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孫耕山
梅落癡風寒赑屃,海雁驚春動歸思。
蹇驢石磴空踟躕,黃犢青山勞夢寐。
千載休疑漱石訛,幾人堪說種瓜事。
南州高士不可攀,俗吏空餐抱深愧。
梅落癡風寒赑屃,海雁驚春動歸思。
蹇驢石磴空踟躕,黃犢青山勞夢寐。
千載休疑漱石訛,幾人堪說種瓜事。
南州高士不可攀,俗吏空餐抱深愧。
梅花飄落,癡寒的風如同赑屃般強勁,海上的大雁感知到春天,引發了歸鄉的情思。騎著蹇驢在石磴上徘徊不前,黃牛和青山常常出現在夢中。不要懷疑千年以來漱石的傳說有誤,又有幾人能真正像邵平那樣去說種瓜之事。南方的高士難以企及,我這俗吏白吃飯深感慚愧。
赑屃(bì xì):傳說中像龜的動物,這里形容風強勁。
蹇驢:跛腳的驢子。
漱石訛:可能指一種傳說或典故,具體需結合更多背景。
種瓜事:指秦東陵侯邵平在秦亡后種瓜之事。
南州高士:泛指南方品德高尚的人。
俗吏:作者自謙之詞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或動蕩的過渡階段,詩人看到春天景象,聯想到自己的仕途和人生,對高士的生活產生向往,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歸鄉和高潔生活的向往,以及對自身現狀的反思。其特點是意象豐富、用典巧妙,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情感和文學素養。
毛公忻奉檄,詎是為專城。典郡懷明牧,分曹本碩卿。冰壺預為政,風月餞將行。千里蒙恩澤,一樽何厭傾。
渾然風氣在丘園,陽抱山前白板門。得得鋤頭三寸澤,悠悠葛藟百年根。旌旃不用來天使,軒冕難辭出子孫。還記三粳兼七秫,壽鄉無日不開尊。
繡戶朱簾有路歧,別時嫌早到嫌遲。主家只解憐毛羽,涴盡雕梁不自知。
要分離,除非天做了地;要分離,除非東做了西;要分離,除非官做了吏。你要分時分不得我,我要離時離不得你;就死在黃泉也,做不得分離鬼。
福地渾無案牘塵,黃堂清靜控江津。仙凡只隔門前水,僚吏常如物外人。衙鼓晴敲琪樹曉,戟香暖透碧桃春。政平訟簡恩波遠,勝讀黃庭禮玉晨。
秋漲平堤怯過橋,臥波官柳草蕭蕭。月明更覺煙波闊,近海河通早晚潮。
龍君所幽潛,嵌空若眢井。投石風轉雷,股栗怯深迥。僮奴夸捷走,嘯呼已絕頂。升高只自危,聊復罷吾興。
一痕初見海門生,頃刻長驅作怒聲。萬馬笑圍天鼓碎,六鰲翻背雪山傾。遠朝魏闕心猶壯,直到嚴灘勢始平。寄語吳兒休踏浪,天吳罔象正縱橫。
悠悠獨夢水西軒,百舌枝頭語更繁。山鳥不應知地禁,亦逢春暖即啾喧。
聞郎前月過淮河,妾在空閨夜織羅。腸似亂絲千萬結,恨郎來往不如梭。
翠縷爭垂柳,紅酥旋點花。林中都未有,疑是舊年華。玉殿聞春到,羅衣照地紅。君恩深漢帝,不惜舞東風。綵燕迎春入鬢飛,輕寒未放縷金衣。苑中忽報花開早,得從鑾輿向晚歸。金縷新幡翠鳳翹,側商催酒轉宮腰。玉欄風急花零亂,始覺春寒第一朝。月殘鳷鵲雪離離,禁里春風自有期。曉憶梅花誰為折,從來不許下瑤墀。
夢破珊瑚枕,茶傾琥珀甌。難消宿酒鎖清喉。縱使清喉不鎖為誰謳。
靈鶴翩翩下太清,玉樓金殿曉風輕。昂昂不與雞為侶,時作沖天物外聲。
故人京尹劇風流,走送廚珍佐勝游。青李來禽沈冰雪,黃金白璧斫蝤蛑。
翠閣連層巖,嶇嵚疑九坂。振履飛云生,地奇心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