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感事二首
百二山河已失扃,孤城獨戰血魂腥。覆蕉鹿在寧非夢,篝火狐鳴竟不靈。
既與群雄爭帝鼎,忍隨降虜到皇廷。致身早得歸麟閣,應共長驅下建瓴。
天星夜落水犀軍,又見吳宮走鹿群。睥睨金湯徒自固,愴惶玉石竟俱焚。
將軍只合田橫死,國士寧無豫讓存。風雨明年寒食節,□盂誰上太妃墳。
百二山河已失扃,孤城獨戰血魂腥。覆蕉鹿在寧非夢,篝火狐鳴竟不靈。
既與群雄爭帝鼎,忍隨降虜到皇廷。致身早得歸麟閣,應共長驅下建瓴。
天星夜落水犀軍,又見吳宮走鹿群。睥睨金湯徒自固,愴惶玉石竟俱焚。
將軍只合田橫死,國士寧無豫讓存。風雨明年寒食節,□盂誰上太妃墳。
山河險要之地已失防守,孤城獨自奮戰,戰場上血腥彌漫。就像夢中覆蕉尋鹿,這一切難道不是一場夢嗎?那如陳勝吳廣篝火狐鳴般的起義也終究沒有起到作用。既然已和群雄爭奪帝王之位,又怎忍心跟著降虜到朝廷。若早早建功能名登麒麟閣,就應該長驅直下勢如破竹。夜晚天星墜落,精銳的水犀軍潰敗,又看到吳宮如同鹿群奔逃般混亂。自以為固若金湯的城池只是徒然堅守,最終倉惶間玉石俱焚。將軍應當像田橫那樣壯烈赴死,國士難道就沒有像豫讓那樣的忠義之士存在嗎?到了明年寒食節風雨之時,還有誰會去太妃墳前獻上祭品呢。
百二山河:形容山河險固之地。失扃:失去鎖鑰,指失去防守。
覆蕉鹿:出自《列子·周穆王》,比喻世事變幻,得失無常。
篝火狐鳴:指陳勝、吳廣起義時假托狐鬼之事以發動群眾。
帝鼎:象征帝王之位。
麟閣:即麒麟閣,漢宣帝曾將功臣畫像陳列于此。
建瓴:高屋建瓴,形容居高臨下,不可阻擋。
水犀軍:指精銳的軍隊。
睥睨:原指城墻上如齒狀的矮墻,這里引申為自以為堅固。
田橫:秦末起義首領,不肯降漢而自殺。
豫讓:戰國時期晉國人,為報答智伯知遇之恩,多次行刺趙襄子。
寒食節:傳統節日,在清明前一二日,有禁火、掃墓等習俗。
□盂:此處原文缺失一字,盂為盛食物的器具,這里指祭祀用品。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應是在朝代更迭、戰亂頻繁的背景下創作。當時國家面臨著山河破碎、戰爭不斷的局面,詩人目睹了社會的動蕩和人民的苦難,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國家興亡、戰爭殘酷,贊頌忠義精神。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借古喻今,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特定歷史時期文人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思考。
妙筆王維圖莫就,多才康樂詠難窮。 樓臺一族出云杪,激雪浪生寒澗風。
畢竟風光四月清,霏霏梅雨潤春明??椭幸饩w披青荔,夢里家山熟紫櫻。
掃地焚香他日事,毀車殺馬此時情。那堪更聽思歸引,早辦漁樵老一生。
禪心定后絮難飄,舊愿深慚謚洞簫。萬事都歸張翰酒,十年不艷馬卿橋。
文章花樣來賓戲,跌宕風情入解嘲。醉后略嫌豪氣在,胸中五岳未全消。
誰從藥店唱飛龍,驚座才名有孟公。氣感德星輝舊雨,賦成雌霓鬯雄風。
深譚各抱千秋恨,投刺還疑四海空。領取拈花微笑意,句章姚與豫章熊。
云萍小聚一亭高,風捲蒼蒹起怒濤。勝會難忘黃叔度,新詩宜付薛陽陶。
花當倦后歌猶蕩,酒到酣時笛亦豪。更喜西山來入座,分青此日為吾曹。
風流人物兩相逢,白傅高文紀漢公。 三圃五亭裝郡景,千花萬卉媚春風。
春色醉巴陵,闌干落洞庭。 水吞三楚白,山接九疑青。 空闊魚龍氣,嬋娟帝子靈。 何人夜吹笛,風急雨冥冥。
軟翠冠兒簇海棠,砑羅衫子繡丁香。閑來水上踏青陽。 風暖有人能作伴,日長無事可思量。水流花落任匆忙。
四海中間,第一清流,惟有可齊??雌缴`履,真如冰玉,雄文光焰,不涴塵埃。無佑諸賢,紛紛臺省,惟有景仁招不來??駷懙?,獨中流砥柱,屹立崔嵬。 掛冠有請高哉。但清廟正需梁棟材。便撐舟野水,出航巨海,有官鼎鼐,無地樓臺。制菊齡高,看萸人健,萬頃秋江入壽杯。經綸了,卻馭風騎氣,閬苑蓬萊。
一瓣芙蕖是彩舟,棹歌離思兩夷猶。 風鬟霧鬢遙相憶,月戶云窗許暫留。 波冷綠塵羅襪曉,恨添紅葉翠顰秋。 雙鸞鏡里瑤臺雪,任是無情也上頭。
冷眼三邊處。喜舍人、水濱躍馬,上京西路。三國英雄千載矣,開勝依然如故。這勛業、向誰分付。袖里翰林風月手,也何妨、戮力風寒護。談笑暇,詩吟虜。 峴山幾載無人顧。幸如今、翦除荊棘,掃清飆霧。換得東南新局面,政欠十分著數。算人物、須還羊杜。玉帳籌邊機會好,把規模、趕出中原去。天下事,書生做。
拂劍整裝,光射紫霄,斗牛色寒。大丈夫不作,兒曹離別,何須更唱,三疊陽關錦還鄉,油幢佐幕,誰道青天行路難。從今去,聽聲名焰焰,飛動岷山。 征途少飲加餐。要做取功名久遠看。卷長風吹醒,劍關云氣,更須砥柱,三峽驚湍。聞道槐庭,已登安石,此去須彈貢禹冠。明年里,踏梅花有分,相見長安。
佛手撐慈航,尚欲濟我人。 寄語作舟者,江濤渺無津。
嵩嶠云高,洛川波暖。舉頭喬木森無斷?!酢酢跤杲^風塵,小橋頻過春渠滿。□□離宮,□棱斗煥。萬家羅綺多游伴?!酢酢酢踝燥L□,□□是處喧弦管。
土瘠事刀耕,家無終歲蓄。 所資鹽井利,持易他州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