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晝三照
邊草初枯獵馬肥,
甲光照日散金微。
健兒羌笛三聲晚,
射虎歸來雪滿衣。
邊草初枯獵馬肥,
甲光照日散金微。
健兒羌笛三聲晚,
射虎歸來雪滿衣。
邊塞的野草剛剛枯萎,狩獵的馬匹正肥壯,戰士們的鎧甲在陽光照耀下,光芒散射到金微山。傍晚時分,健兒們吹響三聲羌笛,他們射虎歸來,雪花落滿了衣裳。
邊草:邊塞的野草。
獵馬:狩獵的馬。
甲光:鎧甲的光芒。
金微:山名,即阿爾泰山。
羌笛:古代羌族的一種樂器。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可以推測,創作于詩人在邊塞之時。當時邊塞生活充滿了征戰、狩獵等活動,詩人通過此詩描繪了邊塞戰士的生活場景。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邊塞戰士的生活與風采。其特點是畫面感強,生動描繪了邊塞風光和戰士的英勇。在文學史上豐富了邊塞詩的內容,展現了獨特的邊塞風情。
忠孝何曾盡一分。年來姜被減奇溫。眼中犀角非耶是,身后牛衣怨亦恩。
泡露事,水云身。枉拋心力作詞人。可哀惟有人間世,不結他生未了因。
野興憐詩逸,春酲要酒扶。
登臨同俊哲,笑傲不羈孤。
日落金霞卷,江翻雪浪鋪。
閩山又寒食,何日到東吳。
月色透窗寒,一夜素衾霜濕。
無寐起來搔首,正參橫人寂。
此心重省已回腸,何況是行役。
欲棄利名歸去,奈楚天云隔。
相公提筆福蒼生,
印得當年命術精。
鈞翰珍藏塞翁馬,
六丁嚴護不容驚。
江冷水溶溶,群山紫翠重。
村孤茆屋小,樹隱白云濃。
野渡橫歸棹,深林起梵鐘。
天涯塵跡久,何處覓仙蹤。
汗漫真成不系舟,連檣還裹片帆頭。
遠瞻沙馬磯邊石,近眺澄臺海上樓。
云日有情隨我住,鯤鮞未辨悔空游。
劇憐春瘴迷人目,清夢何從覓九州。
我住秣陵西。西鳥秋啼。也無墨客對揮犀。何處尋秋何處醉,小妹青溪。
寒菜兩三畦。花不成畦。折歸燈下伴凄迷。忽憶青門人縞袂,淡墨曾題。
澄江回抱古城斜,一片煙云接永嘉。
為愛好山聊駐足,偶依高樹便成家。
湖光瀲滟侵行笈,竹影參差帶落花。
聞道故人將卜隱,短衣雙挽鹿門車。
相期白首憶交歡,更憶綈袍范叔寒。
錐土止存新馬鬣,穗帷空設舊儒冠。
百年同穴一壞易,四壁啼饑數口難。
尚喜有歸非我殯,西州清淚不須彈。
蒼龍挾山雷劈石,溪濤怒卷風雨泣。
寺門偃仰不計年,奇氣聳身作鬼立。
樅身檜葉成空腔,黛色參天更奇特。
空山臥干蛟螭僵,白晝攫人牙爪黑。
古來大材本非易,傳以飛來知未必。
文章暴露遭斧斤,神物憑依降精魄。
嘻嘻出出驚宋火,附會蠻君與鬼伯。
愚民喜作不稽談,請官鎮以祝融宅。
我來但傷梁棟失,載酒時時吊遺跡。
只今鹿苑亦荒涼,夕照鴉啼勸歸客。
襄陽司馬蜀文翁,又挾昆吾到粵東。
設醴每令人飲泣,分題多與客臨風。
心懸作月虛常白,氣蔚為霞晚更紅。
欲托微詞邀皓首,壯夫從古薄雕蟲。
青帝才臨,雨似調酥,風似剪刀。看乍寒乍暖,催歸柳線,半明半暗,染就芳郊。云約晴峰,煙酣遠岫,同倩天工淺淡描。無人處,早蒼苔一片,又上紅橋。
魂銷。春水迢迢。歸未得、王孫路更遙。恨多情飛夢,西樓憶遠,無端送別,南浦停橈。小院池塘,曲欄幽砌,一著東風別樣嬌。凝眸望、惟孤山松柏,不受寒凋。
元年正月又王春,四海人稱小圣人。
巳報岐山鳴彩鳳,更傳關內出麒麟。
大明十帝轉神明,天意分明賜太平。
紫蓋復從嘉靖始,黃河先為圣人清。
海內標元禮,毫端跨子長。
學如開武庫,材可壯明堂。
憂患雙蓬鬢,功名一郡章。
汗青須好傳,公死未應亡。
萬壽古峰下,春水碧如油。滄茫萬頃冰鑒,出沒有沙鷗。曾沸當年簫鼓,又冷而今煙水,無語閱銅牛。春色渾閑卻,禁柳也含愁。
蕩畫舫,碾菰葉,泛中流。八方亭下,波冷十七孔橋頭。似練西山凝黛,如袋長堤橫翠,錯認在杭州。湖上好風景,何事此時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