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楚人李子鵠寄閻古古先生
千秋身在固非輕,肯任他年青史評。
空想《大風》歌沛邑,只馀落日吊彭城。
巢由豈尚高人節,楚漢徒成孺子名。
寄謝北山猿鶴侶,不煩泉畔滌塵纓。
千秋身在固非輕,肯任他年青史評。
空想《大風》歌沛邑,只馀落日吊彭城。
巢由豈尚高人節,楚漢徒成孺子名。
寄謝北山猿鶴侶,不煩泉畔滌塵纓。
能在歷史長河中留存自身本就并非小事,怎肯任由后人在青史中隨意評說。空自想象著劉邦在沛邑高唱《大風歌》的豪邁,如今卻只剩下落日余暉憑吊彭城的滄桑。巢父、許由難道真崇尚高人的氣節?楚漢之爭也不過白白成就了小兒之名。寄語北山那些猿鶴伙伴,不必在泉邊為我洗滌塵世的冠纓。
千秋:指歷史、時間長河。
《大風》:指劉邦的《大風歌》,劉邦平定英布叛亂后回到故鄉沛邑,作此歌。
沛邑:劉邦故鄉,今江蘇沛縣。
彭城:今江蘇徐州,楚漢時期重要戰場。
巢由:巢父和許由,古代著名隱士。
孺子名:這里暗指楚漢之爭中各方勢力雖爭斗激烈,卻也只是留下一些虛名。
北山猿鶴侶:用孔稚珪《北山移文》中北山猿鶴等意象,代指隱居山林的伙伴。
滌塵纓:用“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之意,指洗凈塵世的煩惱。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與當時朝代更迭、社會動蕩有關。詩人或許有感于歷史的變遷和個人在歷史中的地位,對歷史評判有自己的思考,同時也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一種態度。具體創作時間和更詳細背景因資料有限難以確切知曉。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歷史和人生的思考,感慨歷史興衰無常,看淡塵世虛名。其特點是用典豐富,意境深沉。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在時代變遷中的思想情感。
把酒臨風瑞露傾,瓊漿何用謁云英。
卷簾雨腳銀絲掛,倚杖江頭綠漲生。
嶺海一涼蘇暑病,山林千籟試秋聲。
茲游奇絕忘羈宦,慚愧煙中短棹橫。
江紋圓復破,樹色昏還明。
連灘竹節稠,洶怒奔夷陵。
石磯鐵色頑,相望如奸朋。
踞岸意不佳,當流勢尤獰。
山回水若盡,但見青竛竮。
慘慘疑鬼寰,幽幽無人聲。
顛沛安危機,艱難古今情。
俯窺得目眩,卻立恐神驚。
白云冒巖扉,下維玉虛庭。
神仙坐閱世,應笑行人行。
歲寒人墐戶,霜重獨登舟。
弱櫓搖孤夢,疎篷蓋百憂。
但吟今不樂,豈計幾宜休。
慚愧沙湖月,年年照薄游。
植德千章茂,硎材百煉剛。
事功才止此,物理故難量。
鴈序云天遠,蘭階雨露芳。
公無憾身后,人自惜堂堂。
維帝有下都,作鎮此南國。
孤撐紫玉樓,橫絕太霄碧。
晶熒砂竇紅,夭矯泉紳白。
晴云無盡藏,竟日裊幽石。
諸峰三十五,離立侍傍側。
會稽眇小哉,請議職方籍。
碧葦無思連天生,青山有情終日橫。
風聲洶怒木朝拔,川氣流光珠夜明。
誰能坐守白頭浪,我欲往騎金背鯨。
俛仰之間撫四海,可憐步步愁江程。
翰墨門闌正巋然,故應婉娩亦儒先。
與聞古學三千禮,能誦家書四百篇。
卜協媯姜占永世,夢呼辰巳讖凋年。
班姬合有遺文在,后日從容訪孟堅。
天涯逢我病,秋晚送君忙。
感慨交情厚,留連別恨長。
賓筵猶雪觀,客路已云莊。
搖落郴江路,應須憶醉鄉。
純孝當年有護持,赤眉那敢近姜詩。
眼看庭玉成名后,身及堂萱未老時。
湖海青鞵驚斷夢,風霜丹旐掛新悲。
尊前五客今誰在,愁絕廬山十段奇。
豐隆坎坎夜伐鼓,靈湫老龍撇波舞。
褰云掣電上清空,倒卷天潢作飛雨。
向來炎官作夏旱,萬里彤霞烘玉宇。
豈惟牛馬困蚊蝱,垅上行人口生土。
我從雪浪葉舟來,不謂山城熱如許。
天公知我愁欲病,施與一涼蘇逆旅。
稍聞水繞屋除鳴,不覺星從云罅吐。
千山濯濯浄鬟髻,缺月娟娟炯眉嫵。
浮生此景萬事足,但欠清歌對芳醑。
天上秋期正多事,趣駕星橋跨銀渚。
人間四者自難并,莫妒黃姑迎織女。
老父田荒秋雨里,舊時高岸今江水。傭耕猶自抱長饑,的知無力輸租米。
自從鄉官新上來,黃紙放盡白紙催。賣衣得錢都納卻,病骨雖寒聊免縛。
去年衣盡到家口,大女臨岐兩分首。今年次女已行媒,亦復驅將換升斗。
室中更有第三女,明年不怕催租苦。
漿家饋食槿為藩,酒市停驂竹廡門。
紅樹亭亭棲晚照,黃茅杳杳被高原。
飲溪有跡於菟過,掠草如飛樸渥翻。
車軌如溝平地少,飽帆天鏡憶江村。
舍舟從陸更間關,徑仄仍荒亦未干。
棘刺近人牢閉眼,泥涂兀馬緊扶鞍。
茶山盜藪路程惡,麥垅人家懷抱寬。
擔仆輿夫盡劬瘁,病翁那得更加餐。
示我新詩卷,知君遯俗情。
安流視巫峽,灰劫笑昆明。
徽外夜弦語,甕頭春蟻生。
藍橋即仙窟,何況有云英。
我從清湘發源來,直送湘流入營水。
故人亭前合江處,暮夜檣竿矗沙尾。
卻從湘口望湘南,城郭山川恍難紀。
萬壑千巖詩不徧,惟有蒼苔痕屐齒。
三年瘴霧亦奇絕,浮世登臨如此幾。
湖南山色夾江來,無復瑤??插天起。
坡陀狠石蹲清漲,澹蕩光風浮白芷。
騷人魂散若為招,傷心極目春千里。
我亦江南轉蓬客,白鳥愁煙思故壘。
遠游雖好不如歸,一聲??鴂花如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