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藏舊畫效前人論畫絕句各系一詩 其三
宋僧容藉宋僧傳,
獨坐扁舟七百年。
蔬筍味除開士氣,
春蠶吐繭筆絲聯。
宋僧容藉宋僧傳,
獨坐扁舟七百年。
蔬筍味除開士氣,
春蠶吐繭筆絲聯。
這位宋代僧人憑借宋僧傳而留下聲名,他獨自坐在扁舟上的形象已歷經七百年。去除了畫作中清淡寡味的風格,展現出高雅的文人氣質,那畫筆就如同春蠶吐繭般連綿不斷。
容藉:憑借某種事物留下形象、聲名等。
蔬筍味:原指詩文中的清淡寡味,這里指畫作風格缺乏高雅氣質。
士氣:指高雅的文人氣質。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作者在欣賞家藏的這幅宋代僧人畫作時,有感于其獨特的風格和歷史價值,結合前人論畫絕句的形式進行創作。當時或許繪畫藝術氛圍濃厚,作者對繪畫有深入的研究和獨特的見解。
這首詩主旨在于評價宋代僧人畫作,突出其去除俗氣、展現高雅士氣的特點。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比喻展現了畫作的魅力,在論畫詩中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厚于太古暖于春,耳目無營見道真。果使屈原知醉趣,當年不作獨醒人。
相思何日得相逢,料想君心與我同。莫怪近來書寄少,雁飛不肯下秋空。
獨坐幽篁陰,停繡更鳴琴。葉齊林影密,惟有清風心。
命服煌煌,跬步中度。慶輯皇闈,化行海宇。禮具樂成,惕若戒懼。寶璐厥躬,有秩斯祜。
雷奮雨百倍,云馳峰四移。山靈好才氣,獻此一段奇。
留不得。滿目凄涼行色。黑水白山何處極。為君心惻惻。相望一村猶隔。忍說天南地北。門外垂楊春自碧。明朝愁與折。
舊艇仍同泛,名山得再窺。野塘添活水,脩竹更新枝。仆喜曾來客,篇題未了詩。明朝復成別,沉醉不須辭。
握手論心盡鹖冠,相逢何意復長安。衣裁薜荔元同色,劍合芙蓉好并看。明月萬家閶闔曉,青山十載路岐寒。憑陵欲望燕臺氣,一片星河繞畫闌。
看花隨柳湖邊去。似邂逅、水晶宮住。劉郎筆落驚風雨。酒社詩盟心許。玉關外、不辭馬武。便好展、云霄穩步。郴江自繞郴山路。欲問功名何處。
美人貂帽玉驄馬,誰其從之臂鷹者。沙寒草白天雨霜,落日馳獵遼城下。塞南健婦方把鋤,丈夫邊成官索租。
信聽讒言疾不除,忠臣須殺竟何如。會稽既雪夫差死,泉下胡顏見子胥。
大道茫茫鼎峙分,個中誰為破重籓。須知問禮當時地,不必西方兩足尊。
寒時便具熱時風,饑漢那知食藥功。莫怪禪師向西笑,緣師身在長安東。
清閑自合無憂累,白發何因更颯然。遙望孤飛下秋水,雪花一片落晴天。
老來無復事狂游,倚杖看花動客愁。病骨怯寒春不管,柳棉風里木棉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