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為建陽令遣小吏王堪為西山翁之役翁留之仙游山房招鶴亭之上令抄道書久之若有所悟棄家不歸后六七年訪余田間敝裘跣足真為道人矣自言欲謁翁于桐城作五詩送之 其五
或盤碧漢唳清宵,
幾載山中伴寂寥。
今日鶴來翁已出,
他年卻恐費翁招。
或盤碧漢唳清宵,
幾載山中伴寂寥。
今日鶴來翁已出,
他年卻恐費翁招。
仙鶴有時在碧霄間盤旋,在清夜中鳴叫,多年來在山中陪伴著寂寥。如今仙鶴飛來,可老翁已經離去,日后恐怕還得勞煩老翁去招它回來。
盤:盤旋。
碧漢:碧霄,青天。
唳:鶴鳴。
清宵:清夜。
寂寥:寂靜,空曠。
作者曾任建陽令,小吏王堪為西山翁做事后有所悟棄家為道,六七年后來訪作者,作者得知其要去桐城謁見西山翁,便作此詩相送。此詩創作于王堪來訪期間,當時作者感慨于王堪的經歷以及人事的變化。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人事變遷。以鶴和翁的關系變化為線索,突出世事無常。在文學上,它以質樸的語言表達深沉情感,有一定的感染力。
白露濕螀聲,枯葉悲自和。蘭膏凍不發,三星漸沈河。里中多輕薄,昏醉相經過。兩意既非當,雖歡其奈何。亮無同衾愿,閉戶斂雙蛾。
彈琴如賦詩,聲聲出心曲。心泰聲和平,心愁聲迫促。迫促彈來意未安,無弦還得一盤桓。若教再把柔弦續,菊也飄零酒也寒。
霜節亭亭直,凌云發采章。春風和煦日,親見鳳鳴陽。
舊聞南華仙,作吏漆園里。應悟見割憂,嗒然空隱幾。
松房碧云里,云壑晝凄凄。山翠席間落,雨花檐外低。清鐘疏古木,香澗拂晴霓。晚步泉亭月,分明到虎溪。
薜荔本無根,似妾委君身。在地為地錦,在石為石鱗。
懸車致仕倏三年,哀訃聞時倍愴然。學行固知當世重,治功有待史臣編。退齋寂寂寒秋雨,宰木蕭蕭鎖暮煙。令子詞華追六一,表阡定見筆如椽。
雕蟲篆刻鬼神驚,混跡何年隱姓名。不是司空稱博物,誰知龍劍在豐城。
一點君山水上漚,洞庭西望隔湘甌。岳陽久擬同攜手,佇看乾坤月夜浮。
玉骨冰肌拂曉寒,九霄環佩尚珊珊。天孫不染凡間土,故織輕紗掩素顏。
樣子方愁背魯儒,更從何地覓真模。茅居忽警徽州句,行李如催范蠡湖。吾道本來兼禮用,異端終是入虛無。腳頭到處皆堪樂,旋把羅浮視峴都。
團扇經秋似敗荷,丹青彷佛舊松蘿。一時用舍非吾事,舉世炎時奈爾何。
春皇游騎玉垂鞭,珠捲揚州十里簾。一笑詩成休浪舉,花如西子句無鹽。盈枝點綴雪花鮮,環映清流分外妍。應是東君歸騎速,不如墜下玉絲鞭。苔徑斜通砌竹鞭,素光交映入湘簾。若教謝女庭前種,不道空中雪似鹽。
驟雨新秋晚,微晴墟落間。悠然抱藜杖,率爾倚柴關。空壑才容水,流云故滿山。遙知城市里,應羨此身閑。
朝陽發東隅,群動借其光。流影忽西頹,萬象亦含章。誰云涼熱變,遷代固所常。爾日平沙堤,今來禾黍場。鳥雀戀故枝,車馬依他墻。要知親者短,不及疏者長。邈矣任生操,咄哉魏其傷。誓紉幽蘭佩,雅誼疇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