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行曲
結束語童仆,雞鳴看天曙。
辭我鄉里親,曳屨出門去。
出門口無言,寸心煎百慮。
請取囊中琴,暫坐理弦柱。
一彈示知音,音新知者故。
人情戀鄉井,冰霜況歲暮。
此身值賤貧,焉能樂完聚?
嶺高猿狖墜,水急蛟龍怒。
行行將何之,白日沙飛路。
結束語童仆,雞鳴看天曙。
辭我鄉里親,曳屨出門去。
出門口無言,寸心煎百慮。
請取囊中琴,暫坐理弦柱。
一彈示知音,音新知者故。
人情戀鄉井,冰霜況歲暮。
此身值賤貧,焉能樂完聚?
嶺高猿狖墜,水急蛟龍怒。
行行將何之,白日沙飛路。
與童仆道過別后,雞鳴時分看天色漸亮。辭別家鄉的親人,拖著鞋子出門遠行。出門時默默無語,心中如被煎熬般百感交集。取出囊中的琴,暫且坐下調弄琴弦。彈奏一曲給知音聽,新得的知音原是舊識。人都眷戀家鄉,何況此時正值歲末天寒。我自身處境貧賤,怎能享受合家團聚之樂?山嶺高峻猿猴墜落,江水湍急蛟龍怒吼。前行要去往何處?白日里沙粒在道路上飛揚。
曳屨(yè jù):拖著鞋子,形容匆忙或腳步沉重。
煎百慮:內心因憂慮而如被煎熬。
歲暮:年末,指一年將盡之時。
完聚:全家團聚。
猿狖(yuán yòu):泛指猿猴類動物。
何之:去哪里,之,往、到。
此詩當創作于詩人因生計所迫或其他原因不得不遠離家鄉之時。詩中“賤貧”“歲暮”等詞暗示了創作背景:年末時節,詩人因貧賤無法與家人團聚,只能踏上遠行之路,反映了底層民眾為生活奔波的艱辛。
《遠行曲》以遠行的過程為線索,通過辭別、啟程、撫琴、感慨、途遇艱險等細節,真實刻畫了游子離鄉的復雜心境與生存困境。詩風質樸,情感真摯,是反映古代普通民眾生活的寫實之作。
山籠密樹知天綠,寺繞疏鐘覺夜遙。一杵何時落吾手,地才掃罷便來敲。
出擁彫戈入袞衣,江城重詠我公歸。手扶日月還黃道,足履星辰上紫微。已集群英熙帝載,好施長策復邦畿。海濱病叟無他望,側耳天聲暢國威。
紙帳微融春入坐,耳根忽忽寒聲墮。火盤零亂撒不銷,錯落牙檐珠萬顆。碧蒼岳色留年年,適與一見驚華顛。望八之老能依然,疏短兩鬢聊相研。六一禁體容盡捐,埋名隱幾樽半眠,聚星細續大蘇篇。
月落窗未曙,鄰雞再三啼。攬衣起徘徊,傍水鳴鸊鵜。木末霧氣薄,花梢露華低。晨光一開豁,照耀東與西。隔屋鳥語碎,叫云鶴聲齊。治生不可緩,童仆勤鋤犁。春曉最清淑,竟作春曉題。
學得琵琶曲,深宮不忍彈。水晶簾幕下,寂寂倚闌干。
楓葉蘆花暗畫船,銀箏斷絕十三弦。西風只在寒山寺,長送鐘聲攪客眠。
步屧幽尋古岸隈,柴扉正對郭南開。林間野徑穿云入,溪上春潮待雨來。過客停杯歌白苧,鄰翁吹笛坐蒼苔。羨渠高隱空相憶,浪跡多年素發催。
一世光陰半世終,宜將運數委蒼穹。吾心猶有難堪處,老淚哭君是獄中。
地偏人跡罕,境寂自無嘩。云濕松窗硯,風清竹屋茶。石梁融雪液,山沼落泉花。臈近寒梅發,相看鬢易華。
一抹朝暾染四埵,隔門客舍語依稀:『生涯莫放金尊懶,人易凋零酒易晞』。
鶴壽千年定有無,羽衣蟬蛻雪模糊。樵人與裹玄黃帔,少保親傳粉墨圖。坯土未乾青草短,三山何在白云孤。夜寒蕙帳應岑寂,初向華嵩覓鳳雛。
城中安得山,無山安得詩。我入五羊城,遂與山水辭。有鏡不敢覽,塵面我自知。解維來歸亭,山水奔相隨。水光動我巾,山色染我衣。舟行將一月,恨速不恨遲。山云來未已,江月皎無滓。開懷放之入,出語頗似之。
雨屋風漪補我眠,都因未病事纏牽。倦于覓句還描字,不著山中即水邊。
廬陵曾記畫錦堂,黼黻韓魏開忠良。文章足以照千古,富貴豈止榮一鄉?壽張新得河東記,中陶乃是安陽裔。知幾不獨見井泉,自是胸中有天地。春風入簾春雨收,下堂不受黃河流。綵衣諸郎舞新好,奉恩歸拜髯參謀。衣冠文物能瀟灑,不羨老裴居綠野。山中自有宰相家,休問桃源種桃者。
太史曾題仲舉輿,子虛賦就壓蓬廬。終然不負凌云志,會向蓬萊頂上居。吏退庭空一徑深,交柯密葉布繁陰。婆娑誰識先生意,恐負當時庇物心。紫煙縹緲接云霞,亭下連甍十萬家。想見當年關尹子,已占柱史入京華。身自蓬萊頂上來,彩云深處見崔嵬。憑高莫作凌云想,聞說天門有詔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