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唐山人蓮葉舟二首
芙蓉花壓大堤前,六尺沙棠任晏眠。南楚舊聞唐勒賦,西泠重睹白公船。吹簫極浦淩風去,把釣前灘抱月還。三十六陂新水漲,行吟何地不堪憐。
琴書一榻任夷猶,畫槳朱簾蕩碧油。夕趁蒹葭移遠岸,晨搴荷芰入中流。飄飄舴艋風前戲,汎汎蜻蜓日下游。莫笑米顛今載見,孤山雙鶴在湖頭。
芙蓉花壓大堤前,六尺沙棠任晏眠。南楚舊聞唐勒賦,西泠重睹白公船。吹簫極浦淩風去,把釣前灘抱月還。三十六陂新水漲,行吟何地不堪憐。
琴書一榻任夷猶,畫槳朱簾蕩碧油。夕趁蒹葭移遠岸,晨搴荷芰入中流。飄飄舴艋風前戲,汎汎蜻蜓日下游。莫笑米顛今載見,孤山雙鶴在湖頭。
第一首:芙蓉花在大堤前層層壓枝,六尺長的沙棠木舟任我安睡。曾聽聞南楚有唐勒的辭賦,今日在西泠重見白居易的游船。吹著簫從水濱乘風而去,持釣竿在灘頭抱月而歸。三十六處池塘新漲春水,行吟時哪處風景不令人愛憐?第二首:琴書堆滿一榻任我從容,彩槳朱簾在碧波中搖晃。傍晚乘舟穿過蘆葦移向遠岸,清晨采摘荷菱駛入中流。舴艋舟在風前輕盈嬉戲,蜻蜓在日下隨波泛游。莫笑我如今得見米芾般的癡態,孤山的雙鶴正棲息在湖頭。
沙棠:木名,《山海經》載其木可為舟,木質堅密;
唐勒:戰國楚辭家,與宋玉同時,《史記》載其‘好辭而以賦見稱’;
西泠:杭州西湖橋名,代指西湖;
白公船:指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所乘之船,白氏有‘小舫宜拋釣,平船可藉眠’等詠舟詩;
陂(bēi):池塘;
夷猶:從容自得貌;
芰(jì):菱角;
米顛:即米芾,宋代書畫家,性癡,世稱‘米顛’;
孤山:西湖中孤嶼,北宋林逋曾隱居于此,有‘梅妻鶴子’之譽。
此詩為題詠友人唐山人‘蓮葉舟’之作。蓮葉舟或指輕小如葉的扁舟,或為裝飾蓮葉的雅船。創作背景當為詩人與唐山人交游時,見其舟中琴書自娛、行止適意,因感而題,反映宋代文人雅集題詠的風尚。
全詩分兩首詠同一蓮葉舟,首章側重歷史與自然的呼應(唐勒賦、白公船、三十六陂),次章聚焦舟中日常(琴書、移岸、采菱),以細膩筆觸刻畫隱逸之樂。詩融典故與實景,語言清麗,意境幽遠,是宋代題詠類詩作的典型代表,展現了文人對‘詩酒舟居’生活的審美追求。
京師英豪域,車馬日紛紛。
唐生萬里客,一影隨一身。
出無車與馬,但踏車馬塵。
日食不自飽,讀書依主人。
夜夜客枕夢,北風吹孤云。
翩然動歸思,旦夕來叩門。
終年少人識,逆旅惟我親。
來學媿道矒,贈歸慚橐貧。
勉之期不止,多獲由力耘。
指家大嶺北,重湖浩無垠。
飛鴈不可到,書來安得頻。
頹陽照窮巷,暑退涼風生。夫子臥環堵,振衣步前楹。愁煙四鄰起,鳥雀喧空庭。余景藹欲昏,眾蚊復薨薨。
群飛豈能數,但厭聲營營。抱琴不暇撫,揮麈無由停。散帙復歸臥,詠言聊寫情。
