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
端居想氣數,積久多繁憂。歲歲火云舉,村村兒女啾。但聞井里空,不見禾黍稠。年荒議論雜,心微涕泗流。
步出自西門,好雨從東疇。菜甲行可摘,稻花靡不抽。三輔多稼穡,此外吾無求。
云興何山頭,雨歸何澗底。焉知造化功,但見郊原美。藹藹黍稌興,離離婦子喜。既歡耕者情,亦完仕者理。
哀哉醉飽中,感召其有以。得雨且悲歡,觀稼宜終始。往問力田翁,一雨寧足矣。
端居想氣數,積久多繁憂。歲歲火云舉,村村兒女啾。但聞井里空,不見禾黍稠。年荒議論雜,心微涕泗流。
步出自西門,好雨從東疇。菜甲行可摘,稻花靡不抽。三輔多稼穡,此外吾無求。
云興何山頭,雨歸何澗底。焉知造化功,但見郊原美。藹藹黍稌興,離離婦子喜。既歡耕者情,亦完仕者理。
哀哉醉飽中,感召其有以。得雨且悲歡,觀稼宜終始。往問力田翁,一雨寧足矣。
閑居時思量命運氣數,長久以來多有煩憂。年年夏日火云升騰,村村孩童因旱啼哭。只聽見井中干涸無水,看不見莊稼茂盛生長。災年里議論紛紛,內心悲戚淚水長流。信步走出西門,及時好雨從東邊田疇落下。菜苗即將可以采摘,稻花無不抽穗生長。京城附近莊稼豐茂,除此之外別無所求。云從哪座山頭升起,雨落在哪條山澗底?哪能知曉自然造化之功,只看見郊野田原一片美麗。黍稻茂盛生長,婦女兒童紛紛欣喜。既為耕者歡欣,也盡了為官者的職責。可嘆那些醉飽無憂之人,感召天意或許自有原因。得雨時既歡喜又感慨,觀察農事應善始善終。前去詢問耕作的老農,一場雨難道就足夠了嗎?
端居:安居,閑居。
火云:夏季熾熱的云,代指干旱。
禾黍稠:禾苗與黍子生長茂盛。
菜甲:菜苗,甲指植物初生的葉子。
三輔:漢代治理京畿地區的三個職官,后指京城附近地區。
黍稌(tú):黍子和稻子。
力田翁:從事農耕的老人。
此詩或創作于久旱初雨之際。詩人目睹連年干旱導致井涸苗稀、百姓困苦,內心憂慮;恰逢及時雨緩解旱情,見田禾復榮、婦子歡顏,因而感懷作此詩,既抒欣喜,亦反思民生之重。
全詩以“喜雨”為核心,先寫旱情之苦,再繪雨潤之樂,最后以詢問老農作結,含蓄點出一場雨未必能徹底解決災荒,體現詩人對農事的深入關切與民本思想。語言質樸,情感真摯,是一首關注民生的現實主義詩作。
山似游龍勢欲奔,山中有路透天閽。峰巒常帶煙霞色,洞穴渾無斧鑿痕。
雁蕩諸奇不可窮,石梁華表遠淩空。乾坤誰道洞中小,日月曾從牖里通。詞客墨苔觀照耀,飛仙環佩聽玲瓏。何當偕得緱山鶴,駕入嶙峋翠幾重。
塵外黃金賤,尊中白發微。昔賢多遁世,老我巳忘機。明月如堪約,白云何日歸。浮云應勘破,吾欲問漁磯。
博士成名羨子賢,歐西游學計多年。顯親中外誠非易,天水堂前孝格天。
奏對歸來日已西,獨騎瘦馬踏春泥。行從海子橋邊過,猶望宮城柳色齊。
又過分流岑,行行足聊休。流品分良難,感此胡分流。大雅久不作,梁棟儕薪槱。蜩鳩笑鹍鵬,一是逍遙游。
天上鳳皇難獨宿,人間翡翠本雙棲。丹青不共文蕭共,誰遣雉東迷雀西。
斗起喧卑地,塵埃不入顏。微尋清晝夢,靜看別州山。隱幾孤鴻沒,調琴遠鶴還。何時了吾事,來此伴君閑。
荷花桂子不勝悲,江介繁華異昔時。天目山來孤鳳歇,海門潮去六龍移。賈充誤國終無策,庾信哀時尚有詞。莫向中原誇絕景,西湖□恨是西施。
一策長沙自古悲,趨庭論謫亦何師。黨人碑上新鐫字,誰識聞歌淚滿卮。
曲檻危欄霧色開,憑陵飛閣駕蓬萊。江山上下千門入,吳楚東南萬舳來。吹浪黿鼉銜日起,擘云龍蜃掛天回。憑高莫問前朝事,巷口烏衣半綠苔。
吏議推窮舊話言,畏途迢遞冒風瀾。兩詞罷對文移絕,一室常眠枕席寒。郁郁久居人共嘆,皇皇求義我知難。誰將羑里匡陳事,便作閒堂紫極看。
八水三川路渺茫,翠微深處白云鄉。目■懶拭如松液,領發頻抓似栗房。林壑不嫌無用物,形骸難入少年場。緣苔躡蔓知多少,千里歸來屐齒蒼。
迢迢文杏館,躋攀日已屢。南嶺與北湖,前看復回顧。
君心恨不走天涯,不比衰翁只戀家。最是橫塘黃葉路,今年無伴折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