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悶十首 其三
舊觀繁華絕,
馀風巧偽滋。
人窮何不至,
俗薄故堪嗤。
敝帚猶艱借,
勞薪自暗炊。
扶搖九萬里,
遙謝庶風雌。
舊觀繁華絕,
馀風巧偽滋。
人窮何不至,
俗薄故堪嗤。
敝帚猶艱借,
勞薪自暗炊。
扶搖九萬里,
遙謝庶風雌。
過去的繁華景象已完全消失,殘留的風氣中虛偽狡詐不斷滋生。人在困窘時還有什么做不出來?世風淺薄本就令人嗤笑。破掃帚都難以外借(人情吝嗇),用舊柴暗中燒火(生活艱辛)。愿如大鵬乘旋風直上九萬里,遠遠辭別這世間微弱的俗風。
舊觀:過去的繁華景象。
巧偽:虛偽狡詐。滋:滋生、蔓延。
窮:困窘、窘迫。
俗薄:世風淺薄。嗤:嘲笑。
敝帚:破掃帚,代指無用之物。艱借:難以外借。
勞薪:使用多年的柴薪,此處指陳舊之物。暗炊:暗中燒煮,形容生活局促。
扶搖:旋風,出自《莊子·逍遙游》中“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庶風雌:指微弱的風,“雌風”與“雄風”相對,此處代指世俗中淺薄的風氣。
此詩應為作者旅途所見所感。詩中“舊觀繁華絕”“俗薄堪嗤”等句,反映亂世或社會轉型期傳統禮俗崩壞、世風日下的現實;“旅悶”之題,可見作者因旅途漂泊中目睹人情涼薄而引發的郁懣,借此詩抒懷。
全詩緊扣“旅悶”主題,前半揭露世風虛偽、人情吝嗇的現實之痛,后半借大鵬意象表達超脫之志,情感沉郁而不失剛健,是一首針砭時弊與自我排遣兼具的抒情小詩。
秋老洪都柳未衰,晶波搖蕩碧云堆。男兒不向沙場死,卻泛東湖照影來。
紅妝喚出夜留歡,翠袖因沾細雨寒。為謝喬家無惡客,不妨歌舞借人看。
浦口寒潮頻有信,空中鳥跡了無痕。野航落日東西渡,黃葉秋風遠近村。曲埼茅屋兩三家,返照垂虹隔斷霞。風外葉聲來似雨,莫嗔楊柳不藏鴉。
杏花簪罷折楊枝,年少仙郎得意時。借問上官遙點筆,何如西子對描眉。新看寺院籠紗句,舊覓旗亭進酒詩。便合與君贏一醉,錦袍應與莫教遲。
七月遼陽已降霜,簪頭落地野榛香。三年不到燕山下,又喜頻將玉顆嘗。
入谷初疑路不通,一溪流出萬山中。化人宮殿非今制,野老衣冠有古風。黃獨斸時朝雨歇,紫芝歌罷莫云空。重陽且莫登高去,厭見涇川賊陣紅。
風儀楚楚映修髯,家法平生孝義兼。大母久隆終世養,佳兒今作外臺僉。鄉評題品名踰重,郎署推封寵載沾。觀化一巡終不返,史官有傳發幽潛。
天凈銀潢渺渺,林寒玉佩珊珊。有月時翻瑤草,無人來踏瓊田。
溫風消得鬢華斑,天貺生來一破顏。空見常人愁白日,懶聞時事老青山。寺中翻籍云蘿冷,溪上曬衣鷗鷺閑。漫作花兒會上客,趕歌我也竟忘還。
說著長峰十日愁,夜來發處四更頭。莫令炬火風吹黑,未說紅紗絳蠟休。
邂逅識程子,牽連懷老坡。山林深自引,琴劍肯來過。春事已如許,客情將若何。舟行相風色,江面水方波。杜宇正呼急,程君來告辭。自憐吾老矣,敢問子何之。起柁指行在,求官鳴有司。歸來定何日,秋事以為期。
秋聲細細來,似與人耳語。夜深聽不得,月色臨孤樹。
長河懸落照,短棹尚孤征。衰柳愁邊斷,殘霞雨外明。人喧楊子渡,鐘動廣陵城。漸去鄉關遠,凄然倍旅情。
紫殿傳臚日,君名第一人。星辰金榜動,雨露錦袍新。華蓋天常近,蓬萊地益親。北門方眷切,東觀又恩頻。麟筆三朝史,龍顏一笑春。昕庭頒渙號,太室奉明禋。列圣羅冠冕,群公肅縉紳。矞云垂柳重,祥靄羃芝勻。獻賦看來歲,登瀛及此辰。風帆開巨浪,霜翮上秋旻。文價何輝赫,臺端即選掄。故人如見問,白發尚漳濱。
幽巖絕壑倚云齊,杰閣危樓望眼迷。山勢渾雄龍虎踞,樹陰深蔚鳥烏啼。碑存金志猶堪讀,寺始唐家竟莫稽。此日清游天所借,明朝驢背聽晨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