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畫二首
虛舟泊回潭,煙澹水容夕。誰解滄浪心,山空月下白。
微風漾花潭,夕景澄天鏡。孤棹信潮回,蒼茫海波迥。
虛舟泊回潭,煙澹水容夕。誰解滄浪心,山空月下白。
微風漾花潭,夕景澄天鏡。孤棹信潮回,蒼茫海波迥。
空船停靠在曲折的水潭邊,煙霧淡薄,水面映照著傍晚的景色。誰能理解這寄情山水的心境呢,山間空寂,月光下一片潔白。微風輕拂,使花潭泛起漣漪,傍晚的景色如天空之鏡般澄澈。獨自劃著船隨著潮水返回,茫茫大海十分遙遠。
虛舟:空船。
回潭:曲折的水潭。
煙澹:煙霧淡薄。
水容夕:水面映照著傍晚的景色。
滄浪心:寄情山水的心境,出自《孟子·離婁上》“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漾:水面微微動蕩。
夕景:傍晚的景色。
澄天鏡:像天空之鏡一樣澄澈。
孤棹:獨自劃船。
信潮回:隨著潮水返回。
迥:遙遠。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游覽山水之時,在欣賞自然美景的過程中,有感而發創作了這兩首題畫詩,以表達自己對自然的感悟和內心的寧靜。
這兩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山水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追求。其特點是意境優美,借景抒情手法運用嫻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藝術才華。
五十七年,侵尋老矣,小庵初筑林坰。故人相過,喜雪舞祥霙。遍野跳珠濺玉,縱兒童、收滿金瓶。明年待,洗光銀海,袖手看升平。先生。齊物久,蟻丘罷戰,蝸角休征。趁尊前身健,有酒須傾。隨分村歌社舞,何須問、武宿文星。忘懷矣,未能忘酒,相與醉忘形。
秋夜長,明月光,露華洗天金氣涼。寒蟲候雁兩何苦,聲逐西風來枕傍。彷徨披衣坐夜深,丁東又聽搗衣砧。殘燭熒熒更漏靜,無端萬事皆縈心。
天畔青山白玉樓,何年波上七星浮。仙都擬即同君賦,乘興還能跨玉虬。
端午蒲酒黃,香斟白玉斝。當門艾為人,競渡船如馬。阿母笑問兒,游蹤滿中夏。幾年不在家,粽葉食一把。席坐分雁序,雞豚兼魚蚱。況逢六弟壽,豐神最瀟灑。一飲三百杯,醉眸邈天下。
對酒東籬自詠詩,遠山晴望轉逶迤。秋容淡薄黃花節,風景蕭條白雁時。醉閱人寰聊縱目,靜思塵事久支頤。年年此日無窮意,笑把茱萸欲贈誰。
官閣梅開雪霽時,月斜移影入書帷。暗香浮動誰先覺,祗有莊周蝴蝶知。
百劫神州悲老大,望中生氣已零星。亂風頻送狼煙遠,暗野漸聞龍血腥。魚爛幾人稱國士,陸沉何處有春霆。天罡地煞渾無數,一出東南動北廷。高樓醉飽自狂呼,眼底千人付闕如。意氣便申黃石略,縱橫欲請孟嘗車。移山力盡身填海,說劍心灰手著書。漢祚重光才幾日,不堪寥寂子云居。文章自古不封侯,漫說南山牧馬牛。虎豹當關羞北面,英雄入彀恨東流。銷沉萬口橫磨劍,辜負千金大好頭。經國奇功終一夢,初心誰在悔依劉。幾復風流應不輸,半稱名士半江湖。武功文學皆家事,宋調唐音俱野狐。黨社自來申鐵血,詞章空使費工夫。書生大業誰成就,老卻高陽舊酒徒。
昔賢曾此臥煙云,鶴怨猿驚幾度春。綠蕙再游今日路,青山如對往年人。兒童共是窗間客,夢寐猶懷席上塵。待得繞軒多種竹,等閑來看莫嫌頻。
姑射仙姿不涴塵,還教滕六助精神。那知一段冰霜態,付與時人為寫真。
白馬蹄輕氣亦驕,嘶風嘶日上山椒。乃翁不似楊光祿,與汝披霜趁早朝。
不到囊山上,于今十二年。路迷荒草里,寺沒古松前。何處來清磬,空山眷法筵。倭奴頻作祟,無地可安禪。
門前客到鶴先鳴,灑掃茅堂作送迎。座舉龍鐘先有我,鄉尋儕輩漸無兄。明年七十將來壽,今日三杯見在生。一幅布巾藤作杖,倩誰林下晝閒行。
讀易三更夜氣嚴,星星活火地爐添。望洋海若親師益,仰止高山得友謙。月色中庭言外象,梅香一點眼前占。羲皇意思憑君看,莫負天花滿座拈。
何處飛花不戀枝?乾坤幾轉不同時。汩羅江水麗如詩。未向清流拋角黍,欲排謠諑護蛾眉。無邊芳草總萋萋。
旌旗風暖飏春暉,的皪寒光照鐵衣。壯士銜枚聽傳令,邊鴻敢傍陣云飛。奏罷清笳聽凱歌,行啟細柳拂彫戈。征人盡道從軍樂,城上黃云喜氣多。天兵十萬擁貔貅,紫塞年年大有秋。不是頡羌求款附,為君唾手取靈州。正塞從來豫虜謀,好將忠赤報衙頭。速修朝覲趨丹鳳,乞汝河西十二州。王畿諸將戍沙場,亦有家書寄雁行。不說邊庭征戰苦,侍郎恩意似汾陽。丈丈蛇矛錦甲新,虬須虎頭漢將軍。彎弓盤馬當牙帳,雙發鳴髇入塞云。控弦十萬漢蕃兵,行鼓分屯細柳營。白面元戎心似鐵,不教羌騎近長城。崆峒猛士射雕還,三石雕弓月樣彎。為問轅門何似勇,劃騎生馬注南山。招馬紅旗繡浪開,戰鼙百面打春雷。南山萬仞陰崖險,似箭紅塵一溜來。宿麥斜桑滿塞垣,彎弓不復射游魂。華戎說罷干戈事,萬歲山呼荷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