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懷十二首 其一
蓬萊城市閱興亡,戎馬當時一戰場。
萬古衣冠為贅痏,百年文物付傖荒。
幾莖頭發留遺種,不世心懷郁倒藏。
誰道我生今似此,中途摧折盡剛腸!
蓬萊城市閱興亡,戎馬當時一戰場。
萬古衣冠為贅痏,百年文物付傖荒。
幾莖頭發留遺種,不世心懷郁倒藏。
誰道我生今似此,中途摧折盡剛腸!
蓬萊城見證了歷代的興衰變遷,當年這里曾是戰馬嘶鳴的戰場。傳承萬古的文明衣冠成了累贅創傷,百年積累的文化典籍盡付荒蠻。僅存幾縷頭發留存遺民血脈,非凡的志向卻只能深深隱藏。誰說我今生竟落得這般境地?中途被摧折殆盡的是剛直的衷腸!
蓬萊城市:代指經歷戰亂的故都或重要城邑。
戎馬:戰馬,代指戰爭。
贅痏(zhuì wěi):累贅、創傷,此處指文明被視為負擔。
文物:指歷代積累的文化典籍與制度。
傖荒(cāng huāng):粗野荒蠻,代指文化破壞后的衰敗。
遺種:指戰亂后幸存的遺民。
不世:罕見、非凡,此處指宏大的志向。
倒藏:隱藏、壓抑。
剛腸:剛直的性格與氣節。
此詩或為明清易代之際遺民詩人所作。當時戰亂頻仍,中原文明遭嚴重破壞,遺民群體在文化斷層與身份困境中掙扎。詩人通過對故都興衰的感慨,映射時代劇變下文明消亡與遺民生存的雙重悲劇。
全詩以歷史視角切入,通過戰爭創傷、文化損毀、遺民困境三層遞進,深刻反映易代之際的文明之痛與個體命運之悲,是遺民文學中‘傷時感事’的典型之作。
錦官城里遇端陽,
好事常年憶帝鄉。
頒扇不知三伏暑,
賜衣猶帶九天香。
卻看絕塞孤云遠,
閒坐空亭一面涼。
佳節任從流轉在,
丹心不管鬢毛蒼。
蕩漾湖光山色。風景早如江北。荻筍蘆芽春正嫩,岸柳絲絲如織。一片好汀洲,剩有野鳧千百。
西下夕陽寒白。東望暮云凝碧。輪指水程原不遠,總算天涯行客。處處是長亭,離恨誰知端的。
白云生處,水濛濛、疑去人間非遠。四望不知煙火岸,夜寂微聞雞犬。松子崖前,梅花谷里,一徑青疇展。科頭箕踞,此中人似嵇阮。
不比舊日桃源,花開花謝,猶有漁郎見。拳土不曾經禹甸,自有芝田蘭畹。鶴拂天秋,樹迷煙暝,鷺宿沙痕淺。天然圖畫,乍開卻又還捲。
搔首暮云碧,懷人酒淺斟。
萬鐘心不動,九鼎力能任。
夜雨青綾直,春風紫禁深。
愛君須引類,一念帝來臨。
遠惠奇花自洛城,
吟觀醉賞動鄉情。
開編讀到安仁傳,
方信河陽浪得名。
月上東山報晚晴,
曲終剛見一峰青。
題分秋興詩應健,
坐隔寒泉酒未醒。
祖席飛飛螢似燭,
僧房面面石為屏。
但將佳境留人住,
亦是山神肯效靈。
紅藥階前半吐葩
露枝已入貴人家
不如庭下無名草
一度春風一度花
紫陌紅塵靜,看花御幄前。
禁城春似海,蘭省夜如年。
雨過千山秀,天高一鶚騫。
河橋朱旆遠,凝望五云邊。
帝家迷樓春晝長
紫笙吹破百花香
葡萄凝碧琥珀光
燕語鶯啼空斷腸
枕帷紅淚灑瀟湘
玉鏡臺前添午妝
茜羅綬帶雙鴛鴦
蝴蝶趁雪上釵梁
千里萬里云茫茫
司空夙穎脫,五車富詩書。
摛文南宮選,老師謝弗如。
兵曹執樞要,策足躍天衢。
道腴篤真想,聲利誠闊疏。
矩步匪蹢躅,義路豈回紆。
所志在忠亮,而遑顧其馀。
以茲三十載,中外恒迭居。
朅來謝帷幄,南食建業魚。
君子重求已,匪以外牽拘。
皎皎金玉心,不殊在蓬廬。
君復還山山不孤,
于今寥落剩荒涂。
花中隱逸誇巢父,
世外嬋媛屬女媭。
除是照神開玉鏡,
可容濯魄向冰壺。
會稽尚有唐家樹,
偃蹇如龍待補圖。
江左衣冠久已傾,
看花誰問鳳凰城。
年年此地逢寒食,
歌罷龍蛇淚滿纓。
小樓昨夜春寒漸。綠筠簾子何曾捲。簾外又斜陽。一溪新水香。已教人遠別。更把青山隔。人自不思歸。布帆空解飛。
釀花天氣春愁重。淡云微雨都如夢。金斗熨沈香。夜來針線忙。踏青渾懶去。女伴空招取。多事是黃昏。替人催淚痕。
春雪滿空來,
觸處似花開。
不知園里樹,
那個是真梅。
三冬文史最精明,
發軔香名蚤已成。
政羨有才逢治世,
卻慚無力答升平。
鹍鵬還擊三千水,
鹓鷺終期一字行。
會面幾何知又別,
高談不盡古今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