覆載無巨細,善惡皆生成。朽木出眾蠹,腐草為飛螢。書魚長陰濕,鬰雞由鬰蒸。豕鬣固多虱,牛閑常聚虻。元氣或臺鬰,??之為孽腥。卑臭乃其類,清虛非所經。
華堂敞高棟,綺疏仍藻扃。金紅瑩椒壁,玉壺含夜冰。終朝事薰祓,豈敢近簷甍。富貴非茍得,抱節居茅衡。
陰墻百蟲聚,下偃眾穢盈。何嘗曲肱樂,但苦聚雷聲。
江南美山水,水木正秋明。自古佳麗國,能助詩人情。喧囂不可久,片席何時征。
感君一顧重千金,贈君白璧為妾心。
舟中繡被薰香夜,春雪江頭三尺深。
西陵長官頭已白,憔悴窮愁媿相識。
手持玉斝唱陽春,江上梅花落如積。
津亭送別君未悲,夢闌酒解始相思。
須知巫峽聞猿處,不似荊江夜雪時。
猛虎白日行,心閑貌揚揚。當路擇人肉,羆豬不形相。
頭垂尾不掉,百獸自然降。暗禍發所忽,有機埋路傍。
徐行自踏之,機翻矢穿腸。怒吼震林丘,瓦落兒墮床。
已死不敢近,目睛射余光?;⒂率哑渫?,爪牙利鉤铓。
人形雖羸弱,智巧乃中藏。恃外可摧折,藏中難測量。
英心多決烈,自信不猜防。老狐足奸計,安居穴垣墻。
窮冬聽冰渡,思慮豈不長。引身入扱中,將死猶跳踉。
狐奸固堪笑,虎猛誠可傷。
造化無情不擇物,春色亦到深山中。
山桃溪杏少意思,自趁時節開春風。
看花游女不知丑,古粧野態爭花紅。
人生行樂在勉彊,有酒莫負琉璃鐘。
主人勿笑花與女,嗟爾自是花前翁。
志士惜白日,高車無停輪。
孔生東魯儒,年少勇且仁。
大軸獻理匭,長裾弊街塵。
門無黃金聘,家有白發親。
寒風八九月,北渡大河津。
玉塞積精甲,金戈輝秋云。
孔生力數斗,其智兼千人。
短褐不自暖,高談吐陽春。
北州多賢侯,待士誰最勤。
一見贈雙璧,再見延上賓。
丈夫患不遇,豈患長賤貧。
晉人歌蟋蟀,孔子錄于詩。因知圣賢心,豈不惜良時。行樂不及早,朱顏忽焉衰。馳光如騕褭,一去不可追。今也不彊飲,后雖悔奚為。
三年謫永陽,陷穽不知危。種樹滿幽谷,疏泉瀉清池。新陽染山木,撩亂發枯枝。無人歌青春,自釂白玉巵。
今者荷寬宥,乞州從爾宜。西湖舊已聞,既見又過之。菡萏間紅綠,鴛鴦浮渺彌。四時花與竹,罇俎動可隨。
況與賢者同,薰然襲蘭芝。醁醅寒且醥,清唱婉而遲。四坐各已醉,臨觴獨何疑。
昔人逢曲車,流涎尚垂頤。況此杯中趣,久得樂無涯。多憂衰病早,心在良可噫。
譬若臥櫪馬,聞鼙尚鳴悲。春膏已動脈,百卉漸葳蕤。丹砂得新方,舊疾庶可治。尚可執鞭弭,周旋以忘疲。
一虜動邊陲,用兵三十萬。天威豈不嚴,賊首猶未獻。
自古王者師,有征而不戰。勝敗系人謀,得失由廟算。
是以天子明,咨詢務周徧。直欲采奇謀,不為人品限。
公車百千輩,下不遺仆賤。況于儒學者,延納宜無間。
如何任生來,三月不得見。方茲急士時,論擇豈宜慢。
任生居太原,白首勤著撰。閉戶不求聞,忽來誰所薦。
人堅固當用,舉繆不加譴。賞罰兩無文,是非奚以辨。
遂令拂衣歸,安使來者勸。嗟吾筆與舌,非職不敢諫。
經年種花滿幽谷,花開不暇把一巵。
