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畫贊 其二
不二法門無別路,
諸方臨水不敢渡。
鹙子怕沾天女花,
花前竹外是誰家。
不二法門無別路,
諸方臨水不敢渡。
鹙子怕沾天女花,
花前竹外是誰家。
不二法門沒有其他路徑可走,各方人面對河水都不敢渡過。鹙子(舍利弗)害怕沾上天女散的花,那花前竹外的究竟是誰家呢?
不二法門:佛教術語,指直接入道、不可言傳的法門,意為無差別、平等的境界。
鹙子:即舍利弗,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因梵名音譯為‘舍利弗多羅’,略稱‘鹙子’。
天女花:典出《維摩詰經》,天女散花以驗菩薩道行,花著身者示其結習未盡。
此詩為《維摩詰畫贊》組詩之一,維摩詰是《維摩詰經》中示現居士身的大菩薩,以‘不二法門’思想著稱。詩或為題維摩詰畫像而作,反映詩人對佛教義理的關注與闡釋。
全詩圍繞‘不二法門’展開,借佛教典故與日常場景,點化世人破除執著、領悟平等真諦。語言凝練,用典巧妙,是禪意與詩境融合的小品。
經旬抱微瘵,悶悶向天涯。夜雨長汀草,春風開野花。無功終屏藥,有夢只還家。漫學長生術,朝來咽日華。
天如旋磨又今春,留得非才未死身。浮世生來真逆旅,危時老去少同人。俗情一夜分寒煖,道眼百年無舊新。但恐明朝官事動,叫囂隳突滿鄉鄰。
鼻直口四方,眉低眼三角。默默句難傳,深深誰轉腳。入掛樹之壺,天地能闊。得爛柯之棋,黑白未錯。如今更不囊藏,到處隨宜著落。
戟門東去水潺湲,山色周遭柳作垣。日昃馬行三十里,納涼須駐會芳園。
洛陽之水,其色蒼蒼。祠祭大澤,倏忽南臨。洛濱醊禱,色連三光。
生別妻孥出塞門,嚴城哀角動黃昏。文章自昔憎時命,痛哭終當感至尊。漢吏多持廷尉法,中朝誰舉鮑生幡?此行漸入龍庭去,不用投詩吊屈原。
昆侖產靈物,變化何其雄。轟訇雷電飛,浩宕風云從。真容杳難覯,望斷天九重。不能批逆鱗,何以抒吾忠。愿言沛膏澤,四海歌年豐。
長松偃檜勢爭雄,傲雪凌霜志操同。何似紛紛桃與李,易將開落寄東風。
天人樣,妝束內家傳。璧月華嚴凝翠黛,鬢云齊整矗花鈿。高屐呀光圓。赤龍導,軍令一聲宣。帳下鴉兒擐甲立,道旁蛾賊倒戈前。直上紇干山。
素月度銀漢,紅螺斟玉醪。染丹梨半頰,斫雪蟹雙螯。詩就吟逾苦,杯殘興尚豪。閑愁剪不斷,剩欲借并刀。密污持苫屋,寒蘆用織簾。彘肩柴熟罨,莼菜豉初添。黃甲如盤大,紅丁似蜜甜。街頭桑葉落,相喚指青簾。
誰傳易水廷圭制,繅藉珍藏二百年。進御近聞翁與葉,琴形帶?逐時妍。
無馬纏,無蝦須,羅裙帶,色色無。愿花變流沙,愿花變穿珠。蓼米,蓼米,秋風易搖入秋水,大平中期難屈指。
歲序行已周,天寒日將暮。門戶了無營,山林闃如故。彤云被層空,時雪紛已墮。玄冥滌群華,過眼一純素。風恬晚聲寂,古氣塞窗戶。貞居久遺曠,值此忽超悟。呼魚煙外汀,沽酒橋北路。烹鮮酹華月,婦子環榻坐。清歌振冥寂,真態忘陋固。悠悠百年中,清賞亦有數。勞思竟何禆,快意欣所遇。猶懷見睨馀,流想鴻跡去。望望剡溪舟,蒼茫是何處。
指揮鐵如意,長笑動山岳。夜半放光明,溶溶漫碧落。
旅雁將歸禾黍收,邊衣八月總羊裘。千山搖落無芳草,萬壑奔騰自急流。探騎弓刀揚遠日,戍樓笳鼓動高秋。獨持文教來幽塞,更覽戎機答壯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