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東山下井
從來耽酒須微祿,
絕祿三年酒盞疏。
百尺轆轤新浚井,
一杯聊慰渴相如。
從來耽酒須微祿,
絕祿三年酒盞疏。
百尺轆轤新浚井,
一杯聊慰渴相如。
歷來嗜酒需要微薄的俸祿支撐,失去俸祿三年后,酒盞也漸顯稀疏。用百尺轆轤新挖的井中取水,飲一杯井水暫且慰藉如司馬相如般口渴的自己。
耽酒:嗜酒,喜愛飲酒。
微祿:微薄的俸祿。
絕祿:失去俸祿。
疏:稀少,稀疏。
轆轤(lù lu):提取井水的工具,由支架、卷筒、曲柄等組成。
浚(jùn)井:挖井、淘井。
渴相如:用司馬相如典故。司馬相如患有消渴病(類似糖尿病),常感口渴,此處詩人以“渴相如”自比口渴的狀態。
推測詩作于詩人失去俸祿(可能因罷官、退隱等)后的清苦時期。此時詩人無法依賴微薄俸祿維持飲酒的喜好,轉而從挖掘新井、汲取井水等日常瑣事中尋找生活慰藉,反映了其對平凡生活的關注與適應。
全詩通過絕祿后酒疏、新井汲水的生活片段,以小見大,展現詩人在清苦境遇中的豁達心境。語言質樸,用典自然,于平凡中見真趣,是一首貼近生活的抒情小詩。
黃梁夢覺人千里,白璧歸來月一缸。尊酒幾時忘北海,束書無路到東窗。臥龍宛宛冰生壑,飛鶴翩翩雪灑江。無限心期總寥落,秋風煙樹引歸幢。
山川無微云,萬物粲可數。長江秋氣至,美人在中渚。涼風吹蘭舟,木葉下如雨。魴鯉豈必多,書卷良可咀。初非與世殊,聊以樂空屢。
一枕凄涼夢未休,忽聞簫管雜歌謳。誰知曲里聲聲思,都是羈人宛轉愁。
蒼蒼石穴五百里,炎熱寒涼一漢家。絳灌蕭韓同故道,關張不共出褒斜。
梅粉初嬌擬嫩腮。一枝春信臘前開。玉英珠顆傍妝臺。明月泛將疏影去,暗香疑是那人來。消魂獨自立空階。
節過霜風袞袞來,幽叢渾欲臥蒼苔。故知短簿朝天去,更為淵明特地栽。
清風終日自開簾,涼月今宵肯掛檐。琴里若能知賀若,詩中定合愛陶潛。
艾褐家紬闊闊裁,抱孫攜子看燈來。馀甘暫棄從教覓,莫斗機心漫自猜。
一夜東風,滿城和氣先吹徹。問春來也,幾點梅花雪。心事蹉跎,羞對東君說。長為客。去年時節。走馬銅臺陌。
玲瓏壓轡系絨鞍,付與詩人洗眼看。老子只憑雙腳健,梅花相對一溪寒。吾生焉往不三黜,此樂未央并四難。并與竹間孤鶴語,倦飛底用插脩翰。
密樹幽花似遠村,循除流水自渾渾。無僧肯送盧仝米,有客時過陸抗門。月暈河天魚散子,泥融雨徑竹生孫。十年四海干戈滿,似此遺民幾戶存。
仙舫晶屏,有人畫、洛浦靈妃眉嫵。歌扇輕約蘋風,云鬟醮香霧。芳渡口、銀奩浸綠。更紅了、櫻桃千樹。初度劉郎,三生杜牧,塵夢休賦。還憐我、似水才名,話佳日、匆匆莫閒度。都把一襟羈思,與前汀鷗鷺。扶窄袖、瑤絲代語。喚水仙、共點琴譜。只惜弦里飛花,斷腸何處。
春宵臥無相,月照五溪花。掬水洗雙眼,披云看九華。巖頭金佛國,樹杪謫仙家。彷佛聞笙鶴,青天落絳霞。
幾夜驪龍頷,偷攜徑寸游。蕪城雙月上,合浦一星流。影似懸鮫室,光疑發蜃樓。未須慚老蚌,照乘詫諸侯。
暮春多雨晝冥冥,羅生畫松當素屏。老蛟化為劍氣黑,白鶴下啄苔痕青。傳來日暮自篝火,夢入幽巖尋茯苓。不遇胡僧露雙腳,石函自了讀殘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