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陳留
天邊鵠影客心傷,落日驅車過外黃。
誰具草蔬邀郭泰,自慚名姓賞中郎。
巴河風起荒煙黑,博浪云開遠樹蒼。
明發梁園舊游地,十年潦倒愧行藏。
天邊鵠影客心傷,落日驅車過外黃。
誰具草蔬邀郭泰,自慚名姓賞中郎。
巴河風起荒煙黑,博浪云開遠樹蒼。
明發梁園舊游地,十年潦倒愧行藏。
天邊天鵝的影子讓游子心傷,夕陽下駕車經過外黃。誰能準備粗茶淡飯邀請郭泰般的賢士?自愧空有名姓被中郎賞識。巴河風起,荒煙籠罩一片昏黑;博浪云散,遠樹蒼蒼清晰可見。明日將出發前往梁園這舊游之地,十年漂泊潦倒,愧對自己的行止。
外黃:古地名,在今河南民權西北。
郭泰:東漢名士,以博學善交著稱,此處借指賢士。
中郎:指東漢蔡邕(曾任中郎將),此處代指賞識自己的人。
博浪:即博浪沙,在今河南原陽東南,為張良刺殺秦始皇之地。
梁園:漢梁孝王劉武所建園林,在今河南商丘,為漢代文人雅集勝地。
行藏:出自《論語·述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指處世態度或行止。
陳留為古地名(今河南開封附近),詩中提及外黃、博浪、梁園等地均屬其周邊。詩人途經舊游之地,觸景生情。結合“十年潦倒”句,推測此詩為詩人漂泊多年后重訪故地時所作,暗含對人生際遇的感慨。
全詩以旅途見聞為線索,借古跡與自然之景抒懷,通過用典與情景交融的手法,展現了詩人漂泊潦倒的困頓與自愧之情,語言沉郁,情感真摯,是一首典型的羈旅感懷之作。
深山知己獨癡狂,甘李誰憐不道旁。白露偶堪供客鼎,早春猶未薦山房。東坡豈有黃州夢,常父寧無湯餅腸。渴慰吞江真有約,扁舟共載入微茫。
舊是長松地,今來但一池。野花開菡萏,秋色蘸漣漪。水殿鄰薌國,犀渠洞藕絲。何當見形影,獨立夜深時。
乾若會稽筍,色比荊州銀。熟宜煨栗火,飲助擁爐人。低陰欲飛雪,酒微生頰熱。海上使方來,多饟不為餮。
水調山中不用符,老僧仍挾古茶壚。晚來送客前涇去,問道前涇月有無。
吳下要離子,相逢意氣存。千金生壯士,一飯死王孫。返馬亡秦塞,維舟破楚門。他時功業就,痛飲在中原。
電眼觀山老更真,能分天造一層層。直須擘華尊瀛手,始解鋪張入剡藤。
足錢便可不須侯,免對妻兒賦百憂。一笑相逢亦奇事,平生所得是清流。談天安用如鄒子,掃地還應學趙州。南北東西底非夢,心閑隨處有真游。
楊葉青青柳葉齊,煙村渺渺楚江西。湖邊芳草連天綠,馬上春禽盡日啼。渡水暝云千片落,到城新月一痕低。游人元自耽風景,翻向黃昏憶故蹊。
高閣春波上,登臨獨愴然。故鄉從此去,久客未言還。花好誰家屋,帆輕何郡船。朝來有微雨,應灑郭西田。
攝取精神入鏡中,嶺南人物孰為雄。莊生妙解吾非我,隨意君前一笑逢。
春雨晝連夕,閑愁鬢欲蒼。鶯聲在官柳,草色映書床。每念庭闈遠,仍憐簡帙荒。卻思摩詰室,清坐只焚香。
曾對青藜太乙精,路通金碧擷英靈。小婦年來知筆札,挑燈口授伏生經。
歸來無所適,剩有草玄亭。巖溜千絲滴,云蘿四壁青。燃燈聽佛偈,酌酒試茶經。若論浮生理,惟知醉與醒。
青春正及笄,削發度為尼。別母留妝粉,參師歇畫眉。幻真臨鏡現,生滅帶花知。未必今來悟,前身受記誰。
蜀山高巖巖,英物世非少。青藜卯金子,高步絕云杪。思苦鳴輒悲,詞深誼難曉。知音有古人,紙上自傾倒。我昔賢關游,相逢粲衣表。東歸拜言贈,篋笥至今好。重來已鬼錄,魂魄蜀天渺。蓬山訪高躅,空舍不停繞。定尋窮孟郊,相酬類雙鳥。莫作人間來,世路轉難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