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金塔寺十四首
前年駐蹕峰,去年文殊寺。到處名且過,由來無定止。渴不過一瓢,饑不過簞食。為生已有馀,樂哉顏氏子。
居山不在高,但自遠城市。城市非江河,日日波濤起。
亦是前朝寺,寺毀空浮圖。嵯峨插霄漢,寂寞守山隅。老僧見再拜,持斧斫枯株。曲直任天然,自手搆茆廬。四壁堅且厚,一徑不崎嶇。筑灶近古井,支床疊破書。掃葉燒不盡,拾粟食有馀。明月造其堂,猛虎伏其閭。山前清淺流,可以濯我軀。
二月三月間,帶雪長山蔬。山蔬有后先,眾類同一區。青紫各異色,甘苦味亦殊。知名僅八九,不復辨其馀。山中無毒性,但食心無虞。
四月五月間,畦蔬摘有馀。口腹亦何厭,貪得無賢愚。言采岸邊菌,兼采水中蒲。菌味既已別,蒲根更復殊。嶺南金竹筍,恍惚可與俱。十年憶鄉土,口嚼心躊躇。
六月到七月,田中瓜已熟。或如團白雪,或如削青玉。白者既純酣,青者更芳馥。盈筐復盈盤,行路亦飽足。中原莫與京,茲惟塞外獨。摘小莫摘大,大者棄道曲。爾徒侈外觀,人早鑒其腹。
八月摘山梨,九月摘山菊。菊芳可代飧,梨酸可克腹。軟棗紫葡萄,牽蔓亦簇簇。莫取獻王公,聊可綴幽谷。
十月草木盡,孤松風蕭蕭。托根大壑中,爭期干云霄。羅岳鮮舊干,鐘山恣狂燒。胡為深雪間,蒼然自高標。本非舟楫具,無煩雨露澆。造物信偶遺,誰能矜后凋。放情規矩外,寢臥任逍遙。非圖保天年,不材甘寂寥。寧特顧者希,詬厲乃獨饒。貞介乃其性,敢曰淩寒飆。珍重匠石流,毋使斧斤勞。
掘地得塔鈴,搖之音寂然。細想隆平日,眾鈴競高懸。但借微風力,聲響遠近傳。鈴去聲亦盡,銷沉在何年。此雖蒙塵土,乃復睹青天。靜默信可久,舌存安能全。
山下多荒土,開墾已三年。種麥多不收,種稻乃得全。種豆復種粟,種麻兼種棉。以此為生活,終歲钁頭邊。耕田博飯食,茲語古所傳。
一僧腰背曲,見予多笑顏。少小絕世味,中歲歷苦艱。一從戈甲興,展轉島嶼間。來此十載馀,不復問人寰。日日荷鋤出,日日負薪還。自言用力慣,一生不敢閒。令我聞斯言,惕然愧素餐。
一僧尚年少,胡為耽幽寂。結屋在高層,蕭然徒四壁。寒至尚開窗,狂飆吹幾席。仰眺遠山明,俯視近溪直。時來共話言,庶可慰朝夕。
人盡稱金塔,塔亦有虛名。以此得實禍,殘毀無完形。吁嗟復吁嗟,三匝涕淚零。
安居金塔寺,高吟金塔篇。主人情繾綣,老病意留連。今冬又且過,不敢擬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