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弦齋
徽金軫玉七弦存,
流水音中政事分。
直自武城曾聽后,
至今方始得重聞。
徽金軫玉七弦存,
流水音中政事分。
直自武城曾聽后,
至今方始得重聞。
琴身裝飾精美,七條琴弦完好存在,在如流水般的琴音中處理政務。自從在武城聽過這樣的琴音后,到如今才又再次聽聞。
徽金軫玉:琴身裝飾精美,徽是琴徽,軫是琴軫。七弦:指七弦琴。流水音:琴音如流水,《列子·湯問》有伯牙鼓琴“志在流水”的典故。武城:地名,《論語》中記載孔子弟子子游為武城宰,以禮樂為教,孔子至武城聞弦歌之聲。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身處一個能聽到高雅琴音的環境,且聯想到古代禮樂教化的傳統。當時社會或許重視文化藝術,詩人在琴音與政務的交融中有所感觸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贊美高雅琴音和禮樂教化。其突出特點是用典巧妙,將琴音與政務結合,展現出獨特視角。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文人對傳統文化的重視。
白玉蟠螭小篆文,姓名識得衛將軍。衛將軍,今何在,白草茫茫古時塞。將軍功業漢山河,江南陸郎古意多。
聞說東歸欲問舟,清游方此復離憂。卻看陰雨相淹滯,莫道山靈獨苦留。薜荔巖高兼得月,桂花香滿正宜秋。煙霞到手休輕擲,塵土驅人易白頭。
鴻濛氣接泬?天,夷獠爭迎漢使船。駭浪千重行處雪,齊州九點望中煙。神游太乙仙藜外,身在靈生海市邊。玉署詞華君獨步,聲名知不愧盧前。
戰國紛紛似亂麻,釣絲誰記舊秾華。召南禮樂棲何許,故莒城中太史家。
凍云垂野,乍乾坤慘淡,冰花飛落。卷地朔風寒徹骨,且把貂裘重著。美酒千鐘,清歌一曲,未用傷飄泊。君看席上,玉人嬌勝花萼。自笑老矣元龍,黃塵兩鬢,鏡里今非昨。不愿腰間懸斗印,不愿身騎黃鶴。非俗非仙,半醒半醉,只恐人猜卻。鐘期安在,為誰重理弦索。
我貧受寒欺,帖帖為不出。積雨遠市聲,幽居近芳物。時禽過我柳,清喙動鳴瑟。客去門復扃,低參映林沒。
頻年走離亂,忙苦落落景。浮家去復還,生理紛不整。有身著無處,遇事到輒屏。冥然如醉心,閱歲良未醒。披衣坐愁夜,月露共清永。緬懷顏段流,抱義心炯炯。臨危快先登,疾甚涉夷境。全生豈不樂,王事有綱領。嗟今肉食謀,捕賊如捕影。王師苦摧傷,敵騎困馳騁。朝廷信多賢,一死誰敢請。不知覆轍改,安敢傾夏拯。歸休及秋風,墓槚痛瞻省。念茲家國遙,有淚漲清潁。黃巾蔽行路,關戶晝猶警。何當收戈鋋,禁暴但制梃。林泉倘可卜,名字忌丹柄。
夷、齊恥周粟,高歌誦虞軒。產、祿彼何人,能致綺與園。古來避世士,死灰或馀煙。末路益可羞,朱墨手自研。淵明初亦仕,弦歌本誠言。不樂乃徑歸,視世羞獨賢。
春風吹到深深院。添個人針線。莫言生女不妒兒。□□二郎不做、有門楣。一家姊妹盈盈地。兄弟同歡喜。彩絲從此不須添。看取碧紗帳內、有人牽。
一官銅墨付疏頑,歲好人和偶未瘝。東畝黃云穈芑臥,北扉青草纆徽閒。鵠亭夜覺冤氛靜,蠅筆晨驚霈澤頒。倪耄歡謠歸帝力,風人溢美但赪顏。
驅車出郭門,四顧心茫茫。玄蟬不知愁,十百號枯桑。東北有故宮,云是許旌陽。旌陽昔仙去,雞犬亦隨翔。云何誇毗子,乾沒走康莊。徂年不可挽,綠發忽已蒼。我欲拂衣垢,駐景吸晨光。駕言從朱陵,荒兮其未央。
莽秋懷無際,又孤艇,石頭城。看風獵牙旌,霜沈朔吹,蕭颯堪驚。鷗群。亂翻雪羽,掠寒濤、歡舞逐船行。故國周遭山色,新塘日夜潮聲。殘兵。劍底撫余生。往事感東征。念磊落勛名,循環劫燒,天意難憑。驚魂。畏唯鼙鼓,任千疇、衰草罷春耕。極目荒荒波路,一丸海月孤明。
愁云漠漠草離離,太乙句陳處處疑。薄暮毀垣春雨里,殘花猶發萬年枝。
蚤晏逢人問,荒村店亦稀。竹輿穿雨過,沙鳥帶云飛。野渡疑無樹,春山盡有薇。不緣詩是伴,誰與倚荊扉。
去縣離百日,思鄉隔萬山。民心應久望,月色自長閒。江隱蛟螭窟,天開虎豹關。姮娥如有意,清影照蒼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