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總管雨山堂一首
趁韻哦詩老未工,
不如總角口吹蔥。
載輜車里輸伊輩,
對畫屏前要此翁。
趁韻哦詩老未工,
不如總角口吹蔥。
載輜車里輸伊輩,
對畫屏前要此翁。
我這把年紀依韻作詩仍不精通,還不如孩童們隨口吟唱來得自然。在載滿貨物的車里,我不如那些年輕人;而在畫屏前,卻需要我這樣的老者。
趁韻:依韻,按照別人詩歌的韻腳來作詩。
哦詩:吟詩。
總角:古時少兒男未冠,女未笄時的發型,借指童年。
載輜車:載著輜重的車,可理解為在事務中忙碌的人。
伊輩:他們,指年輕人。
此翁:作者自稱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推測此詩創作于詩人晚年。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平穩的狀態,詩人與徐總管交流,看到年輕人的活力,有感而發寫下此詩,詩中體現了他對自身創作能力和人生階段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在于展現詩人對不同年齡段狀態的認知。其特點是語言幽默,對比鮮明。雖在文學史上可能影響不大,但生動地反映了詩人的心境和生活感悟。
雨去云來十二峰,渚宮樓閣暮重重。細腰無限空相妒,不覺瑤姬夢里逢。
蓬棚未倒倚崗斜,分店全無只此家。喜有油條兼白粿,且來奶滴混紅茶?;拇逡皦砒Q幽鳥,赤日藍天聳綠椰。路已半程方九曲,中原欲到望仍賒。
綱常千古事,憐爾志如霜。首欲階前碎,珠憑頷下藏。有生心盡折,縱死骨猶香。不似青蓮客,無端謫夜郎。
疏燈欲盡漁商市,小雨似開桃李顏。一夜檐聲鳴甕盎,無人知我坐蒲團。
門外黃塵掃不開,何由吹得到靈臺。閒看倦鳥投林去,靜愛孤云出岫來。彭澤高人多逸興,峨眉仙客有天才。祗今誰到悠然處,同采秋香共一杯。
吳興妙年冰雪姿,鷗波水暖清漣漪。醉揮兔穎盡書法,密竹幽蘭蒼玉枝。湘濱楚畹煙霧濕,我欲佩之將何適。千載孤芳烈士風,一調朱絲對寒碧。
芳洲繞郭溪如練,中有風光共流轉。方今得尹日添長,化作河陽一花縣。獨龍注雨澆桑麻,芳菲總不爭紛華。陽州地遠牡丹少,酴醾晚作留春花。君家朱樓映池沼,高架瓊瑤覆花島。欲求此花同一卮,試勸春歸無草草。
鑒水木安流,往來任潮汐。何代架橋梁,豎此江心石。天津啼杜鵑,魂銷迎送客。長橋名伏波,馬公未經歷。
從容就死更題詩,才德兼全兩不遺。恨骨已歸江海葬,芳名長共古今垂。節高蔡琰胡笳曲,義重班姬述祖詞。再拜魏公忠獻后,有孫端可正民彝。
甕城春寂寂,石磴草斑斑。倚杖高低月,登樓遠近山。百年詩句里,三國酒杯間。自嘆黃塵客,來消半日閒。
惶惑終宵飽醉愁,行行珠淚墜心頭。此顱翻覆成椑榼,來歲猶能大白浮。
不向東陵學種瓜,偶攜一本自鄰家。苞中未見青絲縷,架上先看滿眼花。雙實交加垂曉露,數莖蟠結掛秋蛇。天寒百卉凋零后,老蔓青青更茁芽。
露葉霜柯帶晚陰,昆崙骨冷蘚花深。吳剛老去伶倫死,誰識儲材造化心。
短篷邀我到常州,入郭猶如野渡頭。忽有畫橋楊柳岸,柳中依約見青樓。
被袞當陽,穆穆皇皇。擊石拊石,頌聲洋洋。和樂優洽,終然允臧。禮成而退,荷天百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