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向書友
曾聞向始平,能注《南華經》。
之子真苗裔,江山發性靈。
寒蛟終謝餌,老鶴不梳翎。
載酒鶯花節,長吟入洞庭。
曾聞向始平,能注《南華經》。
之子真苗裔,江山發性靈。
寒蛟終謝餌,老鶴不梳翎。
載酒鶯花節,長吟入洞庭。
曾經聽聞向始平,能夠注解《南華經》。你真是他的后代,江山美景激發你的才情。寒蛟最終會拒絕誘餌,老鶴也不會梳理羽毛。在鶯啼花開的時節載酒出游,長聲吟詠著進入洞庭。
向始平:指晉代玄學家向秀,官至黃門侍郎、散騎常侍,曾為《莊子》作注。
《南華經》:即《莊子》,唐玄宗天寶初,詔封莊周為南華真人,稱其著書《莊子》為《南華真經》。
之子:這個人,指書友。
苗裔:后代。
寒蛟謝餌:比喻不貪圖名利。
老鶴不梳翎:表示保持自身的自然本真,不刻意修飾。
鶯花節:指春天鶯啼花開的時節。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與這位書友相識,聽聞其才情和品格,在春天時節有感而發寫下此詩,表達對書友的欣賞與情誼。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書友才情與品格,突出特點是用典和意象運用精妙。在文學上雖未產生廣泛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友人的真摯情感和高雅的審美情趣。
雪晴那復雨,雨雪苦纏綿。
連月無行地,窮冬不見天。
穴居貍舐掌,水宿鷺聯拳。
更道深山里,翁饑歇午煙。
灼然大道如大海,浩無涯涘深無底。
????萬有資之生,生生不已由茲始。
飲者大小隨所量,隨量滿足皆厭喜。
有人直欲探其源,得其源矣進無止。
若從涓滴識全潮,方信萬波元一水。
未妨行樂少年場,倚徙東風醉一觴。
芳樹染成啼血艷,落花流出漲痕香。
陰陰春色和天老,脈脈愁情共水長。
坐閱流年能幾見,菱花應笑鬢邊霜。
窮腹便便詫老邊,敢將文字壓前賢。
愁懷不作功名想,衰鬢從教兒女憐。
客路知心惟有月,書燈話舊更何年。
欲投名字來吟社,已濕寒灰不復然。
薝卜林中忍辱仙,春來戲作散花天。
曉山寒勁云迷色,夜帳光生月鬭妍。
北海無書羝不乳,朝陽有路馬難前。
從知造物憎賢達,擁絮高吟更自憐。
不堪老病縛閑身,面目崢嶸歲月新。
半世畧無如意事,五年慣作在家貧。
悠悠懷抱希知我,詡詡交游喜負人。
俯仰世情都勘破,西風獨立岸綸巾。
祇有去日數,悠悠歲月除。
再三來使語,千萬故人書。
老況難為別,親情暫以疎。
往來愁道路,吾道竟何如。
匣空龍得偶,廚封畫通神。可憐種瓜客,猶自標故秦。
當時祖龍死,逐鹿灞水春。早飛將軍檄,晚分丞相茵。
抵死心不閑,不顧芻狗陳。陶朱去越后,未肯休此身。
猶聞載窈窕,千金散賤貧。何如白云叟,自與青山鄰。
十年一易世,眉目輒少嚬。悠悠華山里,甘作騎馿人。
寒城十月交,萬葉風蕭槭。
林幄變浮紅,水鏡湛虛碧。
維時子吳子,驅車欲何適。
千里想莼羹,去作水鄉客。
我非莼羹客,海嶠有兄伯。
譬如鹍與鵬,形影困乖隔。
去鄉三十載,如浮家泛宅。
相思不即見,歲歲累行役。
感此歲寒情,高歌慰離析。
看君乘長風,健翮搏水擊。
自是雪香骨,風霜閱四時。
紙包防蠆尾,泉浸浴瓊肌。
不作離愁斧,能為潤肺醫。
看渠津潤處,詩就已涎垂。
雪峰不登岳,辛苦事參訪。
虛空開笑口,猿鶴增悲悵。
我昔乘天風,絕頂倚藤杖。
群山如子來,萬境供一望。
至今清夜夢,吟嘯煙云上。
道人膽氣粗,一葉吞湘浪。
欲識活祖師,告君語非妄。
綠苔裹斷磚,便是南岳讓。
送春過棠峰,假步自登眺。行田走詰屈,攀磴上?窱。
岡巒聳四圍,崖壁儼雙峭。野芳躑躅紅,林宿離黃叫。
感彼松下人,脆甚風中燎。精靈散埃氛,骨肉蔽窾竅。
晝眠嘷狐狌,夜照飛熠燿。朗悟豁余悲,清響發長嘯。
思君客沃洲,對面隔蓬嶠。扣門乏因緣,更仆煩請召。
流落俱異鄉,節奏本同調。風高鹢退飛,月落牛反噍。
夷猶憇仙宮,酬答領道要。幽尋屋種梅,雜坐逕披藋。
棋枰夜半局,丹灶晝殘燒。心期迥獨詣,世誘浩難掉。
詩興逼行云,樹色留晚照。拾翠記前游,舉白倒余釂。
桐尾隠寶匣,龍文掩魚鞘。何日聯華鑣,葭菼亂漁釣。
子房英特人,易老窮根柢。縱橫出妙用,萬變不離體。
當其報秦時,家難不顧弟。揮槌搗祖龍,結客自燕薊。
天地為震動,此身一稊米。秦亡志雖酬,韓破顏仍泚。
來謁龍準公,投機類天啟。中原紛戰爭,兩強力難觝。
雍容談笑間,國恥竟刷洗。舊君有反服,臣子獲盡禮。
雄心就斂退,勛業猶唾涕。仙人在何許,高步凌北濟。
壑松作糗糧,煮石當酒醴。千載邈高風,仰望首重稽。
遼海有黃鶴,翛然出塵姿。
結巢青松頂,百丈無柯枝。
磐石護其卵,清露哺其兒。
一朝羽翼成,丹霄恣遨嬉。
夕倦宿月窟,朝饑飲瑤池。
升高忽反顧,昔是今已非。
歸來三嘆息,塵俗無由知。
焉能與眾鳥,碎啄隨雄雌。
欲語不可了,復作摩天飛。
仰望邈不及,千載留余悲。
骎骎鏡里鬢霜侵,偶占溪東十畝陰。
風雨四時無盡藏,松篁終夜有余馨。
家藏為米難糊口,日課除詩罕用心。
誰說倉曹任窖谷,近來家富屢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