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學庵北窗雜書七首 其一
本慕修真謝俗塵,
中年蹭蹬作詩人。
即今恨養金丹晚,
且向江湖把釣緡。
本慕修真謝俗塵,
中年蹭蹬作詩人。
即今恨養金丹晚,
且向江湖把釣緡。
原本向往修煉真道遠離世俗塵埃,中年困頓失意成了寄情詩筆之人。如今遺憾當初修煉金丹為時已晚,暫且到江湖之上執竿垂釣度余生。
修真:道教指通過修煉達到真仙境界。
蹭蹬(cèng dèng):困頓失意,仕途受阻。
金丹:道教煉丹術所煉的丹藥,認為服之可長生不老。
釣緡(mín):釣魚用的絲線,代指垂釣活動。
此詩為陸游晚年退居山陰(今浙江紹興)老學庵時所作。詩人中年仕途坎坷(曾因主張抗金屢遭貶謫),晚年遠離朝堂,雖仍懷報國之志,卻轉而寄情詩酒、漁釣與修道,詩中反映了這一心路歷程。
全詩以平淡語言回溯生平理想與現實的落差,既可見詩人對修道未成的遺憾,亦體現其晚年退隱后自我調適的心境,是陸游晚年閑適詩中兼具個人情感與時代印記的代表作。
桂嶺東來下惡灘,蒼梧細柳綵云間。拍天二水通交廣,聳日高城跨北山。茆屋竹牌依古瀨,筒槽漁艇滿江灣。驛亭笳鼓中宵發,又報南天使節還。
山深風露易凄清,樹老于人若有情。萬里好秋尋不見,一花香處便分明。
吾家正對紫陽山,南向宜添屋數間。百歲十分已過八,只消無事守窮閒。齊侯北海楚南海,匹馬扁舟我過之。一事略如陸務觀,囊中真有萬篇詩。說與江湖故舊知,不曾得句未為詩。一更一至五更五,半是搔頭不寐時。路過偏嶺暑風涼,草色連天七寸長。無限牛羊無樹木,青青六月地椒香。南華六祖老盧能,宇宙千燈復萬燈。佛法平生吾不信,神交一二老詩僧。
江來萬里獨何求,劍去千年不可留。夜半霜華生月色,還疑精氣逐舟浮。
漁家幾世住林塘,朝朝暮暮見鴛鴦。蘆花雪暗門前路,楓葉紅垂屋角霜。蕭蕭林籟吹清樾,隱隱青山樹如發。煙開一棹度中流,持竿獨釣秋江月。
茲山表徐方,經過屢登眺。偶然尋舊游,策蹇偕所好。荒亭何蕭瑟,落日春風峭。河山挾霸氣,四顧雄懷抱。嗟此古戰場,豈容隱者傲。緬思放鶴人,無乃非高蹈。不見山下湖,清如眉眼照。河勢欲吞山,湖能益山貌。此中豈有意,河怒湖則笑。
東來冠劍想當年,英特兩兼俠與仙。盛世酣歌正跋扈,危時投袂自迍邅。管它京國多閒事,將謂風塵肯棄捐。未可蓬萊航弱水,待招吟魄返鄖瀍。
萬里長江白,半規斜日黃。焦山渾欲到,宛在水中央。
武侯未達隱隆中,聲名一夢慚大覺。玄武舍身至上神,敝屣軒裳輕五岳。千峰幻變若人心,瓊臺回首只一握。道人遺世本傲然,殿后倔峰故犖硞。上有野鹿銜靈芝,更羨猿鶴虛空踔。我今山中臥白云,敢笑孔丘稱博學。山行晴雨勝嬰孩,人心參道常代斲。
巖棲帶靈境,寥寥布金園。跫然足音少,所遇麋與猿。井灶白云里,枕席莓苔痕。懸燈夢石榻,蝙蝠飛前軒。腹中楞伽經,心解口不言。眾方委塵劫,此獨求真源。筍笠掛絕壁,卷衣弄潺湲。夜半月出山,泉蘿四垂門。了然忘天地,獨與靜者論。
二仲為鄰蔣詡家,蕭然鶴發映烏紗。春來歌唱惟消酒,老去園林尚種花。蚤卜居廬依木石,不論日月住煙霞。小齋半夜忘眠處,三尺盆池一口蛙。
日暮長楊獵騎歸,西風弓硬馬初肥。今年鹿尾休嫌少,且喜君王不合圍。禁臠酷思濃鹿汁,香蔬久厭小兒拳。龍岡采得班龍尾,一串穿來寄玉泉。
錦鞋裁來五色絲,千方制就欲誰衣。自慚輸與天孫巧,凡女從今不下機。
吾廬何所托,芳草蓼花西?;秘M漁郎路,悠然樵父溪。落英行處拾,佳句半無題。莎徑時來往,苔深茆屋低。
一自佳人墜玉樓,繁華東逐洛河流。唯馀金谷園中樹,殘日蟬聲送客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