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行
春明門外酒樓高,
稱體新裁蜀錦袍。
花里一聲歌《子夜》,
當筵脫與鄭櫻桃。
春明門外酒樓高,
稱體新裁蜀錦袍。
花里一聲歌《子夜》,
當筵脫與鄭櫻桃。
春明門外的酒樓高聳入云,公子身著剛裁剪好、合身的蜀錦袍。花叢中傳來一聲《子夜歌》,公子在筵席上當即脫下錦袍送給了鄭櫻桃。
春明門:唐都長安東面三門之中門。
稱體:合身。蜀錦袍:用蜀地所產的錦緞制成的袍子,非常名貴。
《子夜》:即《子夜歌》,是樂府吳聲歌曲名。
鄭櫻桃:十六國后趙皇帝石虎的寵姬,這里泛指歌女。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唐代社會經濟繁榮,一些貴族子弟生活奢靡。詩人可能是目睹了公子們這種驕奢淫逸的生活,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批判貴族公子的奢靡生活。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具體行為描寫展現人物形象,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社會部分人的生活狀態,有一定的社會批判意義。
維此十月,歲聿云暮。惟月之良,是謂盈數。
陰極于坎,陽比于子。陰陽消長,否泰攸寓。
亶生哲人,盛世基柱。文章機略,冊府武庫。
承明厭居,雄藩外護。吏畏民愛,頌聲載路。
劉兄胸次參元化,不發為文發為畫。
心工入妙手通神,聲名直與僧繇亞。
月宮拔得玉兔毫,縛成篆筆铦如刀。
紛然萬有類形役,竹梅兩品方清高。
打一撇,籊為寒筠灑為葉。
高低濃淡總相宜,不問風煙和雨雪。
再一掃,清作疏花瘦作枝。
向背斜陽俱造妙,任從籬落與垣池。
君不見劉夢梁畫梅不畫竹,一枕清風長不足。
又不見文與可畫竹不畫梅,千樹江頭空自開。
爭如作者多精藝,庾嶺渭川俱著意。
夢梁同姓表同文,卻把信來更與字。
曾讀楊詩識懶云,只今云悅即云孫。
龍無怒色常歸匣,鶴有懽顏獨守門。
春態樂尋吟客伴,心閑喜共野人言。
要知出岫晴方好,樓外蒙蒙煙雨昏。
未了煙霞痼,來從大滌游。
一區藏世界,九鎖閟林丘。
寒翠霏霏起,春波慢慢流。
人間空岱岳,海上謾瀛洲。
隠跡悲猿鶴,祥光射斗牛。
有人相領略,何地不夷猶。
好景行行得,遺蹤細細搜。
山根云欲滃,石罅鳳仍留。
琴瑟聽泉奏,珠璣看瀑流。
山靈應有識,鄙句含包羞。
逸興那能已,奇觀謾此酬。
會須尋石室,相繼筑菟裘。
鳥語知春晨,晨起行阡陌。
雨晴氣已變,崖澗嵐猶積。
雜花林際明,新水田中白。
時逢耦耕人,問我將何適。
煙翠飽青實,雨紅黏綠苔。
楊花隨夢去,鶑語喚愁來。
吟事春三月,風光酒一杯。
芳心久消歇,已作蕙爐灰。
預作重陽半日游,行廚望客屬鰲頭。
樽前綠橘當時果,嶺下清泉徹夜流。
新竹未斑秋正好,晚禾才熟歲仍收。
使君須盡登臨興,行捧天書未許留。
涉江采芙蓉,欲采寄所思。
所思今何在,望斷天一涯。
將花照秋水,秋水清且漪。
行樂不得再,日暮空凄悲。
頭角嶄嶄露,江南四月時。
定應孤竹子,未脫老萊衣。
怒長搘苔石,旁行過棘籬。
不來能幾日,漸學翠鸞飛。
匹馬揚州路,香開幾樹花。
春光無揀擇,淮地亦繁華。
日沸長江水,風昏古戰沙。
爭雄舊時事,君去莫思家。
民力久已竭,天乎不見憐。
三年兩遭水,十室九無煙。
田沒官征賦,家貧子賣錢。
秋風江上路,忽見渡江船。
一上十余里,攜筇始可尋。
山形三面合,林影四邊深。
壁暗苔爭長,階荒草亂侵。
憑高獨覽處,煙靄滿衣襟。
江淮幼女別鄉閭,好似明妃遠嫁無。
默默一心歸故國,區區千里逐狂夫。
慵拈簫管吹羌曲,懶系羅裙舞鷓鴣。
多少眼前悲泣事,不如花柳舊江都。
高槐墮疏花,梁燕感時節。
神飚駕輕翮,行計夙已決。
飛鳴繞前簷,似與主人別。
烏衣隔海云,去去避霜雪。
故壘尚未歸,相期杏花月。
一年芳信雨消磨,負此吟懷奈若何。
倚檻忽驚新綠暗,掃軒更惜落紅多。
春歸惟有時禽覺,睡足從渠日影蹉。
閑里工夫閑受用,惜無閑客肯相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