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諸父老
辱索群章后,
虛延兩月多。
自疑詩作祟,
誰遣字為魔。
見說悲城市,
懸知戀薜蘿。
倉惶此相送,
何日更能歌。
辱索群章后,
虛延兩月多。
自疑詩作祟,
誰遣字為魔。
見說悲城市,
懸知戀薜蘿。
倉惶此相送,
何日更能歌。
承蒙諸位索要詩作之后,我拖延了兩個多月才完成。自己懷疑是詩作在作祟,又是誰讓文字成了阻礙?聽說你們悲嘆城市生活的繁瑣,我深知你們留戀田園的閑適。此刻匆忙與你們告別,不知何日還能一起歡歌。
辱:謙辭,承蒙。
索:求取,索要。
虛延:空自拖延。
作祟:原指鬼怪害人,此處指詩作帶來困擾。
遣:使,讓。
薜蘿(bì luó):薜荔和女蘿,兩種蔓生植物,常代指隱者的居處或田園生活。
倉惶:匆忙、慌亂的樣子。
此詩或為詩人應父老要求創作詩作卻拖延后,于離別之際所作。詩中可見詩人與父老關系親近,父老因城市生活煩憂而眷戀田園,詩人在送別時既表達自責,又傳遞對重逢的期待,反映了鄉野間真摯的人際往來。
全詩圍繞'贈別'主題,從拖延詩作的愧疚寫起,轉而理解父老對田園的眷戀,最后以'何日更能歌'收束,情感層層遞進,展現了詩人對鄉鄰的真誠與對田園生活的認同,語言平實卻情致深厚。
相別三年久,相逢一笑時。 眼邊無俗物,袖里有清詩。 山路梅花早,湖天雪意遲。 不眠成夜話,寒月在疏枝。
亂山深處水邊村,小艇初歸未掩門。 吹火煮魚傾濁酒,半規斜日照黃昏。
徑山寺僧,孝宗時有詩, 事見《鶴林玉露》丙編卷一。
柏府高寒仰大臣,南來秋氣肅蒼旻。 威行江漢風煙凈,力挽山河雨露新。 虎帳城頭懸海月,龍戈馬上掃邊塵。 他年太史書功績,應是云臺第一人。
喔喔荒雞唱五更,起瞻北極大星明。 佳人搗練秋如水,壯士吹笳月滿城。 江海久慚生計拙,干戈深動故園情。 尺書望斷南來雁,悵惘空令涕泗橫。
曉來聯騎踏晴沙,風景蒼蒼一望賒。 幾處白云前代寺,數村流水野人家。 鶯啼別墅春猶在,馬到西山日未斜。 回首不知歸路遠,九重宮殿隔煙霞。
蒼生喘未蘇,賈筆論孤憤。文采風流今尚存,毫發無遺恨。 凄惻近長沙,地僻秋將盡。長使英雄淚滿襟,天意高難問。
舞處曾看花滿面。獨倚東風,往事思量遍。綠怨紅愁春不管。天涯芳草人腸斷。 一紙云箋魚雁遠。歸鳳求凰,誰識琴心怨。臂枕香消眉黛斂。也應為我寬金釧。
谷雨無幾日,谿山暖風高。 華蠶初破殼,落紙細于毛。 柔桑摘蟬翼,簌簌才容刀。 茅檐紙窗明,未覺眼力勞。
農桑將有事,時節過禁煙。 輕風歸燕日,小雨浴蠶天。 春衫卷縞袂,盆池弄清泉。 深宮想齋戒,躬桑率民先。
東皋一犁雨,布谷初催耕。 綠野暗春曉,烏犍苦肩赪。 我銜勸農字,杖策東郊行。 永懷歷山下,法事關圣情。
霜時天氣佳,風勁木葉脫。 持穗及此時,連枷聲亂發。 黃雞啄遺粒,烏鳥喜聒聒。 歸家抖塵埃,夜屋燒榾柮。
昔時彭祖,聞道有、八百穹崇遐壽。屈指我公今幾許,歷歲才方七九。七百修齡,更三十七,猶是公之有。此逢誕節,盍須來獻尊酒。 好是子舍孫枝,居官領薦,迭復青氈舊。陶令解龜何太早,去作幔亭仙友。只恐九重,思賢夢覺,未屈調羹手。周公居左,魯公還是居右。
晨雨麥秋潤,午風槐夏涼。 谿南與谿北,嘯歌插新秧。 拋擲不停手,左右無亂行。 我將教秧馬,代勞民莫忘。
新秧初出水,渺渺翠毯齊。 清晨且拔擢,父子爭提攜。 既沐青滿握,再櫛根無泥。 及時趁芒種,散著畦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