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仰菶齋先生七首 其三
經史儲藏萬卷馀,手抄桑梓未刊書。畫圖滿壁搜金石,幾凈窗明斗室廬。
經史儲藏萬卷馀,手抄桑梓未刊書。畫圖滿壁搜金石,幾凈窗明斗室廬。
柔情似水,向京洛春衣,消除云想。不是黃塵吹意盡,野曠天低人往。城郭花時,衣冠別恨,端與卿相向。惘然生受,靈思無限游漾。倘更一例飄零,竟難為地,芳草江南長。天遠仍回鶯且倦,一箔啼紅催上。倉猝青山,悲涼朱露,事歇還孤掌。秦淮如語,中原珍重凝望。
山僧吾所敬,不見又經春。說法青龍出,忘機白鸐馴。楚云遮別夢,江月照吟身。遙憶相逢處,深林長綠筠。
我見多知漢,終日用心神。岐路逞嘍羅,欺謾一切人。唯作地獄滓,不修正直因。忽然無常至,定知亂紛紛。
有詩有詩吟嘯集,紙上飛蛇噴香汁。杜陵寶唾手親拾,滄海月明老珠泣。天地長留國風什,鬼神護呵六丁立。我公筆勢人莫及,每一呻吟淚痕濕。嗚呼八歌兮歌轉急,魂招不來風習習。
鐵馬悲鳴汴水黃,翠華南渡駐錢塘。至今父老稱行在,往昔君臣認故鄉。銀海雁飛虛夜月,銅盤仙去只秋霜。乾坤離合寧非數,詩罷長吟意渺茫。
聞道希夷處士,今居訶梨仙村。要看筆端三昧,重談醫國法門。
冷酒一杯相勸頻,異鄉相遇轉相親。落花風里數聲笛,芳草煙中無限人。都大此時深悵望,豈堪高處更逡巡。思量費子真仙子,不作頭陀山下塵。
九龍山高倚天碧,萬個長松各千尺。蔣詡巢云居上頭,我來須用登山屐。長镵臥苔斸苓罷,北風怒號云墨色。頃刻瑤花捲地來,敝裘不禁寒氣襲。松間琢白聲摩空,彷佛置我瓊林中。虬枝難辨護巢鶴,鳩杖或遇尋梅翁。知君從此號松雪,興趣頗類吳興公。呼童禦寒列尊俎,松雪交輝映窗戶。笑談渾在水晶宮,賦詠惟誇少陵父。醉折松枝掃松雪,石鼎烹茶待明月。松風忽起雪凌亂,畫思詩情總奇絕。為君寫作雙清圖,掛向高堂奪炎熱。
籠燈拂騎趨南苑,魚鑰金門次第開。歲歲元正蒙遣命,永明殿里上香來。
無正文。
萬山回合路紆縈,獨策羸驂款款行。卻憶麻源三谷里,畫橋攜酒聽溪聲。
招提清欲水,不許點塵侵。徑曲履痕薄,云封塔影深。佛說幻于古,人心巧似今。幾多朝市客,方寸有山林。
清朝騷雅見遺音,愛士常懷倒屣心。太史文章高倚馬,右軍書法得來禽。家饒美竹堪為箭,爨有焦桐解辨琴。行部時時過劍水,匣中風雨作龍吟。
嫚侮群豪誇大度,可憐容得辟陽侯。
種柏待其成,柏成人已老。不如種叢彗,春種秋可倒。陰陽不擇物,美惡隨意造。柏生何苦艱,似亦費天巧。天工巧有幾,肯盡為汝耗。君看藜與藿,生意常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