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大學士黃靜庵先生拜封歸永嘉
幢幢車蓋出都門,宴別江亭日未曛。歸會耆英風致好,舉杯花下說君恩。
綸音褒美拜恩歸,父子同榮世所稀。不但到家人共喜,舊時泉石總生輝。
蕭蕭華發被恩榮,圣主于今重老成。只恐東山眠未得,蒲輪非久又相迎。
幢幢車蓋出都門,宴別江亭日未曛。歸會耆英風致好,舉杯花下說君恩。
綸音褒美拜恩歸,父子同榮世所稀。不但到家人共喜,舊時泉石總生輝。
蕭蕭華發被恩榮,圣主于今重老成。只恐東山眠未得,蒲輪非久又相迎。
車蓋重重的隊伍駛出都城城門,在江邊亭子里設宴餞別時太陽尚未西沉。歸來與德高望重的長者相聚風度美好,在花下舉杯共談君王的恩寵。皇帝詔命褒獎贊美領恩歸來,父子同享榮耀世間少有。不僅到家時眾人歡喜,舊日的泉水山石也增添光輝。斑白的頭發蒙受恩榮,當今圣主重視年高德劭之人。只恐怕像謝安一樣難以久居東山,用蒲輪的車不久又會來迎接。
幢幢:形容車蓋眾多的樣子。
曛:日落時的余光。
耆英:年高德劭的長者。
綸音:皇帝的詔令。
蒲輪:用蒲草包裹車輪的車,古代征聘賢士時用,以示禮敬。
東山:指謝安隱居之地,代指隱士居所。
老成:年高而有德的人
此詩為黃靜庵(或指明代永嘉籍大學士黃淮)受皇帝褒獎、榮歸故里時所作。明代重視老臣,黃氏父子同獲恩榮為當時盛事,作者通過送別詩記錄這一榮耀場景,反映朝廷對賢能之士的禮遇。
詩以送歸為線,從都城送別、歸鄉榮寵寫到對其再出的期待,層層遞進贊頌黃靜庵的德望與皇恩,既具紀實性,又體現對賢士的推崇,是明代臺閣體詩歌中典型的應景之作。
去年池館同君醉,正是花時。隔院韶輝。桃李欣欣、如與故人期。相望兩地今千里,還對芳菲。春色分誰。雨慘風愁、依舊可憐枝。
煙含夜色迷修竹,雁帶秋聲落晚沙。不是胸中有云夢,只應悽惻滿天涯。
溫香夜發水仙濃,年景春明感舊蹤。欲曙天光分罨靄,生新人意自黃農。趨蹌深愧朝班列,衰戇惟應圣主容。屈曲神山多歲月,區區塵露報何從。
人人身內有夫妻,爭奈愚癡太執迷。不向里頭求造化,卻于外面立丹基。妄將御女三峰術,偽作軒轅九鼎奇。個樣畜生難懺悔,閻公不久牒來追。
岸水依痕釣艇間,炊煙幾處出蘆灣。西窗正是斜陽好,一帶泥金抹遠山。
世人重珍寶,我貴剎那靜。金多亂人心,靜見真如性。性空法亦空,十八絕行蹤。但自心無礙,何愁神不通。
李侯索我復齋詩,此理難明信者稀。要識圣賢端的意,須于動處見天機。
浮天渺渺江流去,江流送我歸何處。寒日隱虞淵,虞淵若個邊。船兒難倒轉,魂接冰天遠。相見海枯時,喬松難等期。
蒙泉秋色登臨處,愁送將歸。一夢經時。腸斷佳人、猶唱渭城詞。春來重醉分攜地,人在天涯。別后應知。兩鬢蕭蕭、多半已成絲。
風卷霜濃,寒銷冰謝。一年皎月惟今夜。桑弧蓬矢慶門闌,云旌羽蓋連車馬。命服新翻,恩波如瀉。海沂致錦傅聲價。曉來和氣著梅梢,春隨溫詔看看下。
身內夫妻說與公,青衣女子白頭翁。金情木性相交合,黑汞紅鉛自感通。對月臨風神逸樂,行云布雨興無窮。這些至理誠難會,凝結真胎反掌中。
生來長是供花枝,凈幾添泉好護持。幾度湘簾春日影,今番相對夢回時。
月華如水天如空,蒼煙遠樹涵秋容。筆頭墨盡意不盡,參錯云山三四重。
端坐求如法,如法轉相違。拋法無心取,始自卻來歸。無求出三界,有念則成癡。求佛覓解脫,不是丈夫兒。
萬化根原天地心,幾人于此費追尋。端倪不遠君看取,妙用何曾間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