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
地偏仍在市,
具少不須車。
將隱文焉用,
雖貧樂有馀。
故交三徑月,
歷劫半床書。
錯擬臨江宅,
空教庾信居。
地偏仍在市,
具少不須車。
將隱文焉用,
雖貧樂有馀。
故交三徑月,
歷劫半床書。
錯擬臨江宅,
空教庾信居。
居所雖偏卻仍在市井之中,家當稀少無需車馬搬運。想要歸隱何須文飾?雖貧窮卻樂趣有余。故友相伴如三徑明月,歷經劫難只剩半床書籍。誤將此處比臨江宅院,空讓庾信這般文人居住。
地偏:位置偏僻。
具:家當、物品。
將隱:打算歸隱。文:文飾、修飾。
三徑:用典,指隱士居所。漢蔣詡隱居后于舍前竹下開三徑,只與求仲、羊仲往來,后以“三徑”代指隱士住處。
歷劫:經歷劫難。
錯擬:錯誤比擬。
臨江宅:可能指庾信曾居住的地方。庾信為南北朝文學家,有《哀江南賦》等作品,其生平經歷戰亂遷徙。
推測創作于詩人選擇隱居時期,可能經歷過生活變遷或戰亂(如“歷劫”),最終選擇簡居市井,以書籍、故友為伴,在平凡中尋得精神滿足。
詩以“移居”為題,通過描寫居住環境的簡樸、家當的稀少,以及故友、書籍帶來的精神慰藉,展現了安貧樂道的生活哲學。用典自然,對比鮮明,語言平實卻意蘊深遠,是一首體現隱逸情懷的佳作。
角石湍驚急拍磯,遠崗冥霧散寒霏。由來逆旅多風雨,何處故山深蕨薇。湘簟懷人渾寂寞,穗城歸夢正依稀。遙知春晚應無事,載酒聞鶯歷翠微。
當年神勇是荊卿,市上悲歌最有情。豈必英雄工劍術,未應生劫待琴聲。從容不俟蘭池客,慷慨空偕豎子行。枉使秋風吹易水,白冠相送淚沾纓。
緩步躋山寺,羈心感歲華。經初翻貝葉,酒已厭椒花。白發逃方外,青山夢海涯。何如雙樹鳥,日夕聽三車。
庭光盡。山明歸。松昏解。渚瞢稀。流風乘軒卷。明月緣河飛。乃斡西枻亂幽澨。山藥嶼而淹留。過香潭而一憩。嶼側兮初薰。潭垂兮葐蒀。或傾華而閟景。亦轉彩而途云。云轉兮四岫沈。景閟兮雙路深。草將濡而坰晦。樹未?而澗音。澗鳥鳴兮夜蟬清。橘露靡兮蕙煙輕。凌別浦兮值泉躍。經喬林兮遇猿驚。躍泉屢環照。驚猿亟啼嘯。徒芳酒而生傷。友塵琴而自吊。吊琴兮悠悠。影戚兮心妯。逢鏤山之既渥。承潤海之方流。身無厚于蜩毳。恩有重于嵩丘。仰絕炎而締愧。謝淚河而軫憂。夜永兮憂綿綿。晨寒起長淵。南皋別鶴佇行漢。東鄰孤管入青天。沈痾白發共急日。朝露過隙詎賒年。年去兮發不還。金膏玉瀝豈留顏。回舲袥繩戶。收棹掩荊關。
煉師媚仙者,高蹈息塵機。冥棲華岳中,白石敞巖扉。猿鶴喜為侶,云煙足自怡。朝飲澗下水,暮采巖前芝。守道契玄妙,沖襟慕希夷。玄風日以暢,松喬或可期。我本煙霞侶,素心澹無為。自嬰符竹封,夙志今已違。因為素巖詠,眷眷重遐思。
試向昆明問劫灰,幾看麋鹿上蘇臺。閒中歷日生青草,夢里乾坤化大槐。塞雁南歸春又去,江潮東下暮還來。臨平山盡啼鵑歇,可是征人喚不回。
無言夫子教當年,不道無言是妙傳。千古路頭須問訊,浮云消盡見青天。
淡墨花枝掩薄羅。嫩藍裙子窣湘波。水晶新樣碾風荷。問著似羞還似惡,惱來成笑不成歌。芙蓉帳里奈君何。
維舟此夕弋城邊,明月清風對二賢。酒覓郫筒酬令節,蔬分園韭助春筵。蕭條旅次無佳制,吟笑笥中有古篇。遙想六鰲雙鳳勝,野鳧何日聽鈞天。
長干風景地,臺上每淹留。云樹空濛色,煙江縹緲流。席前芳草暮,鐘外雨花收。夢寐城南路,何年尋舊游。
久向閑邊著。對滄江、煙輕日淡,雨疏云薄。一片閑心無人會,獨倚團團羊角。便舍瑟、鏗然而作。容室中間分明見,暮鳶飛、不盡天空闊。青山外,斷霞末。看來此意無今昨。都不論、窮通得失,鎮長和樂。此道舒之彌八極,卷卻不盈一握。但長把、根基恢拓。將相時來皆可做,似君家、祖烈彌關洛。康國步,整戎略。
霜刃棱棱星斗寒,玉樓生粟幾回看。萬人學敵渾閒事,只有心兵克退難。
正觀心地時,絲發亦無有。卻來觀世間,冬后數九九。
召伯蔽芾余甘棠,詠歌千載流芬芳。今之王翁古召伯,三吳有棠僅十霜,其蔭已足籠丘岡。上有一雙白頭鳥,相與宛轉啼春陽。問誰者圖吳周昉,擬借詩史獻壽昌。此物雖微感星氣,不與凡鳥同摧藏。百舌能見讒,要自非我匹。鳳皇故自尊,竹實非我食。安期東海棗已丹,王母西池桃更碧。白頭鳥,不足招,召伯之棠,不足栽。王翁兮王翁,且偕樊夫人,共登旸湖之上,超然拍手呼鸞叩月窟,是時金粟叢叢開。桂漿吸罷不饑渴,攬轡下儀婁江隈。婁江父老俱白頭,依依棠樹傍,跪稱萬年杯。王翁不樂胡為哉。
歸客為行客,他鄉是故鄉。有家懸兩地,臨路憶何方。行李劍三尺,生涯藥一囊。送君秋色里,心折雁南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