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柳四首 其三
離恨天中墮一星,花為飛絮子為萍。
不逢濯濯靈和殿,偏近勞勞送客亭。
朝雨輕塵歌再疊,曉風殘月酒初醒。
縱教及第衣能染,幾見高軒為爾停。
離恨天中墮一星,花為飛絮子為萍。
不逢濯濯靈和殿,偏近勞勞送客亭。
朝雨輕塵歌再疊,曉風殘月酒初醒。
縱教及第衣能染,幾見高軒為爾停。
它像是從離恨天墜落的一顆星,花化作飛絮,籽變成浮萍。沒生長在如靈和殿般美好的地方,卻偏偏靠近那充滿離愁的勞勞送客亭。清晨的雨洗凈輕塵,《陽關》歌聲再次唱起,曉風輕拂,殘月掛空,人剛從酒意中清醒。縱然它能讓及第者的衣衫染上柳色,又有幾回能見到顯貴的車駕為它停留呢。
離恨天:佛教認為須彌山有三十三層天,離恨天是最高層,常用來比喻男女間的離愁別恨。
濯濯靈和殿:南齊時,靈和殿前的柳樹長得柔美多姿,這里借指美好的生長環境。
勞勞送客亭:古代送別之所。
朝雨輕塵歌再疊:化用王維《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歌再疊”指反復吟唱送別之曲。
曉風殘月:出自柳永《雨霖鈴》“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及第:指科舉考試考中。
高軒:指顯貴者所乘的車。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可推測,可能是詩人在旅途送別之際,看到驛邊柳樹,聯想到自身的境遇和人生的離別,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存在文人懷才不遇、四處漂泊的現象,詩人借此詩抒發內心的感慨。
這首詩以驛柳為主題,借柳的遭遇抒發情感。主旨在于表達詩人的身世之感和懷才不遇之嘆。其突出特點是善用典故,使詩歌富有文化底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創作技巧。
曉日空林生紫煙,微風新長半池蓮。人疑秦谷時通棹,俗近豳風只受田。開徑逐門回石磴,傍廚鑿井動山泉。白云一臥青山晚,夢落桑皋向遠天。柳外鶯聲度翠微,輕裁白苧試新衣。深山歲月憑開落,浮世犁蓑無是非。江色凈涵林氣薄,雨光留濕石苔肥。青藜何處歸來晚,滿地月明烏鵲飛。疏篁籜落時驚犬,腐草光生欲化螢。斷雨冥冥過壟去,亂流脈脈向田分。空齋有夢來蝴蝶,荒徑無人下鹿群。長愿桑麻輸早稅,未應畎畝便忘君。
大費家聲星斗垂,乃翁名跡世人知。平生于此辭無愧,不減東京有道碑。
登階肅拜,盡擊珰殉難,一時人物。鐵馬云車英氣凜,白晝悲風撼壁。天縱難回,心終不死,怨血飛霜雪。刀尖鑊上,傷哉多少英杰。笑殺鼎鼎冠紳,建祠通款,旋踵陰謀發。死與諸公相繼耳,落得身名灰滅。日瘦無光,湖流帶咽,劍氣森毛發。岳于墳近,忠魂同哭明月。
天地變氣候,萬象澄幽光。白月下野草,蟋蟀鳴東廂。清飆乘因來,淅淅吹單裳。感彼離根蓬,飄飖隨風揚。達人滌滯慮,獨坐親寒芳。游目送孤云,遐心與俱忘。
與物初無競,安居不用名。平生惟下澤,月旦有南評。歲月驚飄忽,鄉閭失老成。聯翩先友記,百代許同聲。先君無恙日,居士得游從。酒盞花前月,茶甌石上松。有時連款段,勝槩每從容。指點佳城處,相聞道院鐘。
洪州別駕久相違,驥足遲遲三月歸。應被長干兒女笑,春風不試繡羅衣。御史臺前錦繡坊,千官同日宴劉郎。如今換卻青驄馬,潦倒風塵兩鬢霜。南浦登樓一曲歌,江花潭影照青蛾。謝安不與人同樂,天下蒼生奈若何。先生于我義如山,杯酒相逢適意間。日晚江城多難后,一官卻羨治中閒。九月征人未授衣,年年書到故園稀。無情恨殺湘東雁,不帶平安一字飛。
司馬遷生蔡邕死,關系存亡一代史。有元實錄錄未曾,后妃傳事逸無徵,幸向宮監饋餳餌。挽起井中僧大梓,史不可死身不死。小車賜宴詩后成,先憂之意答圣明,忽然東閣聞履聲。亡臣佐命滿君側,豈必人人文相國。無城守功作余闕,安得和州享廟食。嗚呼責爾一死爾亦能,只恐真珈飲器沒西僧,萬古空圖永穆陵。
半年三度轉蓬居,錦帳心闌羨隼旟。老去自驚秦塞雁,病來先憶楚江魚。長聞季氏千金諾,更望劉公一紙書。春雪未晴春酒貴,莫教愁殺馬相如。
萬物皆向明,花草足見意。一花貯清供,一草窗前植。密葉交葳蕤,疏枝拂蔽翳。亦有百丈松,使之就小器。結根本無地,面盤欲攫勢。東郊斂暝色,南海標閒氣。莫言些子景,不與興廢事。觀物得自然,沖淡寡名利。
夢覺山頭月,歸乘湖面風。遠林寒寂寂,幽徑曉蒙蒙。反哺烏鳴屋,成行雁貼空。物情緣底事,祇欲攪予中。
聰明誤,冰雪擅才華。秋雨芙蓉人似玉,春風楊柳筆生花。云錦織流霞。
石缸菡萏近春栽,朵朵含風向曉開。青鏡影中搖素彩,緣云堆里獻瓊杯。靈根豈自瑤池得,仙萼應從玉井來。最是清奇堪賞處,輕盈終不染纖埃。
畫士郭熙畫之冠,郭熙去后名未斷。其裔復有郭萬里,胸中丹青飽無限。為誰作此蘆雁圖,杰出南齊宇文煥。煙水瀟瀟風捲蘆,沙邊鴻雁暮相呼。瀟瀟洞庭此秋景,世間此畫知有無。幻出棲雁三四只,八九葉蘆橫古磧。欲宿未宿嘹唳聲,漁舟泊岸山煙黑。秋風吹落梧葉黃,過雁往往歸衡陽。橫空書字人不識,飛過有影沉滄浪。落霞浸水江村暮,數只翱翔回古渡。引領舉喙啄荷花,飛越戍樓西畔去。云寒月淡西塞秋,幾聲凄切惹人愁。岸頭飛共丹楓落,打團成陣訪沙鷗。似此景物似此意,君今畫之不難事。數幅鵝溪冰雪縑,須臾掃出蘆雁市。世間豈無學畫者,未必有與君相似。我欲致之篋笥間,滿笥爽氣生秋寒。恐君此畫無人見,有畫斗者誰敢戰。掛于幽軒素壁間,一日須看千百遍。
虎北嚴關斗可摩,難逢皴法小坡陀。灤平縣側灤河畔,一幅橫屏似此多。
春深風絮撲簾衣,才爇銀爐篆影低。為寫金經剛試手,綠陰一院畫眉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