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淮南詔獄二首 其二
淮海行搖落,文書亦罷休。
風霜欺獨宿,燈火伴冥搜。
笳動朱樓曉,參橫粉堞秋。
更拚飛鏡破,應得大刀頭。
淮海行搖落,文書亦罷休。
風霜欺獨宿,燈火伴冥搜。
笳動朱樓曉,參橫粉堞秋。
更拚飛鏡破,應得大刀頭。
在淮海一帶草木凋零的時節,案件文書的處理也暫時停止。風霜侵襲著獨自住宿的我,只有燈火陪伴著我苦苦思索。胡笳聲響起,朱樓迎來破曉,參星橫斜,粉堞籠罩在秋意中。我寧愿讓明月破碎,也期望能早日歸家。
搖落:草木凋零,常指秋天景象。
罷休:停止。
冥搜:盡力思索。
笳:胡笳,一種樂器。
參:參星。
粉堞:涂有白色的女墻。
飛鏡:指月亮。
大刀頭:刀頭有環,“環”諧音“還”,表示歸家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詩人可能是在淮南處理詔獄事務,在秋夜孤寂之時,面對蕭瑟的景象,有感而發寫下此詩,反映出其處理案件時的疲憊和對家鄉的思念。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在淮南處理詔獄時的孤寂和思歸之情。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凄涼。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展現了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真實情感。
早年慕道世情疏,乞得青山背郭居。不為登樓賦王粲,文園真有病相如。
麥穗將垂秧甲舒,懶龍終日吝沾濡。雞占怪得休徵少,龜坼愁看遍畝俱。滿地農家驅崇魃,一時天地厭苞苴。病夫謬典吾儒事,也慮蒼生釜有魚。
游子光陰短更賒,踏青何事在天涯。追尋少日原孤露,忽漫經春又落花。客里看人歸上冢,醉中垂醒夢還家。斷魂正是江南路,日暮寒煙拂柳斜。
秋色真宜夜,過從地復偏。談高催換燭,坐久問裝綿。月影寒移竹,雁聲霜滿天。醉來忘潦倒,欲別更留連。
口碑載道是還非,誰識蹉跎心事違!既熟熊蹯寧復待,縱生馬角竟安歸。綸巾原當蘇卿節,葛帔猶然晉代衣。得與墨胎相把臂,九原應不恨知希!
一鼓薰風至自南,再行新月墮瑤簪。高山流水人猶在,笛弄梅花莫再三。
求田問舍可成家,擁鼻東山又有涯。今古經營幾人物,輞川圖畫玉川茶。
謾有衣冠已卷懷,本無車馬可驚猜。春來早起關何事,點檢園花幾種開。樓上云山逐望來,樓前花木及時開。老夫腳力猶強在,不記登臨日幾回。
細雨長途暝,投裝處處艱。何如高枕夜,清興在茲山。
綻盡儒冠未肯離,從今應草責頭詞。摧頹漸少風云氣,落拓空慚市井兒。貧自生來何足怪,病從心起即難醫。得休便覺真休矣,豈待功成名遂時。
螓首堆春,?鬌天然,巫云一繚。似烏絲未綜,支機方理;元蠶出浴,分繭初繅。鬒不容膏,滑難留櫛,豈待桃花插后嬌。新妝巧,任驚鴉墮馬,伎盡終朝。盈盈不受云翹。但愛煞葳蕤小步搖。怕婆娑舞罷,偎人再整;蓬松睡起,攬鏡重挑。花下徐行,風前背立,惜別踟躇手一搔。難忘底,是鴛鴦枕上,香霧飄飖。滿面嬌憨,惟有香頤,含情最多。看春風暗度,燕支不染;曉霞天韻,越粉慵和。不語藏愁,無人托悶,枕上交痕手自搓。嗔人覷,把紅衫掩醉,小扇障歌。嫣然親近如何。殆軟玉酥香未足過。見桃花瀲滟,含羞添暈;梨云浮動,微笑生渦。夜色偏宜,春心不掩,玳瑁床前爭認他。偎人久,有融融粉汗,偷拭香羅。裊裊婷婷,弱不勝衣,泠然半仙。想荊卿解舞,弓時呈技;孫娘學步,折處爭妍。翠帶圍松,珠鞓樣小,穩趁香袎并蒂蓮。行來處,似受風輕燕,窣地翩躚。湘裙一捻堪憐。更著得春愁幾度牽。但踏青情懶,微伸花下;繡紅心倦,斜欠燈前。醉倚人嬌,笑憑人軟,須覓交紅被底眠。偎郎語,道花枝欲亸,莫浪風顛。一點靈犀,無有人知,熒熒到今。在若耶溪畔,浣紗曾捧;上陽宮內,欲鎖難禁。才寄雙眉,又拈三指,好向風流譜上尋。黃昏后,看篆香成字,吹玉傳音。花間重掩羅襟。恐未許游蜂試淺深。怕長卿膝上,瑤琴巧撥;虎頭畫里,棘刺輕針。笑靨將來,眼波遞出,珍重相思一寸金。分明處,在丁香舌上,細語微吟。
苦哉遠征人,將乖萃余室。明窗通朝暉,絲竹盛蕭瑟。樂酒輟今辰,離端起來日。
新鷹決眥,已作摩空勢。筆陣快,詞鋒銳。溫邢何足道,燕許真同輩。才八斗,綵毫人是青云器。鸝砭君家事,三禮箋完未。才地盛,門風貴。新春歡七日,小令歌千歲。微醉也,斜飛玉燕東風細。
遠來東望見門墻,到后西看不見洋。四面近山圍繞密,卜居如此合綿長。
眼界知音少。望茫茫、大千塵海,難賡絕調。兩美琴緣湖上合,共印愚園鴻爪。是南海、東山■佼。更有傳神阿堵手,萃萍蹤、共種王孫草。消夏館,契懷抱。江鄉非比神仙島。慕成連、請彈一曲,金徽秋擾。雁落平沙三弄后,空際天風浩浩。知君等、清流人表。鼓吹休明同奏雅,廣陵弦、可抵中西寶。求一幅,寫生稿。