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昔行三首 其三
憶昔吾年十四五,干戈飄蕩丁百憂。蹉跎乾蔭又旋失,拊我畜我維母留。
時艱斗米錢八百,尋常一飯勞綢繆。生計盡出母十指,機聲晨夜無停休。
母病一日廢操作,舉家饑困啼啾啾。母聞兒啼為強起,機絲重理宵鐙篝。
更出看囊錢數個,命市不饦聊充喉。兒既得飽惟慢游,母恐兒貽門戶羞。
補緝楹書就外傅,節縮縑帛供束脩。
吁嗟呼,母之愛兒無不周,兒之報母無一酬。白頭空灑孤兒淚,江水滔滔不盡流。
憶昔吾年十四五,干戈飄蕩丁百憂。蹉跎乾蔭又旋失,拊我畜我維母留。
時艱斗米錢八百,尋常一飯勞綢繆。生計盡出母十指,機聲晨夜無停休。
母病一日廢操作,舉家饑困啼啾啾。母聞兒啼為強起,機絲重理宵鐙篝。
更出看囊錢數個,命市不饦聊充喉。兒既得飽惟慢游,母恐兒貽門戶羞。
補緝楹書就外傅,節縮縑帛供束脩。
吁嗟呼,母之愛兒無不周,兒之報母無一酬。白頭空灑孤兒淚,江水滔滔不盡流。
回憶往昔我十四五歲時,戰亂不斷,遭遇諸多憂患。父親離世,撫養我的只有母親。當時時局艱難,一斗米要八百錢,平常吃頓飯都得精心籌劃。全家生計全靠母親雙手,織布機日夜不停。母親生病一天沒法勞作,全家就饑餓困窘,哭聲不斷。母親聽到孩子啼哭強撐起身,夜里在燈前重新織布。還拿出口袋里僅有的幾個錢,讓去買餅來充饑。孩子吃飽后只知閑逛,母親怕孩子給家族丟臉。縫補好書籍送孩子去求學,節省錢財交學費。唉,母親對孩子的愛無微不至,孩子卻無法報答母親。我白發蒼蒼只能空灑孤兒淚,這淚水如江水滔滔流不盡。
干戈:指代戰爭。
丁百憂:遭遇諸多憂患。
乾蔭:指父親的庇護。
綢繆:原意為緊密纏縛,這里指精心籌劃。
不饦:即馎饦,一種面食,類似今之面片湯。
楹書:泛指書籍。
外傅:指老師。
束脩:送給老師的酬金。
此詩創作背景應是處于戰亂時期,社會動蕩不安,百姓生活困苦。詩人回憶自己年少時的經歷,當時父親早逝,家庭重擔全落在母親一人身上,母親含辛茹苦將詩人養大,詩人在母親離世后,懷著愧疚和思念之情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歌頌母愛的偉大,表達詩人對母親的感恩與愧疚。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樸實的語言和具體的生活場景描寫,讓讀者深切感受到母愛的無私。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廣泛影響,但在表達親情方面具有一定感染力。
春柳黃如鵝,春風揚綠波。美人在何許,忽若阻山阿。攀條弄白日,常恐歲蹉跎。懷思郁不舒,佳期將奈何。良辰難驟得,臨風空浩歌。
玉關人去嘆飛蓬,織罷回文望遠鴻。已學征夫同結陣,還如愁妾漫書空。偃波夜渡湘南水,垂露秋翻塞北風。近得蘇卿消息否?君王正在上林中。
有地逃銅馬,無心待玉魚。牛眠今可矣,龍耳欲何如。荷鍤千巖去,連轆十日馀。殷勤古松下,為剖甕中書。
涼云如練坐來收,此夜家家望女牛。列宿總隨天北轉,明河不共海東流。銅龍漏轉三更月,白雁聲傳兩地秋。笑卜蛛絲憑遠信,有人相憶鳳凰樓。
漢宮有明月,秋風悴碧枝。紫苔繡壁帶,積翠隱罛籬。夜久星河變,人來鸚鵡知。舊恩隨露瀉,馀歡與日移。尚憶朝辭輦,深承夜誦詩。陽阿新得幸,谷永況多辭。指斥椒房寵,吹求飾室疵。榮枯付階草,物化效冰澌。無言掩明鏡,千古妒蛾眉。
春草冥冥雨暗阡,轉頭二十七更年。平生自謂心如鐵,腸斷徐卿泣母篇。
江風蕭蕭江樹枯,使君走馬尋郊居。不嫌野老守貧賤,肯同草坐論詩書。燈前斗酒暫為樂,天上丹心思遠圖。我家功業著漢代,勖哉善保千金軀。
秾香碎夢鎖重簾,入道琴心落指纖。還是美人真懺悔,朝來刺血寫花嚴。
樹影輪囷日影微,槿花爛漫芷花稀。青蠅不畏儒衡扇,何處爭來撩亂飛。
長林風急送清秋,哀角凄凄倦倚樓。金馬未容方朔待,烏衣猶戀謝家游。芙蓉碧嶂年將改,雁鶩青天晚更愁。故國山川一回首,賦成寧似滯荊州。
入眸明月若鉤鐮,低戶約人談。鐘聲乍起消殘歲,一壺酒、遙對江南。微醉尤思前事,酣眠還夢鶼鶼。當年新綠濺珠簾,人手弄云簪。花前羞赧癡無語,半推卻、近了青衫。茲日無從磨鬢,奈書寄說呢喃。欲將心事賦紅箋,未寫淚輕潸。去年秋月憑杯盞,影成雙、同醉花前。嗔笑還揮蕓袖,香風拂過闌干。入眸傷是舊時蘭,花老似人顏。癡癡說道傷心處,落鶯悲、柳細桃殘。何日雙雙還就,當年苑上秋千。
大患浮生為有身,幾番壯氣困朝菌。微軀火宅焚將燼,布被冰湖慘不溫。天黯淡,夢氤氳。每從病里覓青春。殷殷一管心頭血,卻比年時濃幾分?
公子杏園中,邀人射角弓。張弦驚滿月,鳴鏑應長風。力倚千鈞重,心期一中工。清秋鞍馬健,莫謾擬飛鴻。
積暗春寒燈事闌,更堪人日雨漫漫。已拚今夕愁相向,只恐明朝晴亦難。南陌綺羅空對酒,東鄰書札問加餐。新花細草吾憐汝,獨有蘭膏不耐殘。
善頌堂中客,華嚴會里人。生為天所祐,沒與佛相親。祖送逾千兩,哀號動四鄰。宜祠瑞筠社,永配蜀江神。鄉校咨模范,閨門慕典刑。愛看高士傳,欲注凈名經。素節標家牒,芬情勒冢銘。近誰瞻碧落,應見少微星。文行俱高妙,聲名五十秋。君恩來草澤,子舍上瀛洲。有相身須盡,無誰淚不流。庭前云蓋石,長伴影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