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八首 其七 朝鮮婦
白首攜一壺,亂流去何之。
婦呼吻欲裂,彼乃昏不知。
箜篌彈復彈,河水風瀰瀰。
白首攜一壺,亂流去何之。
婦呼吻欲裂,彼乃昏不知。
箜篌彈復彈,河水風瀰瀰。
白發蒼蒼的老人攜著一壺酒,在湍急的河流中要去往何處?婦人呼喊得嘴唇幾乎破裂,他卻昏沉著毫無知覺。箜篌彈了一遍又一遍,河水上風兒彌漫。
白首:白發,指年老之人。
亂流:湍急的水流。
吻欲裂:嘴唇因過度呼喊而幾乎破裂。
瀰瀰(mí mí):形容風勢彌漫、水流浩渺的樣子。
箜篌(kōng hóu):古代彈撥樂器,形狀類似豎琴。
此詩為《詠史八首》其七,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史料記載。左思《詠史》組詩多借古喻今,反映對門閥制度的批判與個人懷抱的抒發。此篇或通過‘朝鮮婦’的場景,暗喻當時社會中底層人物的離散之苦。
詩中以簡練筆觸描繪離別場景,通過婦人之呼和老人之昏的對比,突出離別的悲切,語言質樸而情感深沉,體現左思詠史詩‘文典以怨’的特點。
艷發朱光里,叢依綠蔭邊。夕同山蕣落,午并海榴燃。幽馥流珍簟,鮮輝照藻筵。群芳已謝賞,孤植轉成憐。
九日悲風葉正飛,斜吹短發涴塵衣。江邊欲采蕙蘭老,山上來歸雞犬非。濁酒乘時歡且借,黃花向晚食難肥。登臨知灑何年淚,未是窮途獨畏譏。
中原方逐鹿,地筑假王宮。碣臥黃龍背,階藏朱草叢。松釵沾露滑,竹粉墮霜風。共選幽巖歇,頹垣吟夕蛩。
亂流爭一壑,風傍水門多。石勢隨云落,灘聲雜雨過。只須秋月好,終奈暮猿何。不寐同漁父,洲邊弄芰荷。
盡典春衣,換酒津亭,送君此行。嘆清朝有道,何曾逐客,有司議法,忍及書生。歸去來兮,噫其甚矣,見說江濤也不平。君之友,豈都無義士,剖膽相明。挑詩行李如冰。正趁得越山桃李春。把從前豪舉,著些老氣,不應造物,到底無情。雁蕩煙霞,鳳城風雨,兩地相思魂夢清。重來否,算海波未窄,猶可騎鯨。
寧知四十九年非,不用登臨嘆落暉。明月自來還自去,暫時相賞莫相違。春臨柳谷鶯先覺,雪滿空庭鶴未歸。醉臥白云閒入夢,松聲草色共忘機。
人物中興后,猗公一世雄。虹蜺輝霽景,山岳鎮頹風。用舍關輕重,聲名擅始終。堂堂今日盡,海宇盡哀恫。早歲規模大,中年出處明。兩朝高獻納,六郡凜威名。雖作收身去,終馀報國誠。秣陵天下計,惆悵此時情。里社湖山勝,歸休十四年。千鐘窮燕賞,雙劍去聯翩。家有遺經盛,名今太史傳。欺心儻容發,天豈許公全。與世栽桃李,身閒意不衰。涓塵猶獎錄,尺寸各扶持。永恨登門約,空傳墮淚碑。微生渺何極,不敢負公知。
去年共說是豐年,水碓磯頭纜米船。一斗幾文□子白,腰間能否納官錢。
東林寺里舊書堂,三十年來野草荒。百囀未忘初鳥韻,一株猶剩晚柑香。山懷龍阜神俱遠,水問梅村脈故長。寄語云生為磨石,客中新記已成章。
六畫中含萬象殊,洪荒一變遂歸儒。河圖不授包犧氏,民到于今目尚涂。
暖煙稠,芳草遍。簾卷綠陰深院。鶯款語,燕嫞飛。還疑春未歸。短長愁,深淺意。都付一年花事。才薄暖,似新涼。銷香晝漸長。海棠眠,蝴蝶醉。簾外落英刬地。偷暈淺,學顰輕。如眉楊柳青。鳥驚心,花濺淚。爭識個儂芳意。催暗綠,妒殘紅。疏欞料峭風。碧陰圓,嬌燕小。畫閣不堪重到。愁暫遣,淚初晴。啼鵑聲復聲。恨時少,歡事少。夢肯留人長好。鸞柱澀,雁書遲。相逢知幾時。夢尋難,人去遠。簾為恨春遲卷。梨雨后,杏花嫞。半庭香雪濃。靨紅殘,鬟翠重。依約夢中相送。催暝色,入離愁。相思云外樓。血啼鵑,絲織柳。愁絕問伊知否。傳笑語,逗嬌顰。夢中無限春。恨如煙,身似客。忍說有花須折。狂杜牧,瘦東陽。縈回百結腸。意中人,箋上字。消受別離滋味。如夢里,憶年時。柔腸說與知。絮風愁,花月怨。何日玉臺重見。情不盡,恨難禁。燒殘紅燭心。
巨石當門辟,猶存古洞名。洑流聲漸細,靈窟地俱平。老鶴窺人起,奇花別俗生。林間朱果落,遺核又將萌。
高徑來尋步步艱,縱無風雨八垓寒。遺臺眼倦皆陳跡,故友時平且暫歡。名下士多朝北闕,人前我獨正南冠。登臨作健還鄉客,衣錦何妨對面看。
入宮猶自服胡麻,一尺紅綃寫法華。落盡苑花空是色,藕絲輕履踏春霞。
轉岸回溪近五湖,煙霞驅向碧流鋪。綵云未化淹歌舞,爭道高陽舊酒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