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楚蕭蒙泉四首 其三
虛舟曾觸洞庭秋,
往事伶俜夢未休。
知汝解題鸚鵡賦,
好將系雁到南州。
虛舟曾觸洞庭秋,
往事伶俜夢未休。
知汝解題鸚鵡賦,
好將系雁到南州。
曾乘空船穿越洞庭湖的秋景,往事孤寂在夢中縈繞未停。知曉你能題詠《鸚鵡賦》般的佳作,望托雁兒把書信捎到南州。
虛舟:空船,典出《莊子·山木》中虛舟觸舟的典故,此處或喻漂泊無爭的狀態。
伶俜(líng pīng):孤單,孤獨。
《鸚鵡賦》:東漢禰衡所作詠物賦,借指友人的卓越文才。
系雁:系帛書于雁足傳信,用“鴻雁傳書”典故,指代傳遞書信。
南州:指楚地或友人所在的南方地區。
此詩為作者寄贈友人蕭蒙泉之作,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中追憶與友人共歷洞庭湖秋日的往事,借典故表達對友人才能的肯定及傳遞思念的心意,反映了二人深厚的交誼。
詩中通過洞庭湖秋景的追憶、《鸚鵡賦》的典故及‘系雁’寄信的意象,簡潔而含蓄地展現了對友人的贊賞與思念,語言典雅,情感真摯,是寄友詩中的典型之作。
東南風急布帆輕,長泖西來第一程。此日忽逢春莫雨,何人不望客中晴。煙巒朵朵鬟凝碧,石溜濺濺玉奏聲。且向華山溪口泊,推篷滌研寫幽情。
武夷西望即羅浮,南斗雙垂寒不收。使者佩環青桂色,山家鐘磬赤霞流。投鞭滄海龍堪起,掃石天門鹿并游。知汝未能深結隱,乾坤烽燧使人愁。
別駕翱翔絕后塵,功成俄領郡符新。從知簡拔遭明主,想見敷施慰遠人。錦樹秋風催畫舫,青山春雨映朱輪。三分公事詩兼酒,莫惜篇章附雁頻。
好欲棄吾道,今宵又遇君。老夫相勸酒,稚子待題文。月下誰家笛,城頭幾片云。如何此幽興,明日重離群。
筍輿初下上江船,無數青山入枕邊。幾處猿啼愁入瘴,五更雞叫夢朝天。不堪歲月如流水,賴有文章似涌泉。歸日鄉人問何往,云從海上覓神仙。
南風薰燕麥,送子悵如何。迢遞戎車役,凄涼橫笛歌。天籠平野迥,山繞古關多。莫笑書生怯,能當曳落河。
幾家成聚落,雞犬夕陽時。人影臨流揖,帆梢拂樹移。積禾高屋脊,落葉厚茆茨。鄰并尤淳厚,常通無有私。
梅雨暗穿簾幕。柳沼菱塘蕭索。籬邊紅豆已相思,莫負花時約。錦字望佳期,怨煞南風惡。天津朝暮起秋聲,翠袖應愁薄。
不濃不淡勻脂粉,半醉半醒媚雨風。
明智憨愚皆不居,諂顏傲骨兩般虛。心枯懶似山間石,耳靜清如澗底魚。努力求生因惜命,寂寥消悶但翻書。滿林快意禽聲碎,臥看溪云自卷舒。
靈跡初開不記年,危峰如削路如懸。曾聞匹馬臨池飲,恐有群羊化石眠。風引佩聲來上界,雨連香氣落中天。昌黎亦有衡山謁,今古清游豈浪然。
雪后柴門跡未新,誰將尺素走陽春。應憐短棹山陰客,共是朱弦調里人。超暝樓臺同氣象,濯風梅柳且精神。相知莫笑多高枕,懶病袁生不為貧。
莊嚴七寶供西僧,甲第紛紛競割烹。獨有四明賢太守,杏壇春酒宴諸生。
風雨無情落牡丹,翻階紅藥滿朱欄。明皇幸蜀楊妃死,縱有嬪嬙不喜看。
百載持身帝力欽,憫心助護至于今。悠悠終歲常求索,迷罪慈恩孰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