舶使王會溪太守趙見泰九日領客枉顧山中賦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韻十首 其九
匡廬詎云遠,日日望翠嵐。
黃花裛露掇,薄酒如飴甘。
迢迢想高遁,亹亹懷清談。
緬睇良有以,舊居在其南。
匡廬詎云遠,日日望翠嵐。
黃花裛露掇,薄酒如飴甘。
迢迢想高遁,亹亹懷清談。
緬睇良有以,舊居在其南。
廬山怎會說遠呢,我天天都望著那翠綠的山巒。帶著露珠采摘金黃的菊花,淡酒喝起來也如飴糖般甘甜。遙想那遠去隱居的高人,我不斷懷念著他們的清談。深情眺望確實是有原因的,我的舊居就在廬山的南邊。
匡廬:指廬山。
詎(jù):怎,豈。
翠嵐:山林中青色的霧氣,這里指翠綠的山巒。
黃花:指菊花。
裛(yì)露:帶著露水。
掇(duō):采摘。
飴(yí):飴糖。
迢迢:形容遙遠。
高遁:指隱居的高人。
亹亹(wěi):形容說話連續不倦。
緬睇(miǎn dì):遠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詩人可能處于一種閑適的狀態,或許在山中居住,受周圍山水環境的影響,又聯想到古代文人的隱逸生活,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悠遠,情感真摯,通過自然質樸的語言展現內心追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當時文人對隱逸文化的推崇。
瓶深貯心事,瓶曲狀佳人。聞道一傾倒,能銷百苦辛。酒疑滄海色,夜勝錦江春。未醉君宜去,紅裙恐見嗔。
山岫孤云意自閑,不妨王事似連環。解鞍盤礴忘歸去,碧澗修筠似故山。
朝來棠棣詠,恰與雁行期。海樹寒煙斷,江帆暮雨遲。昔人猶夢寐,吾道有塤篪。明發蘋洲上,應多訪古思。
誰將白玉累成巢,況復憑陵萬木梢。澗底衣冠人影月,眼中臺閣雉城郊。璿璣恍與辰居接,呼吸應能帝座交。首正可搔天可問,詩囊開盡試推敲。
龍蟠水底安于命,龍奮云間便自神?;蜍S或潛須早決,何須來往澗南濱。
登臨故故檢春工,小立蒼苔數落紅。院宇人歸春寂寂,秋千閒在月明中。
清曉遙遙祝紫宸,東風吹佩鶴隨身。尊前蓮蕊濃于舊,墻角梅花冷更新。畎畝寸心丹向日,塵涂雙眼白看人。閉門且續羅浮志,收得天南一洞春。
楊柳今無渚,芙蓉舊有園。請看蒿里地,即是樂游原。
我昔在閭里,燕居處中堂。兒女滿眼前,嬉戲羅酒漿。威命忽臨門,一物不得將?;仡櫶弥腥耍毴暝谖野?。舟行有蛟螭,夜宿畏虎狼。豈無平生交,鄙遠多遁藏。古藤底處所,敗驛無垣墻。急雨挾風雷,漏水夜沒床。竹屋聞號呼,老兵凍欲僵??ち耪l復顧,獨見李與黃。時時饋一臠,稍稍葺兩廊。生意春欲回,倒景照屋梁。散步得幽徑,讀書有明窗。仆夫浣我衣,鄰娃縫汝裳。晨庖鱸膾美,密室沉水香。文字可消憂,探索易老莊。我唱汝輒和,不知歲月長。葛洪隱岣嶁,蒼梧真帝鄉。汝歸固不惡,淹泊庸何傷。作詩送汝行,示汝鴻雁行。我少事遠游,出門如野鶴。藩籬脫雞群,乘風縱寥廓。一往四十年,平地起山岳。世緣真夢幻,電過不可捉。南來幾萬里,顧笑恍如昨。昔如云釋嶠,今若龜脫殼。朅來容江上,風物喜淳樸。豈無鄉土戀,浮念起即覺。汝歸暫歡顏,所念路悠邈。朝行避煙瘴,夜宿傍城郭。剩誇魚米賤,勿說風土惡。嚬送與笑迎,但可付一噱。
作室曾聞厥父基,肯堂肯構有佳兒。百年家事貽謀遠,面回江山入畫奇。蘭玉榮春香滿滿,荊花寵日晝遲遲。門閭更效于公筑,駟馬高車可預期。
從來清操如冰雪,一旦南遷眾共嗟。謝卻壺觴飽餐飯,平安常遣報京華。
武姥樓閤山之巔,數家茆屋依山前。棲巖白云晴冉冉,繞林碧筱寒娟娟。仙子索詩請題壁,樵叟煮茶呼引泉。憑高騁懷極幽賞,使君佳句令人傳。
舟浮香溪來,是我餐霞友。小女采荼蘼,已泛長春酒。
晨光照麥畿,平野度春翚。避鷹時聳角,妒壟或斜飛。少年從遠役,有恨意多違。不如隨蕩子,羅袂拂臣衣。
愛君兩手色,白于手中玉。第深無諍義,麈尾何必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