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邢敦夫秋懷十首 其十
邢侯秋臥痾,揮毫見深衷。
賡者二三子,翕然笙磬同。
不為兒女姿,頗形四方風。
屬有山水念,因之絲與桐。
邢侯秋臥痾,揮毫見深衷。
賡者二三子,翕然笙磬同。
不為兒女姿,頗形四方風。
屬有山水念,因之絲與桐。
邢敦夫秋天臥病在床,揮毫寫下詩篇表達深深的衷情。唱和的有兩三個人,他們的作品和諧如同笙磬齊鳴。不作出兒女情長的姿態,很能體現四方的風氣。恰逢有寄情山水的念頭,于是借琴音來抒發。
次韻:依照別人詩的韻腳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邢侯:指邢敦夫。
痾(ē):病。
深衷:內心深處的情感。
賡(gēng)者:唱和的人。
翕(xī)然:協調一致的樣子。
姿:姿態。
形:體現。
屬(zhǔ):恰逢。
絲與桐:指琴,古代琴多用桐木制成,弦用絲弦。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邢敦夫是北宋文人,與作者有交往。當時可能邢敦夫秋天生病臥床,寫下詩篇表達內心情感,作者和其他幾人進行唱和,此詩便是作者唱和之作,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文學交流活動。
這首詩主旨是贊賞邢敦夫的才情和眾人高雅的志趣。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意境高雅,展現了北宋文人的文學風貌和精神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文人之間的社交和創作活動。
雙林古名剎,婺女之烏傷。云出漢水白,云歸山氣黃。維昔傳大士,依山開道場。六時動天樂,草木生妙香。峰頭七佛塔,塔下雙神堂。堂中席久虛,猿鶴愁怨望。吾師霞外秀,六十須眉蒼。祝發石橋左,掛衣雙澗傍。小笠冒暑雨,輕袍帶晨霜。手持文部檄,腳踏龍河航。訪我玄津西,送之鐘山陽。是時五月朔,綠樹薰風涼。薝葡白勝云,菖蒲過人長。我留看歸去,遲回以彷徨。師行過越鄉,煩師一徜徉。鄉中多親友,念我幾回腸。為我少安慰,令我羈思忘。馬群有騏驥,羽族有鳳凰。覽德匪稱力,如火不用光。大士遲師久,勉哉宜自彊。
擬此過逢數,何期迅別愁。青山問庾嶺,滄海近韶州。猿狖聲堪聽,桄榔葉正稠。風煙易春暮,須及曲江樓。
天傾地軸坼,萬戶喪其宅。寒栗念災黎,度茲風雨夕。
古樹上危根,依天巧作門。云飛不在外,虎過定消魂。野客逢迎少,山僧出入尊。朋游坐不厭,葉落滿金樽。
湖光好,千島嵌珠璣。動蕩微波迎曉日,巍峨高閣沐斜暉。嵐翠染征衣。
東風吹濟水,零落百花陰。未遠乘龍事,空馀射雉心。薄寒憎簟入,明月鑒帷深。欲掩安仁涕,情來自不禁。
昨夜夢故人,對案相與坐。右為西安君,曾篤在其左。共話西安事,哭罷俯首臥。嗟我神明衰,夢境亦昏惰。明明西安君,濃須色不挫。卻謂是他人,扼腕嘆奇禍。無乃示佛諦,曰此非真我。水火及刀鋸,皆似空中過。我老心學荒,只有淚雨墮。何當語濰縣,謂是何因果。因果誰復識,思君涕重流。
湖光深處恣沉浮,未讓波間鷺與鷗。舊侶此時應羨汝,欲來相就苦無由。
中泠新水潑冰絲,瀉向宣州雪白瓷。念爾欲澆詩思苦,千山綠竹曉衙時。
前村后村溪水涸,大樹小樹梅花開。一雙野鶴避人去,四壁云山傍馬來。
一詔從天許賜環,江湖猶復覲龍顏。雖逢禮樂遵虞典,那得夔龍便可攀。
中園有嘉植,凌寒開一枝。粉香飄玉質,霜氣薄璚肌。豈愁冰雪妒,應負燕鶯期。彷佛唐昌觀,依稀后土祠。撫時驚節序,對酒念暌離。太息風塵際,看花慰所思。
翠岸紅燈寄語,要自江南看來。多景齊云樓下,當年使鹢招回。誰道地拘偪窄,須知天閟幽妍。一段丹青臺閣,何人淡掃松煙。
患難違鄉里,聊茲寄一抔。江山馀涕淚,雨露感春秋。宿草寒云重,封丘晚樹稠。昊天思罔極,南望遠松楸。
坐落西軒月,行看東嶺松。易教云作水,難信石成鐘。物理自衰變,人情時夏冬。是誰能免此,同上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