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邢惇夫秋懷十首 其六
慶州名父子,忠勇橫八區。
許身如稷契,初不學孫吳。
荷戈去防秋,面皺鬢欲疏。
雖折千里沖,豈若秉事樞。
慶州名父子,忠勇橫八區。
許身如稷契,初不學孫吳。
荷戈去防秋,面皺鬢欲疏。
雖折千里沖,豈若秉事樞。
慶州有著名的父子,他們忠勇之名傳遍天下。他們以身許國,立志如稷和契一樣輔佐君主、造福百姓,一開始并不學習孫吳兵法??钢淦魅シ烙锛具吇?,面容褶皺、鬢發稀疏。雖然能挫敗敵人千里的沖擊,但哪比得上在朝廷執掌樞機要事呢。
慶州:地名。
稷契:稷和契,都是傳說中輔佐虞舜的賢臣。
孫吳:孫武和吳起,都是古代著名軍事家。
防秋: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常在秋高馬肥時南侵,屆時邊軍加強警衛,調兵防守,稱為“防秋”。
秉事樞:執掌朝廷機要事務。
邢惇夫是北宋詩人,此詩可能創作于北宋邊疆戰事頻繁時期。當時有許多將領戍守邊疆,詩人可能有感于這些將領雖忠勇卻未能在朝廷核心發揮更大作用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揚忠勇之士,同時對他們的境遇表示惋惜。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對比凸顯主題。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社會對人才任用的一種思考。
有妻有妻出糟糠,自少結發不下堂。
亂離中道逢虎狼,鳳飛翩翩失其凰。
將雛一二去何方,豈料國破家亦亡,不忍舍君羅襦裳。
天長地久終茫茫,牛女夜夜遙相望。
嗚呼一歌兮歌正長,悲風北來起徬徨。
君今拂衣去,我獨枕書眠。
一片過林雨,數聲當戶蟬。
情長空有恨,吟苦不成篇。
后會知何日,西風老雁天。
蘆花作雪照波流,黃葉聲中一半秋。
明月嬋娟千里夢,扁舟汗漫五湖游。
星辰活動驚歌笑,風露輕寒敵拍浮。
贏得年年清賞處,山河全影入金甌。
只今年才十六七,風塵荏苒音書絕。
胡騎長驅五六年,弊裘何啻連百結。
愁對寒云雪滿山,愁看冀北是長安。
此身未知歸定處,漂泊西南天地間。
秦世失其鹿,豐沛發龍顏。王侯與將相,不出徐濟間。
當時數公起,四海王氣閑。至今尚想見,虹光照人寰。
我來千載下,吊古淚如潸。白云落荒草,隠隠芒碭山。
黃河天下雄,南去不復還。乃知盈虛故,天道如循環。
盧王舊封地,今日殽函關。
楹何為折劍何借,須肯為拂糞肯嘗。
馬公布衾王公飯,石家錦障丁家香。
忠邪佞邪兩無定,一雕一璞異其性。
忠樸先生躔法高,古今四者豈關命。
五九六余能善惡,鐵算不是并州錯。
便從忠樸問如今,忠果誰忠樸誰樸。
桃花何夭夭,楊柳何依依。
去年白鳥集,今年黃鵠飛。
昔為江上潮,今為山中云。
江上潮有聲,山中云無情。
一年足自念,況復百年長。
但存松柏心,天地真茫茫。
人物孤中秘,神山返異仙。
目穿陪紼處,夢斷曝書年。
玉質應無死,韋編豈不傳。
奠芻和淚遣,此月向誰圓。
名花韻在午晴初,雨沁臙脂臉更敷。
蒲驛莫妨娛刺史,錦坊豈不勝中書。
時無艷曲臨軒縱,公莫巍壇韞匱沽。
春老綠陰青子近,東風來往一吹噓。
斷崖千仞碧,下有寒泉落。
道人揮絲桐,清風轉寥廓。
飄飄襟袂舉,冰紈不禁薄。
紫煙護丹霞,雙舞天外鶴。
渺渺中原道,勞生嘆百非。
風雨吹打人,泥濘飛上衣。
目力去天短,心事與時違。
夫子昔相魯,侵疆自齊歸。
蕭蕭秋夜涼,明月入我戶。
攬衣起中庭,仰見牛與女。
坐久寒露下,悲風動紈素。
不遇王子喬,此意誰與語。
西楚驚鴻晚,東淮落木秋。
蒸湘今石鼓,句宛古宣州。
白日聊清賞,青山總舊游。
不知滄海水,何處接天流。
小洞煙霞國,重陽風雨秋。
歐公嵩岳步,朱子武夷舟。
香火真吾職,觥籌且此游。
龍山馬臺事,糠粃舊王侯。
貧賤元無富貴思,泥涂滑滑總危機。
世無徐庶不如臥,見到淵明便合歸。
流落丹心天肯未,崢嶸青眼古來稀。
西風為語巖前桂,若更多言卻又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