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畫花中四倫者偶記毗陵舊詩即題其上 其三
佩玉垂紳廊廟人,
幽花小草豈其倫。
須知四海皆兄弟,
淡泊論交處處親。
佩玉垂紳廊廟人,
幽花小草豈其倫。
須知四海皆兄弟,
淡泊論交處處親。
那些身著朝服、腰佩美玉、垂著大帶的朝廷官員,怎么能和幽花小草相提并論。要知道四海之內皆兄弟,以淡泊之心交友,無論在哪里都能感到親近。
佩玉垂紳:古代官員的服飾,佩玉表示身份高貴,垂紳指系在腰間的大帶,這里代指朝廷官員。
廊廟人:指在朝廷中做官的人。
倫:同類、同等。
四海皆兄弟:出自《論語·顏淵》,意思是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看到畫中花中四倫的景象后,聯想到自己對交友的看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些注重身份地位、功利交友的現象,詩人借此表達自己的交友理念。
這首詩主旨是倡導以淡泊之心交友,強調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平等觀念。其特點是通過對比和用典,簡潔有力地表達觀點。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對人際關系的思考。
汝南月旦數諸袁,蓋世風標爾自尊。向以文章雄郡國,不將綸綍傲丘樊。微吟花影春縈社,半醉江聲夜到門。共指衡山堪獻壽,郎君新此建朱幡。
何處著光陰,兩尺斗方通古今。應有虎毛紅管筆。誠心,呵出羲之鬼一臨。廬靜望云岑,五朵飛來值萬金。卻怪窗前無覓處。深沉,只向陽臺夢里尋。
鬢絲初覺早霜凌,豈意年來不自勝。蓬壁尚疑聞夜杼,蕙帷那復候晨興。推恩子望新鸞誥,偕老人傷舊雁繒。寂寞祁閶山下路,一邱松柏鎖寒藤。
神龍天子文皇孫,寶章小璽馀半痕。鸞飛離離舞秦云,龍驚蕩蕩跳天門。明光宮中春曦溫,玉案卷舒娛至尊。六百馀年今幸存,小臣寧敢比玙璠。
淇都門外一方舟,細話交承與舊游。還我江湖渾自得,寄君獄市復何憂。四時佳致金鰲閣,萬古高風鐵漢樓。為謝南安諸父老,微官寧免素餐羞。
太白入房天示儆,丞相三公俱有?。侍中已奏天官書,北寺獄詞猶上請。五官令史發奏章,奸謀夜召共與張。尚書詔版出脅筆,一十七閹心計長。白頭老翁短才術,援劍突門肆呼叱。門生官屬務相隨,誰解盡言箴八失。于乎!太傅死,將軍誅,洛陽都亭梟血顱。宗親賓黨一日屠,朝廷大柄歸閹奴。乃有何尚書,不肯鑒前車。又向嘉德殿前伏,屬鏤誅宦官良可乎。
淺紅深翠綠高低,各出精神不肯齊。山色好時新雨沐,湖光遠處淡煙迷。不知醉后無言句,逼近前來乞品題。我亦未能勤領略,只煩鶯囀與烏啼。
麥斜迢遞隱丹丘,不用登臨說勝游。怪石盤空開鳥徑,晴云歸洞濕龍湫。高僧老去巖姿變,獨客閒來世念休。杖策更尋塵外侶,題詩聊為壁間留。
鍊成玉液玉神丹,擒制龜蛇頃刻間。已是中成消息處,玉爐養火莫教寒。
青松生崇岡,抱負巖壑姿。上披蒼龍角,下絕黑地維。淪漣散清影,蔚若玄云垂。中潛飛騰意,魚鳥不敢窺。馀輝被寸草,一一含華滋。愿言敦令德,永此終歲期。
風塵澒洞識龍顏,便解兵符拜諫間。天上已扶真主出,榻前尚乞故鄉還。黃金優老車增重,紫禁朝天夢可閑。世受淮田知所賜,幾人得似單家山?
四海論交各不同。況君斟酌古人風。平生不解要湯術,卻枉阿衡作臥龍。從鼓篋,到成功。躊躇四十七年中。似君行樂仍年少,看取樽前六一翁。
一別相逢淚如雨,不禁憔悴語相思。佳期咫尺還知不,明日傷情兩別離。
百萬明星列九垓,中天萬象盡詩材。此行不負流霞釀,抱得漢宮秋月來。
少年輕遠行,易發同爾汝。紅顏望中老,離恨尚如許。妾身異金石,更涉幾寒暑。長天誰云廣,不見收墮雨。愁來津頭望,信絕不得渡。鄰婦念幽獨,艇子隔溪語。落日下空江,脩煙淡晴渚。流恨滿春風,西飛數歸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