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江泰發晦庵書院小學教諭
翩然歸去兩芒鞋,朱子書堂小學齋。
好向四書尋骨髓,敢辭五嶺役筋骸。
晦傳可是終無愧,遁筮誰知晚□佳。
前哲持身但如此,知時豈不有吾儕。
翩然歸去兩芒鞋,朱子書堂小學齋。
好向四書尋骨髓,敢辭五嶺役筋骸。
晦傳可是終無愧,遁筮誰知晚□佳。
前哲持身但如此,知時豈不有吾儕。
你輕快地穿著草鞋回去,前往朱子書堂的小學齋執教。要好好從《四書》里探尋精髓,不要怕在五嶺之地奔波勞累。傳承晦庵之學若能做到應問心無愧,隱居的選擇誰又知道晚年是否美好呢。前代賢哲就是這樣立身行事,明白時勢的難道沒有我們這些人嗎。
翩然:輕快的樣子。兩芒鞋:穿著草鞋,指出行。
朱子書堂:指晦庵書院,為紀念朱熹所建。小學齋:小學的學舍。
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骨髓:比喻精髓。
五嶺:指大庾嶺、騎田嶺、都龐嶺、萌渚嶺、越城嶺,這里泛指偏遠之地。役筋骸:指奔波勞累。
晦傳:傳承晦庵(朱熹)之學。
遁筮:指隱居的選擇。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當時可能是友人江泰發要前往晦庵書院擔任小學教諭,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此詩,既表達對友人的期許,也體現出對學術傳承和人生態度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在于鼓勵友人在教學崗位上深入鉆研經典、傳承學問。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學術傳承和人生價值的關注。
年來去國故遲遲,坂上長鳴老益悲。
不作居山慚捷逕,彊須了事學癡兒。
風霜冷面何能笑,藜藿空腸未厭饑。
里巷定無楊得意,朝廷合有鄭當時。
一劍已飛去,千年池尚存。
浮圖入云表,古寺倚山根。
虎踞石形險,龍潛水氣昏。
闔閭成底事,遺恨滿乾坤。
齊王未知瑟,吳犬終怪雪。越游售章甫,念子當折閱。
一鳴豈無年,百計但有舌。
西風吹曉波,晨景散文纈。嘈嘈雙櫓鳴,萬里欲俄瞥。
江山真可人,得酒慰愁絕。咄咄無足云,與子男兒別。
寒溪數寸爾,下有萬里天。
煙云自變怪,寸碧殊湛然。
蘋風亦可人,寧妨暫漪漣。
終觀鏡面平,與君受媸妍。
有苔綠蒙茸,孺子俯可搴。
前窺漸難量,忽此清泠淵。
魚??亦無蹤,但見空月圓。
陶翁步屧處,獨俾支郎肩。
倚策心自知,鷗鷺紛聯翩。
手調鼎劑作清涼,不秘千金肘后方。
閑數嶺云松自翠,臥聽梅雨藥初香。
三山夢斷黃粱熟,一逕莓封白日長。
我欲從公結幽隱,不干泉石解膏盲。
富貴日厭意,志愿男子多。饑寒一身贅,奈此兩臂何。
有子立參肩,于人猶負疴。食菜色染顏,肘露枯樹柯。
柴門曠賓從,汝往張雀羅。不粒尚猶可,無酒傷天和。
半世友孫生,斗祿才免薖。割腹送名酒,一飲衰頰酡。
弱子知有酒,走戲如投梭。鐡也未抵醉,阿林先緩歌。
環守獨腳銼,杯到傾長河。我若不飲酒,顧影已婆娑。
仰看頹簷日,去去疾滄波。
太平事業按商周,麟閣儀形待子留。
壯士長歌三箭定,鴟夷歸老五湖秋。
生涯底事空藏劍,英氣平時已食牛。
歌扇舞衫今太寂,暮云佳句敵湯休。
而今漫叟正聱牙,無復新詩賴碧紗。
行馭乘風方少快,歸期破鏡盡從差。
月頭漸黑山云??,雨腳更斜江路義。
寒士規模新宰相,這回行處亦堤沙。
遠意難隨燕燕歸,故園春冷杏花稀。
虛名自古雙蝸角,別業從來一釣磯。
已后無人能立雪,他年知子可傳衣。
結廬薄有西山地,更遣何人賦式微。
欲挽行人入醉鄉,殘春岐路日偏長。
花容貼雨蜂兒靜,麥浪翻風燕子涼。
心計已高劉晏幕,恩波終戴召公棠。
去思正伴東溪水,聽得潺湲更斷腸。
海上仙人為守關,杖頭風月冷金镮。
秖緣長者曾傾蓋,不為諸侯故出山。
瘞鶴字勤衫袖黑,敲門詩苦鬢毛斑。
歸來一缽東堂飯,自有溪云作伴閑。
年來初識小馮君,鞭靮何妨馭晏嬰。
三世卿云涪水秀,一門巢許蜀山清。
飄零殊幸逢公子,邂逅相看不世情。
入手華標歸早晚,愿扶藜杖出山迎。
妙齡壁水興何窮,投筆幡然定遠功。
寶仗初依金碧輅,鐵鞭閑靜海連風。
萱堂歸去椒觴近,珠珮收來漢月空。
明日紫騮嘶曉雪,故人端在亂山中。
老翁望封竟無有,自是翁骨生來丑。
猿臂懸知不入相,且有殺降聊借口。
翁今遠孫骨雖瘦,不解射雕能飲酒。
自漢至今太寂寥,何得遙遙紀華胄。
尚方侯印只方寸,豈有鑄金大于斗。
為翁力取置肘間,令翁千歲無恨顏。
外臺綱紀掾,先辟漢名人。
霜隼九秋氣,風駒千里塵。
鄉評元自好,府望復名新。
竹箭黃金鏃,送君江水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