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五首 其三
具艦逃安往
焚巢潰不支
區區一州力
不足辱王師
具艦逃安往
焚巢潰不支
區區一州力
不足辱王師
準備好了艦船想要逃跑又能逃向何處?巢穴被焚毀,潰敗之勢已無法支撐。小小的一州之力,根本不足以勞煩元軍的王師來攻。
具艦:準備好的艦船。具,準備。
安往:即“往安”,去哪里。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
焚巢:指宋軍的軍事據點被元軍焚毀。巢,比喻重要據點。
潰不支:潰敗后無法支撐局面。
區區:形容數量少、力量微小。
辱:謙辭,此處意為“勞煩、委屈”,表示不值得讓對方動用力量。
此詩為文天祥《江南五首》組詩之一,創作于南宋末年抗元期間。當時元軍南下勢如破竹,南宋殘余勢力節節敗退。詩中反映了某場戰役中宋軍因力量薄弱,據點被焚、潰逃無路的真實戰況,是文天祥記錄抗元艱辛歷程的作品之一。
詩以簡練筆觸描繪南宋抗元某戰役的潰敗場景,通過“具艦逃”“焚巢潰”的細節,突顯敵我力量懸殊,反映南宋末期抗元局勢的艱難,是研究文天祥抗元經歷與南宋末年歷史的重要文學資料。
周室千年慶祚長,天潢繁衍有輝光。桐圭新錫勞星使,畫閣初筵貢玉觴。風柳滿堤分錦袂,火云馳道繞龍驤。他時宴罷梁園月,應羨相如作賦郎。
以我大羽笴,試君鐵裲襠。兩家俱言利,那得無一強。
紅白株株更間黃,也憐顏色也憐香。道人不是栽花手,春雨年年此際忙。
樹屏云幕,成就風騷約。春似幼雛才破殼,已把余寒啄落。嚶其鳴矣清音,翁之樂者山林。記得那時情節,重來拾取童心。
滔滔萬古水,云與天漢接。披圖疑昔聞,按跡證今睫。昆崙泉始蒙,星宿井初渫。杯觴猶未濫,褰裳乃云涉。如何萬里流,勢用百川挾。濁浪昏云日,崩濤潰原隰。神運豈無徵,王氣茲有協。流清圣可俟,圖出極乃立。入塞表朝宗,榮光啟大業。自從鑿龍門,轉徙非一劫。漢使謬窮源,禹功秘往牒。璧馬事既往,金堤障猶疊。卒歲用堤防,何時已林?。詎言一葦航,終假商巖楫。
睥睨飛來片月孤,扁舟何處問當壚。寒潭水冷雙龍伏,猶有豐城劍氣無。
青蓮昔愛崔秋浦,鮑靚今留葛稚川。清露自餐浮嶠外,白云那到訟堂前。難逢一代循良令,欲獻長生內外篇。詞賦已光山水縣,風流更有草書傳。
偶逢袁粲屧,重訪王珣廬。并老偏余甚,長貧不子如。叨為啟事客,終愧絕交書。搔首斜陽下,蕭蕭兩鬢疏。
客愁楓葉秋江隔。行遠望高城。故人新恨苦。斜日晚啼鴉。
攜得筇枝背得琴,欲浮蜀浪陟吳岑。本期勝境酬雙眼,卻恨虛名阻片心。出似蓬飄寧免醉,住如匏系不妨吟。重酬雅詠重思想,太守相留意最深。
黃綬補一尉,還依水竹居。身隨南渡馬,書寄北來魚。風俗諳鄰并,艱難試事初。官閒莫歌舞,教子誦詩書。
短發行秋郭,塵沙記舊禪。長天依片鳥,遠樹入孤煙。野曠寒沙外,江深細雨前。馬蹄憐暮色,藤月自娟娟。
千旌文旆映林間,荔渚荷汀亦籍顏。已見樓臺將暑去,卻憐風雨載秋還。逍遙上客星辰履,寂寞潛夫薛荔關。夜后懷賢何處是,白云迢遞看高山。
閨閫芳儀著,生平四德全。當夫垂死際,刲股竟能痊。吉兆符霄夢,同堂樂暮年。詞臣有佳傳,不愧萬人傳。
自別頤庵叟,星行十二周。天恩無寸補,世故有多憂。老驥力垂盡,長途馳未休。中懷何處寫,聊用寄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