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吳門四子詩 周文學公瑕
公瑕布衣俠,夙習游鐘王。珠璣耀千裔,琬琰被八荒。詩篇匪細事,一一追三唐。希聲豈諧俗,太息云門章。
東吳菰蘆中,乃有如此人。形骸若象罔,富貴輕浮云。含毫役萬匯,混跡游風塵。笑我何太拙,白首攻玄文。
曹生滑稽雄,自稱子建后。須髯河朔豪,翰墨江左秀。康伯惟令甥,楊惲實賢舅。為憶兩瑯琊,哀涕泫清晝。
藝士工浮儇,末俗寡淳質。自與王郎游,恍入華胥國。錦里馀角巾,臨邛有立壁。一誦次公言,千秋白虹泣。
公瑕布衣俠,夙習游鐘王。珠璣耀千裔,琬琰被八荒。詩篇匪細事,一一追三唐。希聲豈諧俗,太息云門章。
東吳菰蘆中,乃有如此人。形骸若象罔,富貴輕浮云。含毫役萬匯,混跡游風塵。笑我何太拙,白首攻玄文。
曹生滑稽雄,自稱子建后。須髯河朔豪,翰墨江左秀。康伯惟令甥,楊惲實賢舅。為憶兩瑯琊,哀涕泫清晝。
藝士工浮儇,末俗寡淳質。自與王郎游,恍入華胥國。錦里馀角巾,臨邛有立壁。一誦次公言,千秋白虹泣。
公瑕身為平民卻有俠氣,向來研習鐘繇、王羲之的書法。他的文字如珠璣般照耀千代,似美玉般遍布八方。寫詩并非小事,他的每一首都追步三唐。高雅的聲音難以迎合世俗,讓人嘆息他如《云門》樂章般高雅。東吳的菰蘆叢中,竟有這樣的人。他不拘形骸如同象罔,把富貴看得輕如浮云。提筆能驅使萬物,混跡于塵世之中。他笑我太過笨拙,到白頭還鉆研深奧的文章。曹生是滑稽的雄才,自稱是曹植的后人。他有河朔豪杰的須髯,有江左文人的翰墨風采??挡琴t良的外甥,楊惲是賢明的舅舅。想起兩位瑯琊人,白晝里哀傷的淚水潸然而下。藝人們擅長輕浮淺薄,末世的風俗缺少淳樸的品質。自從和王郎交往,仿佛進入了華胥國。錦里還留著他的角巾,臨邛有他的家徒四壁。一讀次公的話,千秋之下白虹也會悲泣。
鐘王:指三國魏鐘繇和東晉王羲之,二人皆為著名書法家。
珠璣:比喻優美的文章或詞句。
琬琰:美玉,比喻美好的詩文。
三唐:指初唐、盛唐、中唐。
希聲:指高雅的聲音,這里指公瑕的詩文。
云門章:《云門》是黃帝時的樂舞,這里比喻公瑕詩文高雅。
象罔:《莊子》中寓言人物,寓指無形跡。
含毫:指執筆寫作。
玄文:深奧的文章。
子建:曹植字子建,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文學家。
華胥國:傳說中的理想國。
角巾:有棱角的頭巾,為古代隱士冠飾。
立壁:指家中一無所有,貧困到極點。
次公:可能是詩中提到的某個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當時社會可能存在文風浮淺的現象,作者與周文學公瑕等文人交往,有感于他們的才華和品質,以及世風的差異,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周文學公瑕等文人的才華和品質,批判世風的輕浮。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當時文人的交往和對文風的思考。
秉愿物外游,結欣在何許?覓路辨青山,沿洄遵枉渚。丹丘忽戾止,煙霞密如堵。中有千年松,滴翠紛成雨。叢篁茁新玉,樛木羅珍羽。眺聽不勝奇,日夕憺容與。
南山有匹鳥,自呼為鳳凰。雖復具五色,不能顧其雙。昔者呼鳳皇,鳳皇不成雙。今者呼鳳皇,鳳意不求皇。昔求一何難,今飛一何易。今去呼不來,昔來推不去。新人芙蓉花,舊人芙蓉枝。新人山作眉,舊人霜作眉。妾無百種態,是君當心際。妾無百種嗤,是君心別時。床上五弦琴,一弦今一心。新弦終須斷,舊弦不可尋。
細雨饑寒色,忽被北風吹。楊柳絲不長,免得成別離。西家杼錦繡,東家粥文辭。天地本無巧,人世嗟何為。今年氣候遲,五月寒尚在?;严∈?,軒窗頗瀟灑。提攜一書篋,轉盼十五載。自拂蛛蝥去,文字生光彩。名起致人嫌,俗冗令我浼。袖手細旁觀,小大立可待。樵夫唱竹枝,漁人歌欸乃。清適付儻來,浪語免后悔。吾家儒代耕,官卑謹勤怠。入夜傾碧香,聊用澆磊塊。
道勝業茲遠,心間地能隙。桂橑郁初裁,蘭墀坦將辟。虛檐對長嶼,高軒臨廣液。芳草列成行,嘉樹紛如積。流風轉還徑,清煙泛喬石。日汨山照紅,松映水華碧。暢哉人外賞,遲遲眷西夕。
孤臺風月想高情,靜入青霞適性靈。惟有山泉知此意,至今猶作讀書聲。
幾點秋山落照邊,白頭相對共茫然。塵氛且莫催人別,清話真窮太古先。
七字空吟六出花,與君無酒祇烹茶。門前俱絕行蹤跡,還似袁安臥在家。
碧水似開鏡,遠山如畫眉。岸花凝笑臉,堤柳斗腰肢。
十載京華白發生,歸來海上結鷗盟。長江春水桃花發,又逐孤帆下石城。
雪崖先生好孫子,森森庭前玉樹枝。柏臺御史冰霜筆,寫贈梅花真似之。朔風十月江南道,萬里鄉園到應早。手持書卷傍花陰,更厲平生歲寒操。
絕憐佳卉勝蒿萊,誰向山陽處處栽。賽罷龍舟日逾午,家家抱得碧條回。
豈知花亦有鴛鴦,一朵中分兩色香。半染朱霞為面貌,全裁白雪作衣裳。心含甘苦無雙薏,蕊結氤氳總一房。世上芙蕖那有此,多疑雒女弄新妝。
西山云氣深,徙倚一舒嘯。浩蕩忽搴開,為君展遐眺。
灌陽西接羌夷路,岷江湍急舟難渡。昔人以竹為索橋,風雨飄淋豈能固。獻王因之用意深,改造不惜千黃金。挽拖巨石出山麓,疊作厚址依江潯。鐵柱東西列相向,鐵縆平施逾百丈。木板橫鋪若砥平,夷夏之人任來往。我軍千里戍松潘,長說岷江渡最難。自從鐵索橋成后,饋運之人咸喜歡。君不見驅石為橋橋豈成,擲杖為橋空有名。何如此橋堅且久,獻王之功垂不朽。
耦耕吾愛弟,骸乞爾從兄。綠蟻先春色,黃鸝不世情。漸來銀海眩,忽有玉山傾。醒則夸醒好,歡娛醉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