人生此事尚難必,況欲功名書鼎彝。
深紅淺紫看雖好,顏色不柰東風吹。
緋桃一樹獨后發,意若待我留芳菲。
清香嫩蕊含不吐,日日怪我來何遲。
無情草木不解語,向我有意偏依依。
群芳落盡始爛漫,榮枯不與眾艷隨。
念花意厚何以報,唯有醉倒花東西。
盛開比落猶數日,清罇尚可三四攜。
楊子懶屬書,平居惟嗜酒。一沐或彌旬,解酲須五斗。
淡爾輕榮利,何常問無有。忍憶四馬歸,行為一麾守。
湘酎自古醇,醽水聞名久。簿領但盈幾,圣經不離口。
湖田賦稻蟹,民訟爭垅畝。兀爾即沈冥,安能知可否。
聊為寄情樂,豈與素懷偶。藏器思適時,投刃寧煩手。
行當考官績,勿復困甖缶。
越欲僭宮室,傾貲事雕墻。佛屋尤其侈,耽耽擬侯王。文彩瑩丹漆,四壁金焜煌。上懸百寶蓋,宴坐以方床。
胡為棄不居,棲身客京坊。辛勤營一室,有類燕巢梁。
南方精飲食,菌筍鄙羔羊。飯以玉粒粳,調之甘露漿。一饌費千金,百品羅成行。晨興未飯僧,日昃不敢嘗。乃茲隨北客,枯粟充饑腸。
東南地秀絕,山水澄清光。余杭幾萬家,日夕焚清香。煙霏四面起,云霧雜芬芳。豈如車馬塵,鬢發染成霜。
三者孰苦樂,子奚勤四方。乃云慕仁義,奔走不自遑。始知仁義力,可以治膏肓。有志誠可樂,及時宜自彊。
人情重懷土,飛鳥思故鄉。夜枕聞北鴈,歸心逐南檣。歸兮能來否,送子以短章。
孤管叫秋月,清砧韻霜風。
天涯遠夢歸,驚斷山千重。
群物動已息,百憂感從中。
日月矢雙流,四時環無窮。
隆陰夷老物,摧折壯士胸。
壯士亦何為,素絲悲青銅。
卓犖東都子,姓名聞十年。窮冬雪塞空,千里至我門。
子足未及閾,我衣驚倒顛。仆童相視疑,寮吏或不然。
俛首鵠鶴啄,進趨鳧鴈聯。青衫靴兩腳,言色倩以溫。
于公門豈少,乃獨得公懽。受知固不易,知士誠尤難。
我思屈童吏,俗辯難以言。觴豆及嘉節,高堂列群賢。
文章看落筆,論議馳后先。破石出至寶,決高瀉長川。
光暉相磨晻,浩渺肆波瀾。寮吏媿我嘆,仆童恪生顏。
我顧寮吏嘻,士豈以此觀。此聊為戲耳,以驚仆童昏。
士欲見其守,視其居賤貧。欲知其所趨,試以義利干。
我始識其面,已窺其肺肝。禮有來必往,木瓜報瑯玕。
十年思見之,一日舍我還。何用慰離居,贈子以短篇。
澗泉吾所好,山舍寂無喧。
春脈生云底,夜聲來枕前。
風休不動竹,月上未嗁猿。
石上鳴逾急,泠然清夢魂。
傾壺豈徒彊君飲,解帶且欲留君談。洛陽舊友一時散,十年會合無二三。
京師旱久塵土熱,忽值晚雨涼纖纖?;勛蠲?,赤泥印酒新開緘。
更吟君句勝啖炙,杏花妍媚春酣酣。吾交豪俊天下選,誰得眾美如君兼。
詩工镵刻露天骨,將論縱橫輕玉鈐。遺編最愛孫武說,往往曹杜遭夷芟。
關西幕府不能辟,隴山敗將死可慚。嗟余身賤不敢薦,四十白發猶青衫。
吳興太守詩亦好,往奏玉琯和英咸。杯行到手莫辭醉,明日舉棹天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