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戊戍六月朔奉命冊封琉球述懷三首 其二
去家逾一紀,有母嗟尸饔。
微名雖獲忝,祿薄仍固窮。
侍養曰有季,顧我如飄蓬。
玄發恐日霜,倚門望屢安。
七十古云稀,茲秋欣已逢。
膝下闕親拜,頌況徒為恭。
聞命蹶焉起,問驛江之東。
我家官河壖,水郵當此從。
省覲始一遂,長跽獻泥封。
王程幸非迫,且復樂融融。
去家逾一紀,有母嗟尸饔。
微名雖獲忝,祿薄仍固窮。
侍養曰有季,顧我如飄蓬。
玄發恐日霜,倚門望屢安。
七十古云稀,茲秋欣已逢。
膝下闕親拜,頌況徒為恭。
聞命蹶焉起,問驛江之東。
我家官河壖,水郵當此從。
省覲始一遂,長跽獻泥封。
王程幸非迫,且復樂融融。
離開家鄉超過十二年了,可嘆母親還得自己做飯。我雖有幸獲得了一點虛名,但俸祿微薄依舊窮困。本說有弟弟侍奉母親,可我卻像飄蓬一樣漂泊在外。我擔心自己的頭發很快變白,母親常常倚著門盼我平安。人說七十古來稀,今年秋天母親正好到了這個年紀。我卻不能在她膝下親自拜賀,只能空有恭敬之詞。接到任命我立刻起身,前往江東驛站。我家就在官河岸邊,水路郵驛正經過那里。我終于能去探望母親了,長跪獻上朝廷的封誥。幸好王命行程不緊迫,我能和母親共享天倫之樂。
逾一紀:超過十二年。一紀為十二年。
尸饔:指自己做飯,這里表示母親無人侍奉。
忝:有愧于,常用作謙辭。
固窮:安于窮困。
季:指弟弟。
玄發:黑發。
倚門:出自“倚門而望”,形容父母盼望子女歸來的殷切心情。
闕:缺少。
蹶焉起:急忙起身。
驛:驛站。
壖:河邊的空地。
水郵:水路郵驛。
省覲:探望父母。
跽:長跪。
泥封:古代緘封詔書用泥,后泛指詔書。
王程:為王事奔走的行程。
康熙戊戍年(1718 年)六月初一,詩人奉命冊封琉球。在接到任命后,想到自己離家多年未能盡孝,而母親已到七十高齡,恰逢此次行程能順道回家探望,有感而發寫下此詩。當時社會相對穩定,詩人面臨王命在身與盡孝之間的復雜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母親的愧疚與牽掛,以及能短暫盡孝的欣慰。其特點是情感真摯,以平實語言打動人心。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在忠孝之間的情感糾葛。
二陵恭婦道,六寢盛皇情。禮遜生前貴,恩追歿后榮。 幼王親捧土,愛女復邊塋。東望長如在,誰云向玉京。 后庭攀畫柳,上陌咽清笳。命婦羞蘋葉,都人插柰花。 壽宮星月異,仙路往來賒。縱有迎仙術,終悲隔絳紗。
坐看倒影浸天河,風過欄桿水不波。 想見夜深人散后,滿湖螢火比星多。
名儒開濟自天秋,籌筆勤勞苦未休。 陵墓永照昭烈帝,祠堂偏屬武鄉侯。 錦城蔥郁遺蹤遍,青史推崇正統留。 一代朝廷雖小小,君臣氣象近虞周。
白云升遠岫,搖曳入晴空。 乘化隨舒卷,無心任始終。 欲銷仍帶日,將斷更因風。 勢薄飛難定,天高色易窮。 影收元氣表,光滅太虛中。 倘若從龍去,還施濟物功。
明月雙溪水,清風八詠樓。昔年為客處,今日送君游。
初第華嚴會,王家少長行。到宮龍節駐,禮塔雁行成。 蓮界千峰靜,梅天一雨清。禪庭未可戀,圣主寄蒼生。
沛艾如龍馬,來從上苑中。棣華恩見賜,伯舅禮仍崇。 鏡點黃金眼,花開白雪騣.性柔君子德,足逸大王風。 色照鳴珂靜,聲連噴玉雄。食場恩未盡,過隙命旋終。 練影依云沒,銀鞍向月空。仍聞樂府唱,猶念代勞功。
海仙憐憨凝,相嬉幻蓬島。 池縣孤影直,云增危勢好。 鶴盤意欲下,樹滋色難老。 春風慎披拂,勿僑生凡草。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飛霰紛紛集,西風冷趁人。漫天云似玉,匝地樹成銀。
皎潔應無匹,飄揚莫療貧。不騎驢子背,詩思亦清新。
烽煙猶未盡,年鬢暗相催。輕敵心空在,彎弓手不開。 馬依秋草病,柳傍故營摧。唯有酬恩客,時聽說劍來。
籬外涓涓澗水流,槿花半點夕陽收。 欲題名字知相訪,又恐芭蕉不奈秋。
金錢贖得免刀痕,聞道禽魚亦感恩。 好去長江千萬里,不須辛苦上龍門。
天地有英氣,鍾秀在人間。流虹甫近華旦,維岳預生賢。千載明良會遇,三世勛庸忠烈,誰得似家傳。高論排風俗,抗志遏狂瀾。記年時,胡塵外,擁朱幡。洪樞紫府功業,指日復青氈。拭目泥封飛下,趁取梅花消息,去去簉朝班。骨相元不老,何必頌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