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景齊歸平陽二首 其二
君住平陽縣,無家不讀書。
計偕今已廢,師授未應疏。
兵革崩騰后,衣冠喪蕩馀。
別懷似難寫,吾道竟何如。
君住平陽縣,無家不讀書。
計偕今已廢,師授未應疏。
兵革崩騰后,衣冠喪蕩馀。
別懷似難寫,吾道竟何如。
你住在平陽縣,那里家家戶戶都重視讀書。科舉舉薦如今已廢止,老師的傳授也不應疏忽。戰亂動蕩之后,士人們大多散失。離別的情懷難以言說,我的理想和主張究竟該如何實現呢?
計偕:漢代郡國每年把應舉的人連同上計簿使一并遣送朝廷,稱為計偕,后泛指舉人赴京會試。
兵革:指戰爭。
衣冠:指士大夫、官紳。
推測創作于戰亂時期,科舉制度廢止,社會動蕩不安,士人的生活和文化傳承受到嚴重影響,詩人在送別友人時有感而發。
此詩主旨是借送別友人,反映戰亂對文化和士人生活的破壞,體現詩人對文化傳承和自身理想的擔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動蕩局面。
榮路輝輝日月依,云霄奕奕孔鸞飛。輔臣對罷升金殿,日日絲絇侍袞衣。
搖落天涯暮,羈棲感不勝。無家遂耕隱,有婦作吟朋。多病風懷減,悲秋客思增。吾生安守拙,與世敢模棱。
江南江北,握手相看那易得。今夜重逢,翠筱黃花伴燭紅。浮杯大嚼,顧我何如家弟樂。車馬湖邊,明日西風絕可憐。
永夜繡屏孤,香爐金猊冷。薄幃寒透五更風,霜月欺燈影。落葉斷魂驚,短夢仍無定。窗外鴉聲續雁聲,不管愁人聽。
驅車漁陽坂,四野何蒼蒼。我友駕言邁,去去天一方。踟躕一斗酒,相送渡河梁。豈無弦歌曲,可以佐杯觴。仰視浮云馳,蒼白忽相望。黃鵠一為別,悲鳴聲正長。何況同心子,當為參與商。人生如浮梗,良會安可常。俛仰感平生,豈不結中腸。愿為雙飛翼,送子以翱翔。相思郁以紆,我懷多苦辛。苦辛將何道,念此平生親。總角從君游,奄忽二十春。歲月一何迫,白日如飆塵。恩深不可報,情至日以新。兩心托金石,何乃慕雷陳。風波一相失,怨彼江路津。日長苦道遠,繾綣竟不申。豈無里巷游,邈若胡與秦。久要茍不替,燕越如比鄰。何必岐路側,空為兒女仁。步出燕東門,海月聿已曉。班馬蕭蕭鳴,流猋來遠道。江湖深且長,南望令人老。感彼荊卿徒,烈風世所少。懷恩不返顧,長虹日中縞。平原三千士,風期一旦掃。咄嗟世上兒,論交何草草。愿持歲寒心,皓首長相保。
古柏參天已劫焚,喬林依舊引清薰。陣圖常捍巴江水,羽扇曾揮相嶺云。祠近園陵猶顧命,身終王事竟全軍。自憐食少無生理,五丈原頭悵夕曛。
墻根數席地,聊爾遣耘治。年豐菜亦熟,采掇斯及時。拔葵愧公儀,學圃非樊遲。幸逃肉食鄙,用補囊粟饑。
范增毒如蠍,其毒與常殊。螫人入骨髓,百節為之枯。鴻門毒一發,龍種幾成俘。咸陽毒再發,助羽肆焚屠。所幸分羹事,亞父已去諸。假令增在楚,其毒益難瘉。不殺亦不縱,漢王將何如。成楚事不足,敗漢事有馀。毒人終自毒,身死發背疽。
凈埽蛛塵四壁空。小屏山疊石玲瓏。背山三面水如弓。午枕倦聽菰葉兩,曉闌寒耐柘枝風。碧愔愔地藥爐紅。
一丘亦自足煙霞,不以蕭條負歲華。草市縱非江總宅,橘洲何論李衡家。中山但可求醇酒,小隊誰期過浣花。海雁南飛新朔氣,夜來霜已滿蒹葭。
一春強半雨中過,節過清明日始和。垂老看春知幾度,乘春不飲欲如何。細君手釀已新篘,準備尋春作勝游。明日東山修褉事,不知諸友肯從不。
靈山鐘地脈,古洞隱云臺。路引千松入,門臨一鑒開。振衣憐晚步,倒屣漫相催。會合天應定,披蹊擬剪萊。廿年違縮地,千里慶登臺。蟾桂叢叢發,綏桃歲歲開。稱觴霞共割,覓句雨初來。欲纘南山什,賡歌愧有萊。沙貝留芳躅,江門峙釣臺。萬年洙泗澤,一派石塘開。不老朱顏在,寧因白發催。況多沂點伴,信足是蓬萊。
黔婁蘊雅操,守約遺代華。淡然常有怡,與物固無瑕。哲妻配明德,既沒辯正邪。辭祿乃馀貴,表謚良可嘉。
莫問宮腰損幾枝,鳳城寒峭更相思。輕帷翠箔陰陰見,夢雨靈風故故遲。樽酒無憀惟惜別,梅花如雪獨裁詩。誰知一掬傷春淚,凋盡青燈兩鬢絲。
舊業荒三徑,嚴親滯一官。十年遭喪亂,萬狀忍饑寒。作客曾何補,依人總覺難。愁多怯霜鬢,引鏡幾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