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山閣 其二
一丘兀硉蒼虬住,
四面森嚴陣馬齊。
卻笑白云無定相,
長時逐雨過前溪。
一丘兀硉蒼虬住,
四面森嚴陣馬齊。
卻笑白云無定相,
長時逐雨過前溪。
一座山丘高峻突兀,仿佛有青色的虬龍棲息其中;四周山勢嚴密整齊,如同排列齊整的戰馬陣列。反而嘲笑那白云沒有固定的形態,長時間追逐雨水越過前面的溪流。
兀硉(wù lù):高峻的樣子。
蒼虬(qiú):青色的龍,此處形容山丘形態如虬龍盤踞。
陣馬:排列整齊的戰馬,比喻山勢嚴整。
無定相:沒有固定形態,指白云變化不定。
此詩創作于詩人游覽艮山閣時,面對眼前高峻的山丘與變幻的白云,觸景生情,通過對自然景象的細致觀察,寫下對景物特征與變化的感悟。
《艮山閣 其二》以動靜結合的手法,描繪艮山閣周邊山勢的嚴整與白云的流動,語言凝練生動,既展現自然景觀的多樣,又隱含對恒定與變遷的哲理思考,是一首情景交融的寫景小詩。
法王法令,頭正尾正。只如世尊便下座時如何,路入桃源深更深。
會心不在遠,寄興不在多。寒窗一個竹,歲晚奈君何。日出鳳飛來,夜深龍化去。無言一竿小,托根得其處。
曉殿晴光覆四筵,坐中人是謫來仙。鑾回閣道旌幢半,騎列句陳甲胄千。棫樸愿歌周代雅,柏梁誰續漢庭聯。龍顏共喜春先上,旰食憂勤記往年。
渺渺晴山路更幽,茸茸瑤草幾春秋。巖棲自昔推巢父,學種于今說故侯。云物豈因時序換,鹿麛不共世塵浮。溪頭驀有尋真客,期向天臺汗漫游。
處處春風滿,東皇信不偏。蘼蕪窮遠目,梅柳共新年。白水暖浮日,碧山晴吐煙。清時多樂事,敢擬卜居篇。
天官侍郎曾寄音,因循秋晚始相尋。張良中歲頗好道,賈島一生成苦吟。敢學游山隨猛虎,要聽搗藥試微禽。丹泉況說紅如酒,好與茱萸一處斟。
風聲不斷天籟,鐘韻初知日曛。人語驚飛幽鳥,馬蹄踏破輕云。
玉笛聲沈玉漏長,玉環心事夜來香。如何更入金訶子,卻比無言睡海棠。雙鳳扶云留翠輦,九龍伏雨去蓮湯。千秋萬古嵬坡夢,應繞新臺怨壽王。
來看牧棚中,一歲新生之犢。日午柳塘呼起,罷水淋淋浴。江南八月正農閑,牛也享清福。美化田園光景,盡鐵犁耕作。
行行及好春,又遇可交人。解纜晨呼伴,停橈夜作鄰。細吟紅杏雨,同醉綠楊津。客路四千里,勞君慰藉頻。
皇天分四時,白露表佳節。最愛潭水清,猶如鏡容徹。蟾蜍出復沒,絡緯聲欲絕。靜臥深夜起,仰觀眾星列。流水可嗟吁,附勢非俊杰。身即大患本,家無長生訣。且餐籬下菊,兼吸杯中月。
豈是懸魚操,天涯樂意疏。終旬不列肆,頓令食無魚。
快哉老伶荷鍤,至竟還輸一籌。死亦不須埋我,教他蟻樂鳶愁。
飛光一去無蹤跡。逆旅殷勤留過客。桃符更艷萬閶紅,爆竹猶明千里赫。少年扶醉真豪色。花外春風楊柳失。送他殘歲又空燈,惟有詩魔降不得。
豪酋相讎殺,奔潰入西番。西番不能制,被驅若孤豚。番夷勢漸合,種類日益繁。長驅向洮岷,千里沙塵昏。我兵既寡弱,剪滅何敢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