖朝尋洞里花。我欲從君玩奇寶,玉堂詞翰最堪誇。
幽意寫不盡,聊將清磬傳。編籬桑是佛,摘果掌為仙。法法原非法,玄玄卻又玄。誰應觀妙理,吟笑到花前。
沈園曾是舊行蹤,又向崇祠吊放翁。繞榭不殊流水碧,飄茵猶惜石榴紅。宦游千里淹巴蜀,詩卷常年紀雪鴻。歸去先生勞夢憶,我思吳越亦相同。
堂前笑展晬盤時,漫說終身視一持。我已蹉跎無復望,試陳書卷卜吾兒。
雪壓秦山白,云橫隴樹黃。二儀分上下,一水入滄茫。勢接龍門遠,寒通鳥道長。石猶含凍色,林未動晨光。歷歷槎頭釣,蕭蕭馬上郎。若非韓吏部,定是孟襄陽。漢水魚偏美,郫筒酒正香。何當凌汗漫,萬里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