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人送菰菜
張蒼飲乳元難學
綺季餐芝未免饑
稻飯似珠菰似玉
老農此味有誰知
張蒼飲乳元難學
綺季餐芝未免饑
稻飯似珠菰似玉
老農此味有誰知
張蒼靠飲人乳養生本來就難以效仿,綺季吃靈芝也免不了饑餓。米飯如珍珠般瑩潤,菰菜似玉一樣珍貴,老農這種樸素的滋味有誰能真正懂得呢?
張蒼:西漢丞相,《史記》載其年老無齒,以人乳為食,活至百余歲。
元:同“原”,本來。
綺季:漢初“商山四皓”之一,傳說隱居商山,以芝草為食。
菰(gū)菜:即茭白,水生植物,嫩莖可食,此處指鄰人贈送的菰菜。
此味:指老農日常飲食中樸素自然的生活滋味。
陸游晚年退居山陰(今浙江紹興),長期與農民交往,深諳農村生活。此詩或作于此時,借鄰人送菰菜的日常小事,抒發對平凡生活的感悟。
全詩以小見大,通過鄰人贈菰菜的生活片段,對比歷史人物的特殊飲食與老農的日常滋味,突出樸素生活的本真價值,體現詩人對平凡之美的深刻洞察。
靜掃山門夏日長,既烹苦茗復焚香。山童不識人間事,笑倚疏桐韻綠篁。
天泣一何哀,鳴聲如轉磨。無云乃作雨,凄凄淚交墮。悲此下土民,斬刈遭殃禍。仁圣不降生,天地日多過。我生抱忠誠,與天素相左。俯仰愧怍多,死生無一可。茫茫饑溺懷,淚下悲坎坷。
濃云遠水接檐櫳,一枕南薰兩腋風。欲鼓更停傳絕調,無弦有韻別枯桐。不堪嵇散聊為適,誰謂鐘期遇已空。寄語螳螂休奮臂,吾方游目送歸鴻。
還鄉如作客,懷汝但沾衣。拭幾誰同讀,看云暮不歸。無眠思大被,何日報春暉。阿母停針處,愁凝指血微。
千丈巖頭一點紅,春風吹落淺莎中。山僧倚杖移時去,說似溪邊采藥翁。
昔看明月不如郎,同照菱花伴曉妝。別后郎情寧似月,瑤階隨影度孤房。
此有石如龍,天成諒非鑿。是何空洞中,云水起復落。常疑雷雨時,飛舞出深壑。作庵者何人,清風宛如昨。兩公固龍德,恨也俱晚作。秋霖不濟旱,千載領馀酌。方切憂旱懷,行矣予所樂。江湖極秋波,長歌對冥漠。
文水浚靈源,信國挺華胄。才本埒機云,論豈殊向秀。好客屢清言,深衷轡攜手。壞林委丘壑,長纓困馳驟。曩聆古劍篇,森羅燦星宿。烽起吳江濆,驟珠不可覯。
練塘之水清而瑩,倒湛星河煙霧靜。源頭活水滾滾來,恍然朱子方塘境。濂溪翁,溪水照見蓮花紅。先生趣味已到此,練塘風景將無同。四圍有山植佳木,接翠連蒼共清淑。冬溫夏涼我愛之,流泉脈脈涵幽谷。少年筑室于其間,徘徊日往非等閒。山寂寞,水澄清,讀書萬卷無留停。有時執筆千行下,文章滾出青錢價。養成大用濟風云,頭角崢嶸誰不怕。藏修到此工夫深,一日聲名滿天下。
驚喜蕭郎犯雪歸,歸期猶未是歡期。人前不敢迎門笑,燭后仍來映柱窺。始信夢魂原有準,已占心諾不輕移。歸期悔不寬程限,守到和風霽日時。
白鶴白鶴情最閒,托足高向長松樹。飛鳴在天或在渚,斥鴳焦鷯不得附。睥睨上下具性靈,一唳空虛下白露。如何拙鳩鳴得時,鳩性無常類狐兔。輕薄常因鵲作巢,欲鶴綢繆御風雨。白鶴結構不同鵲,以鵲視鶴鶴不顧,洲白蘆花狎鷗鷺。
本師疇昔幽棲地,杖拂親承出庾關。側聽道聲喧法窟,共推骨相稱奇山。钁頭有法提應俊,茅屋隨時結豈難。千七百人看滿會,肯令庸質老南蠻。
蒲綠榴紅勝事稠。玉醪醉我解離愁。香綿撲粉雛新浴,釵裊未符婦韻流。嘗角黍,看龍舟。螢光風物一時收。當年試問同憂樂,海角逍遙得自由。
猶勝太白號三人,又免韓公誚聚蚊。薄有壺觴非獨酌,共將文字作清醺。天高云散懸金餅,風峭溪涼皺縠文。卻恨鐘情未能遣,愁腸終夜轉車輪。
誰謂蒼天高,我行曲其躬。履霜惟葛屨,薾電無青驄。遑遑塵壒間,慷慨誰相容。吁嗟爾君子,攬我如芙蓉。持華贈子充,持葉贈狂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